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司礼监“老三”的职场之道——立人设,分清大小王

卿心君悦 2024-02-18 22:27:14

文丨卿心君悦

大明朝的司礼监,那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一把手吕芳,段位与道行可谓是顶级存在,就算是巅峰时期的严嵩,都得让其三分。在稳坐了四十年司礼监掌印之后,不仅能够全身而退,还护住了所有想护的人,其厉害程度可见一斑。

二把手陈洪,靠狠劲出圈上位,虽有些行为为人所不齿,可换个角度想,能为了达成目标,硬是把自己修炼成了一把让领导用起来十分顺手的刀,这样的人同样不可小觑。

“老四”石公公与“老五”孟公公,能在司礼监稳稳占据一席之地,且丝毫不受司礼监权力变更、改朝换代的影响,其水平自然差不到哪去。

有人可能会问,“三把手”黄锦怎么没提。

别急!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司礼监排名第三的黄锦, 而黄锦的职场之道可谓是独树一帜。

“护爹”

作为吕芳最贴心的干儿子,黄锦不是在“护爹”,就是在“护爹”的路上。

尤其是陈洪野心暴露之后,但凡陈洪在背后搞点小动作,那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黄锦,打脸拆台、吵架动手、给嘉靖吹“枕边风”,一样不落。

关于黄锦“护爹”的名场面,剧中的两件事最能体现。

第一件事,吕芳在玉熙宫伺候嘉靖,司礼监收到杨金水疯了的急递。

看完那封急递,陈洪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整吕芳的机会。

在陈洪看来,杨金水疯的蹊跷,疯的反常。

浙江查的是官场贪墨案,杨金水作为宫里派去的大太监却突然间疯了,这意味着,要么是杨金水手不干净,贪了钱;要么是杨金水背着嘉靖在浙江干了见不得光什么事,所以才会在浙江查案的档口,突然疯了。

也就是说,对于杨金水的疯,陈洪从一开始就认为其十有八九是装的。

真相究竟是什么陈洪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借机搞点事情。毕竟涉及到了杨金水,就等于牵扯到了吕芳,万一杨金水真的犯了什么大罪,吕芳难辞其咎。

为了避免吕芳从中斡旋,失了先机,陈洪当场决定将事情直接捅到嘉靖处。

可陈洪刚拿起急递要去汇报,黄锦便出言阻止了,给出的理由很明确,也很直接:

“这事牵扯到杨金水,不能就这么呈上去,这么呈上去万岁爷若是迁怒到老祖宗,那可就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这话不仅戳破了陈洪的小心思,还把陈洪逼到了墙角——坚持呈报,就等于公开跟吕芳一派“宣战”了。

陈洪自然没有傻到这个地步,于是换了个说辞,拿责任说事。

奈何黄锦不吃这一套,一番唇枪舌战之后,用一句“有什么罪名我担着”,敲定了胜负,以报喜的方式,把吕芳单独叫了回来。

第二件事:杨金水受辱。

杨金水押解进京的时候,正值吕芳被暂贬去监修吉壤,陈洪代理掌印期间。

风向变了,总有些耐不住性子的小人上蹿下跳。

为了进一步讨得陈洪的欢心,也为了在吕芳一派的人面前立威,陈洪刚提拔的随从太监小五子,带头折腾羞辱杨金水。

这一幕,恰巧被奉命来取浙江急递的黄锦撞个正着。

黄锦自然明白个中缘由,一时怒火中烧。

不仅痛骂以小五子为首的人是没良心的混账,还在陈洪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将小五子发配到了上驷监。

黄锦此举,无异于踩着陈洪的亲信,跳起来去打陈洪的脸。

这还没算完,拿到急递的黄锦,在回嘉靖处复命之前,故意当着司礼监其他两个秉笔太监将此事告诉陈洪,给小五子扣上的是“越权”与“顶撞上司”的罪名:

“这十几天来司礼监益发没有规矩了,我们还没发话,有几个奴婢就在外头折腾开杨金水了,那个叫小五子的居然敢当众和我顶嘴,我已经把他发到上驷监去了。”

说罢,淡定自若的等着陈洪回应。

面对丝毫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的黄锦,陈洪恨不得当场把其生吞活剥了,可随即又冷静了下来,毕竟此时的黄锦有皇差在身,加之其处置小五子的理由也算合情合理,真要闹起来,闹到嘉靖那里,吃亏的未必是黄锦。

于是,陈洪强忍着怒火,让步了:

“该,这些奴婢也确实该整治整治了。”

见此,黄锦一副“你明白就好”的表情,丢下了一句“陈公公,有你这句话就好”,施施然的离开司礼监去嘉靖处复命去了。

黄锦处处跟陈洪作对,真的只是为了维护吕芳吗?

并不是!

维护吕芳只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其实也是为了他自己。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一件事,黄锦与陈洪不是普通的同事关系,而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陈洪想当掌印太监,难道黄锦就真的不想吗?

