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出于种种原因又需要将这种通过类通力对于世界的把握表达出来,前者侧重于把握可以称之为内在含蓄,后者侧重于表达可以称之为外在含蓄。内在含蓄是外在含蓄的基础,人们能够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最终要看其内在把握了什么。
相对于内在含蓄,外在含蓄一方面有了更多的现实限制,如表达工具、表达能力、表达时机等等,故在此过程中含蓄的模糊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相对于一般性表达,含蓄表达又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因为事物的联系性,所以可以用部分表示整体,用一点带出其余。因为事物的共通性,找到这种共性并加以形象化,便可以此物喻彼物,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形象化的共性越是典型则其适用范围越广。
可以说借助于联系性和概括性,含蓄表达是以更少的内容带来了更多的内涵丰富性,而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含蓄表达还会带来一种因模糊而产生的可能性丰富,这其实来自于道之本然的丰富,一切事物随着其本然的逐渐展开,细节性、现实性逐渐增强而可能性却在逐渐减少,而事物未展开时的原始性却会带来更多丰富的可能性。
所以书法的高度艺术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来自于其抽象线条中既有已然联系的清晰模糊,又有未然联系的模糊清晰,其粗细浓淡及形态上的各种变化又可以看作是对道之变化的一种高度概括的表达,这还不包括书法文字本身的丰富内涵。因为是三种丰富性的统一,所以书法看似形式简单,却能无所不容,无所不包,但也因其这种高级的含蓄性而不易被欣赏和理解。
因为含蓄不仅是一个把握和表达的问题,还是一个理解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精神认知各不相同,在从表达到理解的过程中,表达目的的单向性和理解的多样性之间相互作用便造成了内涵丰富性的进一步放大。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书画中的含蓄】由此及彼,以类相通,学其不必学而可至其所欲学
「二十四品新解」之含蓄,以艺术点亮人们心灵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