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清理刑部冤案一事草草收场之后,康熙带着众皇子、皇孙等一行人来到热河狩猎。
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太子与春华的奸情败露;老十四伪造调兵手谕嫁祸太子;老大、老十三被圈禁宗人府;太子被废等等……
不过今天要聊的,不是上述这些大场面,大事件,而是在此之前发生的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康熙刚到热河行宫不久,曾特意让张五哥传旨老十三胤祥,让其以后不要跟太子见面。
初看这个细节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康熙对老十三的变相保护,担心其受太子牵连。直到重刷这段剧情,看到张廷玉的一句话,我才明白康熙此举的真实目的。
处境尴尬刑部冤案一事,让康熙对太子的失望达到了极点。
他无法接受自己悉心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儿子,竟是如此的不堪。平日里遇事不是往后躲,就是甩锅撇责。拿着户部的钱挥霍,没钱还款便卖官鬻爵,如今更是丧尽天良的干出了诬良为罪,收钱买命的贪赃枉法之事。
可失望归失望,三十多年的期望与偏爱不会一瞬间被瓦解。
同时真要废了太子,对朝局稳定不利,很容易引起萧墙之祸,夺嫡之争,于是便有了康熙深夜前往上书房,张廷玉火烧奏折的戏码。
也就是说,直到刑部冤案一事结束,康熙也没有真正动了废太子的心。
不过,不废不等于不想敲打警示一番。
于是,在热河行宫接见外藩使臣的时候,康熙以太子生病为由,没有让其参加。随后,又将招待使臣这个专属太子的任务,交给了在清理刑部冤案中表现优异的老八胤祀。
这让太子的处境更加尴尬了。
上面的康熙老爹有意冷落,下面的兄弟虎视眈眈,他夹在中间如履薄冰,自觉离被废的日子不远了。
只不过造成这种局面,又能怪谁呢?
怪老八阴险,背着所有人诱审肖国兴?以至于肖国兴毫无隐瞒的供出了太子的罪状?
可问题是,如果太子自身够干净,没干这样的事,老八又怎会有可乘之机?
权力的斗争,远比我们想象的惨烈残酷。它遵循的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掩埋的是森森白骨,一将功成万骨枯。阴谋诡计也好,明枪暗箭也罢,在权力斗争之中,这些都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只不过不宜见光罢了。
没有高明的手段,没有谋局的心计,没有自保的能力,只能在权力的斗争中沦为垫脚石或是牺牲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没有老八下套,太子也很难顺利走上大位。
备受打击的太子,来到了老十三胤祥的住处。
不过,他可不是去找老十三诉苦的,而是另有目的。
其一,向老十三打探“叛徒”肖国兴的消息。
在太子看来,如今能够绝地反击的突破口在肖国兴的身上。只要找到肖国兴,说服其翻供,或是问清楚老八究竟是如何敲开肖国兴的嘴的,那么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其二,试探老十三。
老八是下套的主使太子清楚,但是他对老十三同样心存疑虑。在他看来,老十三协同办差,怎么可能事前一点风声都没得到。也就是说,太子向老十三打探肖国兴的消息,也是为了试探老十三是否真的不知情。
栽了这么一个大跟头,如今他是真的拿不准谁是敌,谁是友了。
对于太子的怀疑,老十三自然所有察觉,为了自证清白,他不惜发了毒誓:
“我老十三再浑,也不会在背后放人的冷箭,何况是放你太子爷的冷箭。我向你发誓,肖国兴去哪儿了,我确实不知道。八哥在皇阿玛那儿说了什么,我也一点不知道,如果有半句假话的话,叫我死于刀剑之下。”
听了老十三的毒誓,太子意识到,老十三很可能真的不知情,既然如此,他也没有纠缠下去的必要了,便起身准备离开。而临走前,还不忘激老十三一把:
“你给老四捎个话儿,我这回啊,是栽在老八手里了。你们也得多防他一点儿啊。你们斗不过他。”
在太子找老十三谈话的当口,康熙带着张五哥溜达到了太子的住处。得知太子来了老十三处,康熙沉吟片刻,一面让人将太子叫回来,一面安排张五哥私下去找老十三传旨。
就这样,太子前脚刚离开老十三的院子,后脚张五哥就带着康熙的口谕到了:
“十三爷,皇上有旨,叫你以后不要再跟太子见面。”
张五哥话毕,老十三没有多问,只是若有所思的望了望太子离开的背影。
圈禁在康熙告诫老十三不许见太子之后,发生了几件足以改变朝局的大事:
第一件:明黄如意成奖品。
热河围猎正式开始之际,康熙将太子专属的明黄如意作为奖品,准备奖励给表现最出色的皇子。虽然最终如意被赏给了弘历,但太子失去圣心的事已经昭然若揭。
第二件:太子与春华的不正当关系败露。
围猎当晚,心灰意冷的太子去找春华发泄心中苦闷,恰巧被康熙抓个正着。这件事,让康熙彻底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第三件:八爷党伪造调兵手谕。
荒唐事败露,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太子,当即去找老四和老十三托付家小。与此同时,得到风声的老十四带着伪造的太子调兵手谕,找到老八,试图趁乱给予太子致命一击,陷害其有篡权谋反之意。
等事情暂时平息,心思缜密的张廷玉私下提醒康熙:
“太子纵有般不是,但有一点,微臣是万难相信,那就是太子调兵之事。他又这个心机,可绝没有这个胆量。皇上,微臣以为那张调兵的手谕……”
张廷玉这话说的还是太委婉了。太子何止是没有这个胆量,连这个心机都没有。
果然,康熙仔细端详了那张手谕之后,发现确实是模仿的手迹,当即表示要彻查此事,却被张廷玉劝阻:
“可现在去查,无从着手啊。”
为何无从着手?
