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海瑞,《大明王朝1566》中,最让我敬佩,也是最令我意难平的人物。
他是张居中口中,大明朝的一把“利剑”;是赵贞吉口中,从不按套路出牌的官场“野人”;是嘉靖口中,专门来跟他斗法的“孽障”;亦是王用汲口中,敢作敢当,不牵祸他人的“古君子”……
如果让我评价海瑞,或许我只能借用宋代大儒张载的那段话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事实上,海瑞这个人物在剧中的意义,不仅仅是清官或是直臣的代表,从某种角度来说,海瑞的经历从侧面揭示了整部剧的内核与主旨。
说白了,看懂了海瑞的经历与结局,你就懂了这部剧。
出山海瑞出山,是在浙江官场大洗牌的时候。
当时,为了尽快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严世藩命令郑泌昌、何茂才背着胡宗宪毁堤淹田。
东窗事发之后,得知情况的胡宗宪为报严嵩提携之恩,以“河道失修”为名掩盖了真相,将淳安、建德两个知县,杭州知府马宁远以及河道监管李玄,就地斩杀。
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为了继续推进改稻为桑,严党举荐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高翰文出任杭州知府,清流则推荐了海瑞与王用汲接任淳安、建德知县。
而事实上,清流起初并没有打算去争这两个知县的空缺,反而准备作壁上观,让浙江乱起来,所以才有了剧中张居正劝说裕王的这段话,并言明这也是徐阶与高拱的意思:
“长痛不如短痛,这次干脆就让浙江乱了,就当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这块肉一烂,严党这个脓疮就到了该挤的时候了。”
细品这段话,不觉得可笑吗?什么叫“就当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
那只是一块肉吗?
那是数以百万计的百姓的命啊!
说是为了倒严,可倒严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黎民百姓吗?如今,反倒不惜牺牲整个浙江的百姓,把严党拉下马,还义正言辞的说这是大局观,将出发点粉饰为匡扶正义,真是虚伪至极。
这就是标榜仁义道德的清流,这就是大明朝的“君子们”。
嘴上说着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实际上干的想的都是权力与党争!
也因为清流只想趁机倒严,不在意百姓死活,才有了胡宗宪借粮,清流无视的戏码。
好在,裕王于心不忍,加之李妃出言提醒,才扼制了清流这个自私又无耻的念头。
随后,李妃提议,能否给淳安、建德两县派去两个好官。
对于李妃的这个提议,张居正本是不以为然的,谭纶则明确表示应该争一争,理由是不管怎么说,直管百姓的还是知县。
在得到裕王的认同之后,谭纶顺势举荐了海瑞。
而为了说服海瑞出山,张居正使出了清流的顶级技能——画饼之术,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封156字的信,用“忠孝仁义”四个字压向海瑞,用几十万淳安百姓的生死绑架海瑞。
就这样,海瑞离开了福建,前往淳安接任知县。
在官场,职位的升迁与人事调整,从来都不是当事人能够左右的,更不是对当事人本人的认可与首肯,而是上层布局的需要,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而清流之所以将海瑞调往淳安当知县,也是如此。
他们是看中了海瑞的人品吗?是觉得海瑞这样的人应该得到重用吗?
都不是!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海瑞是个不怕死的人,而他们需要一个不怕死的人!
谭纶举荐海瑞之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要救百姓,就要抗上,尤其是淳安这个知县,这个时候去,就得有一条准备,把命舍在那里。”
而张居正附议谭纶的建议时,也曾表示:
“王爷,此人是把宝剑,有他去淳安,不说救斯民于水火,至少可以和严党那些人拼杀一阵。”
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谭纶,还是张居正,摆明了是让海瑞去当炮灰,去送死的,他们不敢冲,不敢争,所以把不怕死的海瑞推到了前面。
如果海瑞做出了成绩,功劳是清流的,美名也是清流的;一旦海瑞折在了浙江,那对清流来说,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顶多虚情假意的感慨一下,又一个忠良倒下了,然后再物色下一个冲锋陷阵去送死的人。
事实上,对清流来说,海瑞与周云逸无异。
都是一颗棋子,还是一颗心甘情愿赴死的棋子。
清流要做的,只是举起正义的大旗,高喊为国为民的口号,忽悠别人去送死,好处占尽,危险与风险全部由小人物承担。
这一点,海母的一个问题足以说明一切。
在海瑞收到张居正的信,准备离家赴任之前,了解了一部分情况的海母曾问儿子海瑞:
“这么多大官不去争,要你一个小知县去争?”
