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发现:这辈子最靠得住的,只有两个人

阳鑫看情感 2025-04-12 02:05:30

在人生的暮年,许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谁是晚年最可靠的依靠?大部分人的直觉反应无疑是子女。然而,环顾四周,我们不禁要问,在我们步入暮年之时,又有多少子女能真正做到应尽的赡养之责?太多的案例显示,一些子女不仅未能在父母垂垂老矣之时提供应有的关怀与照顾,反而沉溺于依赖父母,无休止地索求。他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要求父母提供金钱支持或劳务援助,似乎忘记了父母并无此项义务。

以最常见的例子来说,许多子女在结婚生子之后,依然期待父母在经济上或人力上予以支援。然而,这种期待背后的逻辑何在?父母是否真的欠我们一个婚姻和孩子的开销?他们愿意伸出援手,是因为他们心疼我们,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但如果他们选择不插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他们的职责仅限于将我们培养成为独立的成年人,他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他们有权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结婚和育儿,毕竟是我们个人的重大人生事件,我们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没有理由让父母为我们承担生活的重压。遗憾的是,许多子女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甚至会因为父母的付出不够多,援助不够充分,而对他们心怀不满,有的甚至威胁父母,声称将来不会履行赡养义务。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还能坚信养儿能防老这一古训吗?我们还能确信,在老年时,最可靠的支持来自于子女吗?

答案显然是 否定的。我的一位亲戚就曾亲历了这样的苦涩教训。他在五十二岁那年不幸遭遇脑梗,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没有一个能及时赶回家中。最终,是他的老伴叫来了邻居帮忙,才得以将他及时送医。联系上他的儿子们后,一个以工作繁忙,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为由,只寄回了两千元;另一个则以孩子无人照料为由,无法回来,建议在医院雇请护工。那一刻,他躺在病床上,首次对养育子女的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当我与家人一同去医院看望他时,他含着泪水说:“老了,躺在病床上才恍然大悟,这一生中最可靠的,只有两个人。”他所提到的这两个人,其中一位就是他的老伴。自从他住院以来,是他的老伴一直在床边照顾他,几天几夜未曾合眼。而另一个人则是他自己。为什么他认为只有自己最可靠?一方面,这是指他是否储备了足够的资金以应对未知的风险。正如这次生病,他有钱治疗,无需四处求援。另一方面,生病时所承受的痛苦只能由自己承担,没有人能够替代。因此,保持健康,远离疾病,避免住院,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一番感慨让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理解。曾经,我也像许多人一样,认为人老了,只有子女最可靠。但是,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养儿防老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往往会变得处处被动。曾经,我们是家庭的主宰,子女们必须听从我们的意见。但随着子女们的成长和成家立业,我们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如果我们不想在子女面前失去尊严,不想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就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为自己储备足够的养老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晚年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底气和自主权。否则,如果我们既没有经济来源,身体又多病,很容易就会成为子女眼中的负担,他们的压力已经很大,再额外花费金钱和精力来照顾我们,自然会感到烦恼。

0 阅读:0

阳鑫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