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再现异物最新后续,官方证实为鸭眼球膜

公子讲故事 2023-07-20 09:29:26

大家好,我是公子。

最近一段时间,“鸭子”真的是业务繁忙。

7月17日,有网友爆料称,他在广州增城华世外语艺术职业学校食堂的饭菜中,吃出了类似橡胶制品的异物,怀疑是避孕套。

(大象新闻截图)

根据该网友的说法,学校在事发当天下午,就对食堂发现异物事件,进行了开会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个所谓的异物是鸭子的眼球膜。

但是该网友和他的同学并不认可学校的说法,觉得他们解释的很牵强。

原来该网友并不是该校学生,只是暂时租借了该学校的场地,并缴纳餐费,在学校的食堂吃饭。

在这次事件发生前,就感觉食堂的餐具一直没有洗干净,还在食堂的饮食中发现了淋巴肉的痕迹。

(图为异物 大象新闻截图)

换句话说,这位网友认为该学校食堂,确实存在一定的食品卫生问题,对于此次事件是合理怀疑。

说实话,对于异物是避孕套的说法,不一定正确,因为两者的尺寸大小,确实不太对。

但要是说是鸭子的眼球膜,又似乎大了点。

对于这种差异,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猜测可能是指套。

异物是否是鸭子眼球膜,仅从视频来看,不好妄下论断。

好在异物样品已经留样,只需等待第三方调查结果,就能真相大白。

事后,该学校专门发出了一封回复函,称学校对此次事件十分重视,将问责全体厨房员工,并根据职级进行扣钱处罚,对于涉事厨师给予开除处理。

同时,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内部调查,但异物的认定结果,就是“鸭子眼球膜”。

(回复函 大象新闻截图)

对于校方回复函中的结论,网友观点不一。

而且,从校方的处理结果来看,他们的做法似乎有点自相矛盾。

既然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对全体食堂员工进行问责罚款,还要开除涉事厨师?

这种做法难免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7月19日,广州增城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

经过相关专家检测,送检样品排除橡胶制品和一次性手套可能,高度可能为鸭眼球巩膜结构。

也就是说,这次的异物事件,是一个乌龙,所谓的异物,确实是鸭子的眼球。

那么,因为此次事件被罚款的员工和被开除的厨师,是否冤枉?

谁又该来赔偿他们的损失?

其实学生从学校食堂吃出异物的事情并不稀奇,大部分人都有过从食堂饭菜中吃出虫子、钢丝球、头发等各种异物的经历。

这次“鸭子眼球膜”事件,能在网上引发这么大的关注,说到底,和之前的“指鼠为鸭”事件不无关系。

上个月,江西一所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时,从饭菜中吃出来一个老鼠头。

事发后,不管是食堂、学校,还是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都出面否认,并坚称学生吃出来的是鸭脖。

和这次广州学校将异物留样的做法不同的是,这个鼠头异物在事发当日就被该校食堂工作人员丢弃,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校方以及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只是根据视频做出的结论。

但这个毫无事实根据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事情在网上越演越烈,网友纷纷要求对事件进行彻查。

最终,经过江西省教育厅、公安厅、国资委以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得出结论,学生吃到的异物就是鼠头。

一个简简单单的食堂卫生问题,不仅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甚至专门为此成立省级联合调查组。

虽然最后出了明确结果,但不免让人感到心寒。

一个小小的鼠头,成了检验公信力的试金石。

鼠头鸭脖事件发生后不久,当事学生曾出来承认,自己吃到的是鸭脖,然而最后的调查结果却分外打脸。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当事学生是否是迫于校方压力,才做出的妥协。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鼠头鸭脖事件中的校方却偏要通过各种手段,甚至联合当地政府部门欺骗世人、掩盖事实真相。

幸而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若真的让校方得逞,指鼠为鸭,引得其他发生相同问题的部门争相效仿,到那时就不仅仅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公众能否获得事实真相,辨别是非曲直的问题。

面对错误,应该实事求是真诚道歉,而不是通过撒谎掩盖真相,纸包不住火,谎言也不能变成事实。

这次广州鸭子眼球膜事件,公众之所以敏感,不过是因为「指鼠为鸭」的余波,让公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当那份内容详实的检测报告摊开在公众面前,赢得公众信任和认可,自然也就能堵住悠悠之口。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