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康熙四十六年,黄河突发水患,百万灾民流离失所,因国库亏空,为解决赈灾一事,康熙采纳了老四胤禛的建议——拨出库银40万两,购粮急运灾区,同时委派钦差前往江南筹款赈灾。
这个差事,落到了主动请缨的老四身上,而老四一出京,就直奔扬州而去。
与此同时,猜到老四动向的八爷党,当即写信交代时任江南盐道的任伯安,一旦老四真的去了扬州,定要联合扬州的盐商们硬扛,绝不能让老四顺利筹到赈灾款。
初看这段剧情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江南那么大,不只扬州有盐商富户,那个被老四以家法处置了的李淦所在的池州,同样是盐商富户云集,为何老四偏偏选择了死对头的大本营?
扬州是老八、老九的地盘,老四是知道的。
这一点毋容置疑!
如果连竞争对手的势力分布这种基本信息都不了解,那老四还夺什么嫡,争什么位。况且,从老四到达扬州,就启用田文镜也能看出,老四对扬州官场的情况与人物关系是了然于心的。
明明知道,却还非要去,难道老四是为了给老八、老九添堵?让他们放点血?
这似乎也不合情理,更不符合老四的性格。
要知道,去敌对势力范围内筹钱,只会增加任务难度,而老四是需要筹够200万两银子才能交差的,任务完不成,第一个倒霉的是他自己,他还不至于无脑到为了给别人添堵,把自己搭进去。
直到反复细品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与前因后果,以及看懂了老四放灾民入城的隐情,我才明白,老四之所以挑中最有难度的扬州,其实是为了实施“草船借箭”之计。
巧用田文镜扬州一行,摆在老四面前的有两个难题:
一是,如何确保地方官认真落实赈灾方案,倾力配合筹款与安置灾民的问题;
扬州是老九的地盘,从知府到县令,外加一个任伯安,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可以称得上是铁桶一块,让他们去落实筹款赈灾的事,势必会出现阳奉阴违,敷衍拖延的情况。
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是户部拨款40万购的粮,还是后续筹款购粮,都未必能如数如实的到达灾民的手里,被盘剥克扣的可能性极大。
二是,如何说服扬州的盐商富户捐款。
扬州的盐商都在任伯安的掌控之下,对其马首是瞻,而任伯安又是老九的门人。
一个圈子里的人,天然就是一条战线的,高度默契,绝对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盐商们乖乖掏钱,难度可想而知。
来软的行不通,谁会因为老四讲了一堆大道理就甘愿掏钱呢;来硬的也不行,旨意是让盐商们捐钱,不是强制要求,更何况还有虎视眈眈的八爷党在一旁等着抓把柄呢。
对于这两个难题,老四心知肚明,而他决定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在老四看来,人命大于天,尽快稳住灾情灾民,确保不再发生灾民频频饿死的情况,才是眼下最急迫的事。
而想要打破扬州官场沆瀣一气、消极怠政的问题,就必须从内部着手。
也因此,一到扬州,老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扬州知府车铭的顶戴花翎,强借给了田文镜,让田文镜暂时署理扬州知府,兼钦差行辕筹款购粮处会办。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为啥非要给田文镜借官服,直接让其担任钦差行辕筹款购粮处会办不行吗?
还真不行!