水太浑!
正常来说,太子被废,谁受益最大,谁的嫌疑最大。可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每个人都有嫌疑,老大、老三、八爷党,甚至包括表面上是太子党的老四。
毕竟只要太子被废,所有的阿哥都自动成为了候补人选。
也就是说,单从笔迹或是动机的角度,事情确实无从着手。别说不可能把每个人叫来挨个问话,就算真的如此,又能问出什么呢?
伪造太子手谕调兵,这是掉脑袋的事,谁又能正大光明的承认呢?
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的建议显然是明智的。与其立刻彻查,打草惊蛇,倒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假装并没有发现异常,待对方逐渐放松警惕,反倒更容易查到真相。
最终,康熙听从了张廷玉的建议,而太子调兵“谋反”一事也演变成了两条线推进:
一条明线:手谕的真假并未受到怀疑,康熙宣告太子被废。
一条暗线:私下调查假手谕出自何人之手。
为了将戏做足,在康熙宣布太子被废之前,张廷玉奉旨故意询问了事发之时与太子在一起的老十三。
张廷玉一共问了四个问题:
“你今晚为什么单独与太子外出?”
“凌普带兵进宫的事你知道不知道?”
“这手谕你知道吗?”
“凌普曾经是你的下属吧?”
这四个问题全部暗指老十三有与太子勾结谋反的嫌疑。这让向来坦荡的老十三既委屈又愤懑,于是口无遮拦的回怼道:
“他不但是臣子的手下,更是皇阿玛的臣子。”
老十三话音刚落,康熙便下令将老十三圈禁起来。
至于目的,还是那句话,这是康熙按兵不动的“迷魂阵”,为了让真正的背后主使认为计谋成功了,进而露出狐狸尾巴。
看到这一幕,我虽然理解康熙的决策,但是却还是忍不住为老十三抱不平。或许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吧。贵为皇子,也难逃棋子的命运。
真相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刚到热河行宫时,为何康熙特意传旨不让老十三与太子见面?
答案就在张廷玉的一句话里,即张廷玉问老十三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凌普曾经是你的下属吧?
老十三从小在军营里长大,其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这是其他所有阿哥都无法比拟的。很多人重要岗位的人都是老十三一手带出来的,比如这个热河驻军营地的都统凌普,比如在御前当值的图里琛等。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老十三与太子的组合十分危险。
也就是说,康熙不希望老十三与太子过于亲密,就是为了防止太子铤而走险,动了抢班夺权的心,毕竟以老十三的威望与行军布阵的能力,加上太子储君的名号与地位,想要“谋反”成功也不是没有可能。
康熙正是为了提防这一点,才不希望老十三与太子见面。
同时,注意剧中两个细节:
细节一:凌普带兵进驻行宫的时候,康熙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子逼宫了。也就是说,在康熙的潜意识里,是认为太子有逼宫的可能的。
细节二:在张廷玉提醒康熙手谕可能有假之前,康熙从未对此有过任何怀疑。
这两个细节足以说明,康熙对太子一直有提防以及深深的戒备。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康熙之前没有阻止过老十三与太子与见面?
原因很简单:
之前的太子地位稳固,康熙对其处处维护,太子自然不会有别的心思。而刑部冤案一事之后,康熙有意疏远冷落太子,甚至不让其以储君的身份接见外藩。
这样一来,难保太子不会因为觉得储君之位不稳,起了谋权篡位的心思。即便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他也不得不防。
要知道,康熙不仅仅是太子的父亲,更是大清朝的统治者。作为统治者,将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与地位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是极其常规的操作。
也是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当初康熙为何不愿意给老十三加封。
老十三与老四一同去江南赈灾筹款,结果老四凭借此事晋升了郡王,而没少卖力的老十三却没有得到任何奖赏。
为啥?
同样出于忌惮的帝王之术。
一来,康熙不希望在军中有威望的老十三太过耀眼,以免其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二来,老十三是太子一党,有了老四这个郡王已经够了,再给老十三升职,那太子一党的势力就可能威胁到皇权了。
三来,提防老十三与老四另起炉灶。
说到底,身在帝王家,血脉亲情永远排在权力地位之后。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