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女子网购吊坠花费4500元,初以为普通饰品。后经专业鉴定,发现其实际价值高达20万元,内含玄机,令人惊叹。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该女子因这枚吊坠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被罚款10万元。
何种吊坠如此特别?一次普通网购为何导致严重法律后果?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法治平安淅川】(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4500元买吊坠送人】
张婷婷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加入一家知名公司。初入职场,她对未来满怀憧憬,每日均以充沛热情致力于工作。
在公司,张婷婷邂逅上司周先生,他成熟稳重,能力强且待人温文尔雅。日常工作中,两人情感逐渐升温,秘密发展为恋人关系。
周先生生日将至,张婷婷欲赠其特别礼物。她留意到周先生对文玩及茶具兴趣浓厚,决定以此为礼。
办公室里,他常把玩各式小物件,茶几上摆着精致茶具。张婷婷为选礼物苦恼时,朋友推荐了位“古玩收藏家”。
收藏家向张婷婷展示了一枚稀有盔犀鸟吊坠,称其为珍品。她被吊坠精美造型吸引,且收藏家提供优惠,原价6500元,现仅需4500元。
张婷婷深思熟虑后,决定选购吊坠作为周先生生日礼物。不料,临送礼前,她偶然发现周先生与一女同事关系亲密。
张婷婷受打击后决定辞职重启人生。离职后,她凭能力迅速找到新工作,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张婷婷将事业成功归因于盔犀鸟吊坠,视其为好运象征。随着成就累积,她对收藏品的热情也不断增长。
【高价吊坠惹下祸端】
一天,张婷婷在古玩店相中一枚白犀牛角吊坠,店主标价95000元,她果断购入,期望它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好运。
然而,她未曾料到,这些装饰品竟给她招致了巨大的祸患。
2020年5月某日,昆明海关人员例行检查时,发现一件异常物品:一块白犀角。
该发现如石子落湖,激起层层波澜,导致跨省调查。调查迅速聚焦,目标锁定为西安的张女士。
警察敲门后,张女士人生轨迹骤变。她被带走调查,面对询问,张女士惊慌失措,难以说清白犀角来源。
这只是案件调查的开端。深入后,警方发现案件异常复杂。2021年4月,张女士再度接到传唤通知。
此次,警方到她佩戴的精美吊坠,警官询问其来历。张女士脸色苍白,结巴回应:“只是个普通装饰品。”
警官们察觉异样,经鉴定,该普通吊坠实为珍稀盔犀鸟头骨制成,价值20万。另,先前查获的白犀角,估值达14万元。
此发现致使案件性质根本转变,由初时的单纯走私,升级为牵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制品的重大案件。
【对濒危动物的威胁】
审判时,张女士泪流满面,反复辩解道:“我不清楚情况,我只是出于爱好收藏。”
法律不容无知为借口。鉴于案件严重性及其社会影响,法院严判:张女士获刑10年,罚款10万,并赔偿生态资源损失36万元。
此事曝光后,众人纷纷表示困惑,认为张女士或许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购买了此类装饰品。
收藏界有言:“一红二黑三白”,指红珊瑚与黑、白犀牛角为顶级藏品。张女士作为收藏爱好者,对此不可能一无所知。
更值得探究的是张女士高价购买这些物品的动因:出于纯粹的审美追求,还是炫耀稀有物品的心理作祟?
此案例反映人类贪婪正加速珍稀动物灭绝。我国对野生动物制品交易管理向来严格,旨在保护这些濒危物种。
1993年起,加工犀牛角工艺品已被明令禁止。但地下黑市依旧猖獗,此行为不仅蔑视法律,更对生态平衡构成重大威胁。
让我们濒危动物盔犀鸟,它源自东南亚热带雨林,以独特头骨结构著称。
然而,其独特性却使盔犀鸟成为猎杀对象。猎人捕杀它们以获取头骨制装饰品,致其数量骤减,现已濒临灭绝。
白犀牛的境遇堪忧,1992年中国犀牛已灭绝,当前北部白犀牛仅存最后两头,现状令人痛心。
它们遭猎杀的主因是犀牛角在某些地区被认为具药用价值,然而,此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面对现状,“无买卖即无杀害”尤为关键。购买野生动物制品者,实则间接参与杀害这些动物,影响深远。
我们应意识到,身为消费者,我们的每个选择均对世界产生影响。
【结语】
张女士的事例警示我们: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属违法,且严重破坏地球生态,务必认清此点。
人人应担环保责,拒购野生动物制品为始。法律严惩虽关键,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更为重要。
需认识到,地球上每种生物均为生态系统关键一环,若失去,世界将不再完整。
华西都市报报道,一名女演员在微信圈贩卖犀牛角,单日获利32万元,因违法行为被判刑10年,配图展示相关情况。
封面新闻:天津一女子购得盔犀鸟吊坠,经鉴定价值20万。因该吊坠源自濒危野生动物,该女子被控危害濒危野生动物罪,最终获刑10年。
法治淅川案例:一天津女子购买濒危盔犀鸟吊坠,经鉴定价值20万。因触犯危害濒危野生动物罪,该女子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