是啊,那么多位高权重的大官不去争,偏偏让海瑞一个芝麻大的七品知县去争,多讽刺!又多现实!
对上位者来说,小人物的命就是用来牺牲的,牺牲小人物,来成就自己的美名与党争夺权的目的。
拆台海瑞一到浙江,就开始一番拼杀,死死的顶住了改稻为桑的国策。
为了扫清海瑞这个障碍,郑泌昌与何茂才自导自演的策划出了一场“通倭”大案,要求海瑞斩杀齐大柱等买粮保田的灾民。
在海瑞以没有案卷为由,搁置了案件,并扣押了井上十四郎之后,担心事情败露的郑泌昌与何茂才狗急跳墙的试图一把火烧了关押犯人的淳安大牢,幸得胡宗宪及时出手,将亲兵借给了海瑞,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不久,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沈一石,剑走偏锋的来了一招“奉旨赈灾”,彻底引爆了浙江官场。
嘉靖下旨抄没沈一石的家财充归国库,同时调任赵贞吉为浙江巡抚,主审郑泌昌、何茂才等浙江一众官员的贪墨案,而海瑞在清流的推举下成了案件的陪审,也是这一次参与浙江贪墨案,海瑞彻底看清了清流的嘴脸。
赵贞吉作为徐阶的关门弟子,清流的后起之秀,不仅没给予海瑞任何帮助与支持,反而为了甩锅撇责,几次三番把危险与压力推向海瑞。
第一次,是海瑞接到上谕,从淳安赶到浙江巡抚衙门的当晚。
为了更准确的揣摩圣意,赵贞吉故意放纵海瑞提审郑泌昌与何茂才,借海瑞审案,试探宫里发反应。
在海瑞的“记录在案”逼疯了杨金水之后,为了撇责,赵贞吉没有在海瑞提审的案卷上签字,直接把供状呈报给了朝廷。
对于赵贞吉的用意,海瑞心知肚明:
“皇上护短织造局,罪责是我的,恶名是皇上的。皇上追查织造局,他既不得罪宫里,又可邀得清名,其用心比郑泌昌更加可诛。”
可即便如此,为了心中的正义,海瑞依旧决定顶着压力一查到底。
第二次,是海瑞二审的供词。
海瑞二审郑泌昌与何茂才的时候,从何茂才的口中得到了足以倒严的铁证——毁堤淹田一事,严世藩是背后主使,杨金水知情且默许。
由于涉及到了宫里,赵贞吉再次退缩了,要求海瑞删掉有关织造局的部分,在海瑞以《大明律》规定,钦案供词一字不能改驳了赵贞吉的提议之后,赵贞吉又一次将海瑞提审的供词单独上交给了朝廷,而这一次,连倒严先锋谭纶也没有署名。
赵贞吉与谭纶的想法其实很明确:
明哲保身!
嘉靖想倒严,那么有海瑞的提审的供词足以;如果嘉靖不想倒严,他们没有责任,压力与罪责由海瑞一人承担。
当然,他们也有说辞,为了不牵扯裕王,为了所谓的大局,为了胡宗宪安心在东南抗倭。
反正,出头鸟的事都由海瑞去做。
第三次,海瑞二审的供词被打回之后。
海瑞二审的供词一到司礼监,就被吕芳打了回去,并勒令浙江重审此案。期间,在吕芳的压力下,徐阶也发文附议了吕芳的想法,要求浙江重审案件。
而收到司礼监与内阁急递的赵贞吉,依旧把海瑞推到了前面,要求海瑞重审。这样一来,即便海瑞一意孤行,咬住织造局与严党不放,他赵贞吉也无责。
很快,海瑞三审的供词出炉了,不仅有郑泌昌、何茂才翻供的供词,还有对付翻供的供词与证言,而赵贞吉与谭纶依旧隔岸观火的没有署名。
就这样,海瑞几次顶着压力,不顾性命之忧的努力,付之东流了。
或许有人会说,就算赵贞吉与谭纶署名了,嘉靖也未必会倒严。
这一点我赞同。
但是,即便结果一致,但署名与不署名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这是态度问题。
不署名,是一种态度,署名,是另一种态度,连署名的担当与勇气都没有,反而将海瑞一人置于险境,不觉得无耻吗?
