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
最近,有网友发现,意大利奢侈品牌宝格丽官网,疑将台湾列为国家。
7月11日晚,宝格丽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声明,称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管理疏忽,并已及时纠正。
他们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这次的错误深表歉意。
因为这份声明,丝毫看不到宝格丽的诚意。首先,声明中绝口不提“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次,该声明只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发布,属于“微博特供”,其海外社交媒体并没有同步发表。
宝格丽道歉声明中所谓的“管理疏忽”“标识误注”难以服众!
既然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为什么不能在海内外真诚道歉?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品牌,宝格丽应该知道,一个中国是原则性问题,想凭几句道歉,就将这件事敷衍过去,完全不可能。
其实,外国品牌辱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8年,官方就点名了一大批国外品牌,包括宝格丽、万豪、ZARA、香奈儿等,他们的官网将西藏、港澳台地区与中国并列。
外国品牌辱华,似是惯例。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次,应该是2018年,杜嘉班纳的辱华事件。
杜嘉班纳是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在辱华事件发生前,广受中国市场的青睐,不少大牌明星为其站台、代言。
然而,中国人的青睐,反而助长了其傲慢作风。
2018年,杜嘉班纳为宣传其在上海举办的大秀,制作了几则视频广告。广告中,不仅将我们的“筷子”,描述成“小棍子形状的餐具”,和一块“伟大”的披萨进行对比,就连模特使用筷子时的态度,也充满不屑和蔑视。
这种充满歧视意味的内容,在网上引起了巨大争议。
面对网友的质疑,品牌创始人甚至恼羞成怒,大骂中国是“屎一样的国家”,种种言行作为无不体现出杜嘉班纳的自负和轻视。
同样的,还有迪奥。
2021年,在“迪奥与艺术”摄影展上,作品中的人物不光带着清朝的护甲,画着厚重的眼影,就连眼神也十分阴鸷,活像地狱里的恶鬼。
这种明显是在丑化亚裔形象的作品,在迪奥眼里能被视作“艺术”,足见迪奥骨子里就没有尊重亚裔的意识。
不仅是不尊重亚裔,2019年,迪奥校园宣讲会上展示的中国门店地图中,缺少中国台湾地区。
面对现场观众的质疑,负责人以台湾地区面积小,无法显示进行回应。
但讽刺的是,地图上出现了比台湾岛面积更小的海南岛。
如此一来,迪奥的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是个反华、台独分子!
2019年,范思哲、蔻驰、纪梵希、施华洛世奇等国际大牌,也先后被爆出旗下产品或官网,有将中国港澳台地区单独列为国家的问题。
一家两家还能说是特例,但是众多品牌一起犯错,总不能还是技术或是管理问题?
只能说这些国际大牌,骨子里充满傲慢,不尊重中国市场,不尊重中国人民的情感。
西方人之所以会这么傲慢,无非是觉得自己已经开上蒸汽车的时候,中国人还在坐马车,这种先人一步的过去,让西方产生了凌驾于中方的优越感。
加上长期以来受到的舆论影响,让他们觉得中国仍然是那个可以欺负的国家。
在他们眼里,中国人隐忍、老实、十分怕事,面对威胁只能逃跑。瑞典一位辱华主持人甚至发表过这样的言论:“羞辱亚洲人比羞辱黑人的代价更小”。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人真的好欺负吗?
当初,韩国乐天集团执意为萨德反导系统提供场地,引起中国民众的抵制。
即使乐天声称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但在中国民众的联合抵制下,扛不住的乐天,只能灰溜溜地撤出中国零售市场,2022年甚至解散了中国总部。
2018年,杜嘉班纳出现辱华事件后,原本受到邀请,参加走秀的中国明星和模特,立即表示拒绝出席活动,陈坤、李冰冰等人还发文对其进行抵制。
最终,这场斥巨资打造的大秀活动被迫取消,留给他们的只有一片狼藉的秀场。
为了挽救中国市场,其品牌创始人及负责人,赶忙在外网上传道歉视频,并用中文道歉。但仍没有得到中国网友的谅解。
中国的线上电商平台,某猫、某东等纷纷下架其产品,其线下实体店也纷纷因为经营受阻而关门,销售额暴跌。
2019年,那些被曝出将中国港澳台地区单独列为国家的大牌纷纷道歉,并作出整改,以求保住中国市场。
中国人用脚投票告诉这些傲慢的外国品牌,想要赚我们的钱,就要尊重我们的国家,尊重我们的文化。
如果不尊重我们,就滚出中国市场。
这些奢侈品牌,很希望能从如今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但是长久以来的优越感养成的傲慢如跗骨之疽,让他们既想得利,又不愿意真正了解,学习和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
他们从以往的刻板印象中寻找中国,于是,眯眯眼成了“天菜”和“高级脸”,变成了中国人的标志,中国的传统马面裙也被盗窃,成为“Dior标志廓形”。
宝格丽发布微博特供的道歉声明后,胡锡进老师评论道,「宝格丽致歉已是正义的胜利」。
咱就是说,胜利的门槛这么低吗?
杜嘉班纳已经彻底失去中国市场,这两年他们还在想尽办法公关、买广告,但都无济于事。
我们虽然有容人的雅量,但不代表原则性问题可以一再被挑衅。
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好好做生意,就要遵守中国的规矩,摆正自己的位置。
任何不尊重中国的行为,都将是自掘坟墓。
中国宝格丽消费者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