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中越战争:越军作战能力远超中国军队,最终还是被打败了

正观历史 2025-04-17 13:28:18

关于1979年中越战争,几十年后越南始终耿耿于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在《重新评估1979年中越战争》一书中,作者张小明曾写道:“越南情报部门未能够为中国入侵做好准备。”甚至部分军事分析专家也承认“越南作战能力远超过中国军队”,那么,越南为什么最终还是被打败,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盲目自信、错误估计

1979年,越南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对于这一说法,虽然有些过于夸张,但是曾经打败了法国、美国的越南在经历了几十年战争后,越军单兵作战能力确实不容小觑。

越南自南北统一之后,拥有了一支数量庞大、作战凶悍部队,不仅擅长打游击战,而且从中国这边学到了许多战略战术。一时间,越南自我膨胀,觉得在打败法国、美国这样的西方军事强国问题上,都是自己功劳。

越南统一之后进行了军队改革,总下辖部队规模达到120万人之多,其中仅步兵团就有50多个。另外,越军步兵装备方面,基本上配备了AK47冲锋枪或者M16自动步枪,甚至还装备了美式发射器、迫击炮、火箭筒等等。

对此,1979年2月16日中越战争爆发前夕,时任越军前线指挥官的文进勇盲目自信的离开河内,前往柬埔寨请功。对于这样的举动越南当局丝毫不担心,甚者大言不惭道:

“我要和中国碰一碰看看到底谁厉害。”

文进勇在同登至谅山地区部署了大量兵力,包括拥有“金星师”称号的第3师以及王牌军队316A师等。除此之外,还在高平地区和老街战区部署了大量的战壕坑道和火力网。不过,文进勇并未在高平地区投入大量兵力,反而只是一些民兵以及公安屯力量。

“放心,没有一两个月,中国军队休想拿下高平!”

文进勇的部署得到了越军高层的同意,他们认为文进勇对中国军队的战术十分熟悉,对于作战部署必然会十分稳固。

然而,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啪啪打脸。虽然高平一带利用天然优势,在岩洞、隘口部署了大量火力点,易守难攻,但我军事先精准预判。大胆的实施攻打朔江、高平、东溪战区的方案,给越南一个出其不意。

彼时,谅山一带的越军受阻于我军部队阻截,只能眼睁睁看着部队受制于中国军队而无能为力。至2月24日,解放军部队经过7个小时激战,成功占据高平,并全歼越军346师。

如此快速的出击,让文进勇也万万没有想到,多年苦心经营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此时,越南高平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双方部队的水平。

越军单兵作战能力虽然强悍,但是却输在了盲目自信,尤其是自认为部署天衣无缝,导致丧失战场的主动权。当然,我军在进攻过程中也暴露出了部分问题,伤亡不小,尤其是前期两三天,可谓伤亡惨重,但是部队在战场上边打边吸取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从而对敌形成威胁。

说到底,从一开始,越南就盲目自信的认为,中国不可能开战。特别是苏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后,仗着有苏联撑腰的越南已经失去了正确判断。

作者张小明在《重新评估1979年中越战争》中写道:

“很明显,越南情报部门未能为中国的入侵做好准备。”

前驻广州总领事杨丹迪回忆称:

“尽管中国几个月前已经显露出许多战争迹象,但越南领导人并不相信这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会攻击他们。”

许多军事分析专家:越南的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中国军队。《时代》杂志根据美国情报来源得出结论:最初两天内,越南正规军尚未启动时,越军边防民兵就击败了4000余名中国主力部队。

对此,战后越南谈论起中越战争时,认为如果不是越南当局盲目相信“越中友谊”,那么,数以千计的越南士兵就不会牺牲,谅山也不会被夷为平地,保卫同登镇抵抗中国两个师进攻的两个营也不会牺牲最后一个士兵。

那么,事实真的如越南所谈论的那样,是中国“欺骗”了越南,才导致他们失败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二、越南的选择