也是,这本就是清流的一贯作风,让别人冲锋陷阵,他们一面为了逢迎圣意而拆台,一面等待着摘取胜利的果实,一旦情况不妙,结果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更可恶的是,在案件止于郑泌昌、何茂才之后,为了政绩,为了完成五十万匹丝绸任务讨好嘉靖,赵贞吉竟恬不知耻的说出了“再苦一苦百姓”的话。
事实上,无论是严党,还是清流,身居高位的上位者们,要的从来都不是真相,维护的也不是公平正义,而是自己的利益!
所谓的救斯民于水火,为天下苍生争一争,不过是当时的“争”,对己方更有利罢了,当“争”可能会损伤自身的时候,“不争”则成了“明智之举”。
所以,海瑞对谭纶说的这句话很对:
“大明朝还有利剑吗?再利的剑握在你们手里,也不过是一把生锈的刀。”
治安疏严党倒台之后,海瑞被调入京城担任户部主事。
在亲眼目睹了大兴饿殍遍野,地方官与京官却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之后,又得知内阁与户部不得已拨了些粮食赈灾时,竟还特意叮嘱不能让皇上知道,以免败了嘉靖乔迁的喜兴,海瑞下定决心上疏,直言天下大弊所在,从根本上挽救百姓于水火。
为此,他提前送走了母亲与怀孕的妻子,同时为自己备好了棺材。
就这样,天下第一疏——《治安疏》问世。
看完海瑞的《治安疏》,嘉靖差点没气得背过气去,当场下令将海瑞关进诏狱。
嘉靖的反应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一个自负到极致的君主,一个二十年不上朝却能牢牢把握朝局的统治者,自然难以接受被人骂的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所以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值得关注的是徐阶等清流看完《治安疏》的反应。
为了给海瑞顶罪,嘉靖让六部九卿通阅海瑞的《治安疏》,而徐阶看完后的第一反应只有八个字: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这说明了什么?
不是徐阶没看懂海瑞的上疏,而是以他的认知,世上压根就不存在“海瑞”这种无私无畏不怕死的人。
对徐阶来说,批龙鳞、直言天下大弊,压根不是做臣子的职责。为臣的首要任务,是伺候好君父,就算嘉靖有错,就算嘉靖过分,宁愿委屈百姓,牺牲百姓,也不能委屈了嘉靖。
好了,到这儿停一下,徐阶维护的是皇权吗?
是,也不是!
从表面上看,徐阶维护的是皇权,可究其本质,徐阶维护的是皇权之下的自己的“特权”。说白了,像徐阶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是皇权至上这一制度之中的既得利者。
而海瑞的《治安疏》中,要求的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旦真的以民为重,最先受到冲击,失去特权的便是官绅官吏们,这其中便包括徐阶。
这一点,在高翰文替裕王在淞江经营棉业,充实国库一事就能得到验证,产棉的利润是以“六、三、一”来分成的,百姓占一成,朝廷占三成,而官绅占六成。
而海瑞入狱之后,徐阶等人虽积极营救,但目的却各有不同:
徐阶救海瑞,一是因为裕王打过招呼,一是为了自己的清名;
张居正想救海瑞,是因为他想改制,而要改制就需要海瑞这把利剑;
至于其他人,除了王用汲,大部分为了明哲保身都是高喊“海瑞有罪”,不敢为其说一句话。
最终,嘉靖没有杀海瑞,将其留给了儿子裕王,而海瑞虽在裕王继位后被释放,却也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妻子难产而亡,无人出手相救。
这也是全剧最令我意难平的一幕。
我可以接受按照当时的制度,官府因为海瑞是罪臣,不能给海妻派郎中,但是清流呢?口口声声许诺会善待照顾海瑞家人的徐高张以及谭纶呢?
官府不能派郎中,难道不能迂回的帮助在民间找个大夫吗?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为了不惹火上身,为了明哲保身,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选择眼睁睁的看着海妻在痛苦中死去。
结语看懂了海瑞的经历与结局,就懂了整部剧,也懂了大明朝的三个官场真相。
其一,在大明朝的官场,压根就没有真正的“清流”,清流与严党的区别只在于,前者披着伪善的外衣,后者堂而皇之的以真面目示人,干的都是为己为权为利的事。
其二,在大明朝的官场,所谓的公平正义,所谓的原则底线,是上位者忽悠人的话术,真实的原则与规则,是从利害两字出发的。
其三,在大明朝的官场,向来都是当面讲道理,讲格局,讲大义,背地里却只讲功利。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电视剧中,死一个人是个数字,死一万人也是一个数字。。。就凭这句话,赵贞吉就彻底无下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