头衔很重要!官职头衔不仅意味着权力,还明确了权力的范围。
如果田文镜只是筹款购粮处的会办,那么纵使他再有铁腕,也指挥不动扬州的地方官,凡事还得靠老四出面。
可有了车铭的官服加身,效果就不一样了,田文镜代行扬州知府令,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治下再有人不配合,田文镜就可以按照官场的规章制度处置了。
说白了,在官场上,认的、敬的从不是一个人本身,而是这个人头上的帽子与屁股坐的位置。
而老四之所以选择田文镜,是因为田文镜身上有三个“特质”:
其一,无党无派;(不是谁的人,就有机会成为自己人。)
其二,不怕开罪同僚,不怕得罪士绅盐商;(赈灾筹款是得罪人的活,但凡践行的是和光同尘的为官之道,都不愿意去干。)
其三,为人刚正,为官清廉,敢为百姓说话办事。(符合他用人的标准。)
果然,田文镜没有让老四失望,上任第一天就当着曾经同僚的面放了狠话,要求他们全力救济灾民,赈灾筹粮:
“立刻增设五个粥厂,听仔细了,一日两顿,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凉饭团子要手拿着能吃,再饿死一个我唯你是问……你们都知道,田某头上这个顶戴是借的,你们有谁愿意拼着自己的顶戴不要,我田某奉陪到底。”
讲利害永远比讲道理有效果。事关自己的乌纱帽,扬州的地方官员们即便心有怨言,手里的活也没敢停,都按照田文镜的命令去执行了。
就这样,在老四的支持下,在田文镜的高压下,灾民频繁饿死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而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如何让盐商富户们掏钱。
灾民“闹事”自从田文镜要求扬州每日施粥两顿,扬州四下府县的灾民陆陆续续都涌到了扬州城。与此同时,筹款毫无进展的田文镜,收到了老四的密信:
“盐商们的钱并不易讨,我知道你的难处,你一个人讨不到钱,不妨多叫些人去讨。”
看完信,田文镜思量片刻便领悟了其中深意。
第二天一早,他安排人手给每一个盐商富户的家门前,挂上了写有“乐善好施”“有求必应”等字样的灯笼,并表示这是扬州官府的奖赏,不许私自取下。
随后,田文镜又下令打开城门,放灾民入城,唯一的要求是:只准向挂有灯笼的人家去乞讨,不准骚扰小户百姓。
在乔装成灾民的李卫与高福的带领下,灾民们将各个盐商富户的家围得水泄不通。
担心灾民太多会闹出乱子,负责安保工作的年羹尧,赶忙向老四汇报:
“今天早晨城门刚一打开,一群灾民就涌进城来,势不可挡,奴才担心怕闹出什么事来吧。”
对此,老四先是十分淡定的表示:
“只要是不抢劫、不杀人、不放火,由他们去。”
这一边,老四放任灾民去盐商富户家乞讨,另一边,不知如何应对的任伯安,连夜给本主老九写信汇报情况。
起初,对于老四的到来,任伯安的态度是不以为然、有恃无恐的。
在他看来,背后有八爷、九爷撑腰,这个京城来的四爷能奈他何,总不敢拿刀逼着他和盐商们捐款吧。
为了鼓舞士气,安抚人心,也为了统一态度,在老四到达扬州的当晚,任伯安与盐商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会议主题很明确:硬扛到底。
期间,任伯安还当众大放厥词:
“大家要记住,我们背后有朝廷,有九爷,还有八爷,其他的人都是这个……”
老四确实没拿刀逼他们,可如今成千上万的灾民围堵盐商们的家,却着实让任伯安慌了神,生怕家底被灾民洗劫一空。
任伯安的信很快到了京城,收到信的老九,当即找到老八商量对策:
“老四他们在扬州煽动灾民进城了,听任伯安说,他们的家迟早会被抢了,咱们该怎么办啊?”
与心急如焚的老九不同,老八气定神闲的给出了他的看法:
“九弟呀九弟,你是事情关己便方寸大乱啊,你想想,灾民把盐商的钱都给抢了,四哥拿什么修河堤呀,拿什么赈灾啊。再说了,两个钦差坐镇扬州,居然发生了灾民暴乱,四哥他们的差事不全办砸了嘛。”
在老八看来,老四此举无非是拿任伯安与盐商实在没办法,才会剑走偏锋的利用灾民施压,不会真的放纵灾民强抢,毕竟真出了事,老四这个钦差更难辞其咎。
而他们只需要静观其变,按兵不动即可。
只不过,老八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早有预谋的“草船借箭”之计事实上,老四之所以放灾民进城,不是为了借灾民的力量,逼迫任伯安与盐商们让步,而是一招早有预谋的“草船借箭”之计。
从后续的剧情可以得知,老四最终还是筹到了款,而让老四敲定胜局的,不是灾民进城,也不是拿池州知府李淦来杀鸡儆猴,而是老十三手中那封老九写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正是因为有了这封信,任伯安才认捐了二十万两。
这时,我们再回头思考三个问题:
为啥会有这封信?