黄锦之所以没像陈洪那样,野心昭然若揭,是因为黄锦比陈洪懂得感恩,以黄锦的性格,只要吕芳当着一天掌印,他就不会有篡位的心思。

可问题是,吕芳总有一天会退休,到了那时,黄锦又怎会心甘情愿的屈居于陈洪,对其俯首称臣呢?

而对黄锦来说,他最大的优势与依仗,就是吕芳。只要他维护好与吕芳的关系,即便吕芳不能决定下一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但他至少可以继承吕芳在宫里多年培植的势力。

不要小看这一点。

吕芳当了四十年掌印,宫里大部分人,包括几个关键部门的领头人,都是吕芳一手提拔的,比如朱七。

如果黄锦能得到这部分人的支持,在吕芳退休之后,他的处境便可进可退,可攻可守了。进,有资格争夺掌印之位,退,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自保,或是与陈洪分庭抗礼。

基于这个角度,我们再回头看看上面提到的两件事,黄锦的另一层目的。

第一件,黄锦阻止陈洪背后捅刀,是为了能向吕芳交差。

黄锦是众所周知的吕芳的亲信,陈洪当着他的面搞小动作,这种情况,如果他不做点什么,任由陈洪折腾,事后他就没法向吕芳交差了。

第二件,出手维护杨金水,护的吕芳的面子,也是他黄锦的面子。

作为吕芳一派的重要人物之一,黄锦与吕芳其实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吕芳一派受到陈洪的打压与刁难,黄锦的面子也没处搁,甚至会影响黄锦对下的威信以及在司礼监说话的分量。

所以,黄锦必须摆出该有的姿态,毕竟如果宫里的人都像小五子那样,他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也就是说,黄锦跟陈洪对着干,有黄锦看不惯陈洪小人嘴脸的因素,有黄锦为吕芳抱不平的因素,更有权衡利弊的因素。

当然,这么说也不是在贬低黄锦。

在官场上,有些事从来都是身不由己的,既已入局,就要有局中人的姿态和觉悟,就要适应官场的游戏规则,单凭喜恶做事,根本混不到黄锦这个位置,良心要有,手腕与自保的能力更要有。

“笨直”

吕芳平安退休之后,陈洪如愿成为司礼监掌印,而黄锦并没有受到权力易主的影响,接任了首席秉笔的职务,成了司礼监的二把手。

嘉靖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帝王之术的基本操作。

他清楚黄锦与陈洪水火不容的关系,所以用黄锦来制衡陈洪,来避免陈洪独大,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另一方面则是嘉靖确实很喜欢黄锦。

这里的喜欢,是指黄锦让嘉靖很放心。

在黄锦面前,喜怒不形于色的嘉靖,会彻底放下戒备,会时常流露出真性情,会像孩子一样跟黄锦斗嘴耍赖,这是连吕芳都没有的“待遇”。

那么嘉靖为何如此厚爱黄锦?

剧中的嘉靖其实给出过理由:

“说到底呢,这个世上,真能靠得住的就两种人,一种是笨人,一种是直人。笨人没有心眼,直人不会使心眼,对这种人朕就不计较,也不跟这两种人使心眼,比方你(黄锦)吧,又直又笨,朕就放心。”

说白了,嘉靖用黄锦,就用在了“放心”二字。

作为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嘉靖的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可人太聪明,会让人心存忌惮、时刻提防,毕竟嘉靖也无法保证,下面的人会不会把聪明劲用在算计他这个皇帝身上,而所谓的帝王之术,其实就是皇帝用来掌控聪明人的。

相对于聪明人,笨人和直人显然更容易让人放心。

这便黄锦深得嘉靖厚爱的原因,毕竟放眼身边伺候太监,唯一一个能与笨和直挂钩的,就是黄锦了。

这对于见惯了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的嘉靖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要知道,纵使嘉靖贵为帝王,纵使嘉靖的帝王之术再妖孽,纵使嘉靖再冷血无情,他终究是一个人,是人,就有感情,有喜恶,有爱憎。

那么黄锦真的如他表现般的那样蠢直吗?

未必!