1964年至1973年期间,越南国内处于水深火热,美国出兵越南,想要控制南越作为傀儡。彼时,北越领导人胡志明向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对此,中国思虑再三决定向北越派遣部队。

其中包括地对空导弹部队、防空部队、铁路建设部队、工程部队、扫雷部队以及后勤部队。中国军队不仅在阵地前线指挥,而且还帮助越南修建铁路、工厂、桥梁等。

据悉,仅1965年至1968年期间,中国向北越派遣了23个师,包括95个团,总兵力达到32万余人。1967年,中国在北越的兵力达到17万人之多。

中国的付出却并未换来应有的回报,越南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选择了后者,为了向苏联递交投名状,越南军队更是频频在我国边境地区制造军事冲突。

据中国国防部报告,仅1977年至1978年期间,越军制造边境冲突事件就达到上千起之多。不仅数量上增加了而且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直到1978年11月,苏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后,越南开始正式投靠苏联,中越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解。

越南为了扩张野心,主动选择了苏联,而放弃了多年的兄弟。于是,北京方面忍无可忍之下终于做出决定:惩戒这个不听话的“小朋友”。

“惩戒”越南并非简简单单,在1978年12月31日北京扩大会议上,与会人员不仅同意了进攻谅山、高平、老街原计划,而且还同意了修改后的计划。

此次会议,中央总参谋部任命许世友上将为广西军区司令、杨得志任云南军区司令,由两人负责指挥东、西两线所属部队。

在下达“惩戒”命令之后,北京方面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部署。其中,国际舆论就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发动之前,领导人邓小平先后出访东南亚和亚洲地区,特别是美国。并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时义正言辞表示:

“这项(苏越)条约并非仅仅针对中国……而是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阴谋……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安全与和平都岌岌可危。”

除新加坡外,其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支持北京决定,强烈谴责越南入侵柬埔寨行动。

说服了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下一个最重要的外交对象就是美国了。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正式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卡特进行私人会谈。虽然在得到中国决定惩戒越南的消息后,美方并未及时回应,但邓公却强调,任何决定都不会改变,不过,战争会在一定限度内发生。

此次访问,美国出于战略考量,同意提供有关苏联50个师在中国北部边境地区活动的情报,而且还利用卫星监视边境战争,让全世界媒体清晰的知道,这场战争到底是谁教训了谁。

显然,有了东南亚国家的支持,有了美国的暗中“相助”,中国“惩戒”越南的决定已经板上钉钉。可以说,在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中国从内政到外交,已经做足了周密准备。只等待时机一到,将迅速发起还击。

越南领导层这边,不仅没有所谓的认真对待,反而倚仗有苏联的撑腰,没有将中国放在眼里。大部分越南领导层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高层再怎么愤怒,也不会派兵攻打越南,即使打也只会小规模冲突。

对此,越南情报部门并未严密监视中国军队大规模调动,也无法确定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

1979年2月17日拂晓,当随着一声“开打”命令下达之后,中国前沿阵地上,数百发炮弹齐刷刷的向越军一线阵地发动炮轰,经过半个小时的急袭,14路大军快速向敌人阵地进攻。

仅仅3个小时,越军一线阵地全线瓦解,大片的阵地上仅剩下几个越军士兵。被我军炮火炸得昏头转向的敌军已经分不清到底哪里才是中国军队进攻的主要方向。

此时,河内已经手忙脚乱,得知前线战况,才意识到中国军队远比越战中的美国士兵打仗厉害的多,也聪明的多。

越军的失败有太多因素,除了自身的军事素质以外,战前的战略、军情部署,盲目的自大,大规模作战都是影响战争失败的主因。越南军队单兵作战能力虽然强悍,但是战场上需要看的是团队、军备以及指挥能力。

总而言之,战争中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积极弥补自己的短处,才能够从战争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