因为灾民进城乞讨,围堵了各个盐商富户的家,任伯安方寸大乱,写信向老八、老九汇报情况、请示对策,信是老九给任伯安的回信。
老四是怎么得到这封信的?
是年羹尧在通往扬州的路口截下的。
老四是在什么情况下,安排年羹尧去守住通往扬州的各个路口的?
老四下达这个指令的时机,正是灾民刚刚进城的时候。
这三个问题联系到一起,揭开了一个真相——
从一开始,老四放灾民进城,就是冲着任伯安背后的老八、老九去的。
他料定任伯安会写信向老八、老九求助,所以在灾民刚进城的同时,便安排了年羹尧去守住各个路口,故意不阻拦任伯安发往京城的信,让对方误以为信息传递的通道畅通无阻,然后静待老八、老九的回信。
有了八爷党白纸黑字的罪证把柄,也就不怕任伯安不乖乖掏钱了。
毕竟,那封信要是真被送到康熙面前,足够老八、老九喝一壶了,而任伯安更是得吃不了兜着走。跟朝廷的旨意对着干,不顾百万灾民的死活,私下贪墨受贿那么多钱,你猜康熙老爷子会如何处置他们。
钱与命,钱与仕途,孰轻孰重,任伯安自然拎得清的,花二十万两,买自己和本主平安无事,这笔买卖虽然憋屈,但也不算亏,毕竟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有了任伯安带头捐款,扬州的盐商富户也就没有抵抗的理由了,老四筹款赈灾的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老四的这一招类似于诸葛孔明先生的“草船借箭”之计。
上文提过,想让任伯安与盐商们掏钱,那是软的硬的都不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拿捏住任伯安的,可能就只有他以及他背后靠山的把柄了。
把柄从何而来,自然不可能从天而降。
诸葛亮没有箭,便向有箭的曹操去“借”,四手中没有任伯安与八爷党的把柄,便利用灾民和任伯安,向老八、老九去“借”。
也就是说,灾民进城是引子,任伯安的求助信是诸葛亮用来迷惑曹操的草船,而老八、老九的回信,便是老四要借的“箭”。
而这也是老四当初直奔扬州而来的原因。
前脚老四刚在御前会议上,把八爷党按在地上摩擦,后脚就去人家的地方放血要钱,老八、老九势必会从中作梗,不可能让老四踩着他们的脸,拿着他们的钱,去立功受赏。
老四正是预料到了这一点,才会直奔扬州。
因为只有老八他们从中阻挠,他才有机会拿到威胁他们的把柄,进而敲定胜局。如果老四去是池州,或是别的州府,老八他们想伸手也未必够得到。
也就是说,看似老九的地盘扬州筹款难度最大,实际上却是老四最容易破局的地方,毕竟筹钱这种事,在扬州以外的地方同样不容易,同样软硬都行不通。
结语赈灾筹款一事,老四可谓是心思缜密,步步为营。
先是直奔扬州,让对方心生不满,从中阻拦;又借灾民与任伯安,引对方自投罗网,送上把柄,最后用“借来的箭”完成筹款赈灾的目的。
在权力的角斗场,底层拼的是站队、是人情世故,是谁能讨领导欢心;到了中间一层,拼的是谁的后台更硬,谁更有脑子;
等到了顶层,大家的背景、脑力、手段都差不多,这时拼的是什么?是谁做的局更精妙,谁的计谋更完美,谁露的破绽更少,谁能猜到对方的下一步。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四比老八技高一筹。
老八虽然看出了老四根本不会放任灾民强抢盐商的家,并给了按兵不动的应对策略,可他却没想到,写着“按兵不动”的信,将会成为老四赢得此局的关键。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