无论是职场上,还是官场上,不要低估任何一个能够站在领导身边的人,越靠近权力的中心越是如此。

黄锦如果真的是个没头脑的笨人,别说能走近嘉靖了,连司礼监的门槛都摸不着。借用网友们的话,普通人在这部剧里,基本第一集就下线了,能活着走到大结局的,都是狠角色。

从某种角度来说,黄锦的蠢直,是一种“人设”,亦是他的保护色。

在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官场,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而黄锦反其道而行,在嘉靖面前尽显蠢直,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

当然,黄锦可不是没头脑的蠢直,对于分寸的把握黄锦可谓是炉火纯青,可以随时切换下属与忠仆的角色。

在陈洪以及外人面前,黄锦恪守下属的本分,不越界不越矩,更不会恃宠而骄;而单独与嘉靖相处的时候,黄锦便会瞬间化身为憨厚的忠仆,叮嘱嘉靖吃药、盖被,陪嘉靖聊家常。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黄锦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

事情上,相对于聪明人,做一个蠢直的人,且能够拿捏好尺度分寸,既能让领导放心安心欢心,又不会让领导觉得被冒犯或是不被尊重,难度更大。

换句话说,黄锦是一个蠢直的聪明人。

正是黄锦为自己塑造的蠢直人设,才让嘉靖从不对他设防,甚至会不自觉的想要庇护几分,这一点,从剧中嘉靖两次劝诫黄锦就能看出。

第一次,是嘉靖让黄锦趁夜接回被贬去吉壤的吕芳的时候,黄锦高兴之余,不忘趁机给陈洪上眼药:

“启奏主子,陈洪一直盯着奴婢呢,奴婢出宫的事瞒不过他呀。”

嘉靖自然明白黄锦的心思,略带严肃的敲打道:“他有他的差使,你有你的差使。”随即又不放心的补充了一句:

“朕劝你一句,少跟陈洪找别扭。”

第二次,是黄锦陪同嘉靖去看两宫两殿的修建进度的时候,正好看到陈洪的心腹鞭打虐待冯保,黄锦愤懑的求嘉靖让他出手阻止:

“那冯保纵有天大的罪,可他毕竟伺候过几年世子爷,要责罚,也轮不到这些狗仗人势的东西来管呐。”

而嘉靖没有直接回应黄锦的话,先是询问了鞭打冯保的小太监是否是陈洪的人,在得到黄锦肯定的回复后,扔出了一句:

“那就别管,你斗不过他。”

见黄锦不服气,嘉靖接着说道:

“往后你不要太直,也不要当面去和陈洪顶撞嘴,朕这是为你好。”

放眼整个大明朝,能让嘉靖说出“劝”这个字只有黄锦一人,能让嘉靖善意提醒的,而不是坐山观虎斗的,也只有黄锦一人。

分清大小王

在官场,圈子问题是永远无法避免的,黄锦也是如此。

不过,黄锦的圈子里站的可不是吕芳,而是嘉靖,换句话说,黄锦真正忠的一直都是嘉靖。

这一点,从剧中的几个细节就能得到验证。

细节一:吕芳背着嘉靖将海瑞的供词打了回去,还偷偷去找严嵩、徐阶去喝酒,而事情之所以败露,看似是陈洪趁机拱火告状,实际上却是黄锦提醒嘉靖在先——黄锦给嘉靖修脚的时候,提到了杭州,让嘉靖想起了浙江的贪墨案。

黄锦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个人认为,有意的成分比较大。

在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身边伺候,管住嘴是最基本的素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候说什么,黄锦作为司礼监的老人不可能不知道。

而且,当时嘉靖与黄锦的聊天内容,本是围绕扬州展开的,是黄锦将话题,从扬州转移到了杭州、苏州等,这才让嘉靖想起了浙江(杭州)的案子,才有了陈洪趁机告黑状的剧情。

细节二:杨金水疯了,吕芳去诏狱见高翰文了解情况,临去前特意叮嘱帮他替班的黄锦,如果嘉靖问起,别说看过奏疏,等他回来再向嘉靖陈奏。

而黄锦并没有按照吕芳吩咐的回话,如实告诉了嘉靖杨金水疯了。

细节三:黄锦坦白药的来历。

吕芳临走前,说服了嘉靖吃药,并安排黄锦去办,同时嘱咐黄锦不要告诉嘉靖,这是李时珍开的,而黄锦最终还是坦白了药的来历:

“他临离开北京的时候,还嘱咐奴婢,让奴婢撒个谎,说是找别的太医开的药,奴婢现在向主子把实话说了,主子怎么责怪奴婢都行,可千万不要处罚裕王爷和奴婢的干爹。”

这三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点,黄锦真正忠的人是嘉靖——

在不伤害吕芳的情况下,他对嘉靖是知无不言的;在可能影响吕芳的时候,他会委婉的给予嘉靖提醒;在吕芳有过叮嘱,让他隐瞒撒谎的时候,他会找个适当的时机实话实说。

说白了,对黄锦而言,干爹重要,嘉靖更重要,后者才是真正决定其生死与命运的人。

当然,相对于陈洪,黄锦对吕芳并没有恶意,也没干过什么背后捅刀的事,即便有时没按吕芳意思回话,他也会尽可能的维护吕芳。

也就是说,黄锦对吕芳有感恩之心,但他的感恩之心并不影响他站队嘉靖。

一句话总结黄锦的职场之道:树立好适合生存的“人设”,分清大小王,圈子里永远只有老板嘉靖一人。

1 阅读:74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