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水手的小教堂 2025-01-02 18:34:28

在明朝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有个叫商辂的人,他的传奇经历至今都被人们谈论着。他不但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传奇,还是一个当官好几十年都没害过人的宽厚大臣。据说,他曾受到西楚霸王的庇佑,在危险的时候能够转危为安。那这个叫商辂的官员,到底有啥特别的地方呢?他又是怎样在充满勾心斗角的官场里坚守初心,一直保持着宽厚之心的呢?

正统十年(1445 年)的京城,热闹非凡。殿试发榜的日子快要到了,考生们都心急火燎的,等着好消息。这一年的殿试,肯定会在明朝的科举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

殿试成绩揭晓的那一瞬间,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了。来自浙江的青年商辂,凭借着出众的表现夺得了状元之位。这事儿其实也不算稀罕,毕竟每回科举都会有一个人成为状元。但是,商辂的功绩可不单单是这个。

原来呀,在之前的会试里,商辂就以第一名的成绩拿下了会元。更早的时候,在浙江乡试中,他也是第一名,是解元。这样一来,商辂成功达成了“三元及第”的非凡成就,成为明朝开国后首位实实在在的三元及第之人。

这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在明朝那个科举竞争极为激烈的时期,能在乡试、会试、殿试这三场考试里都夺得第一名,那可真是个了不得的奇迹。要晓得,就算是在整个中国的科举历史当中,三元及第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商辂的成功可不是碰巧。听说啊,他打小就特别聪明,七岁就能作诗,十岁就通晓《春秋》。在少年的时候,他就凭着博学多识在乡里出了名。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不怕路途遥远,离开家乡去杭州读书。在那儿,他碰到了名师张璁,在张璁的教导下,商辂的学识又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过,商辂的成功可不是轻松得来的。之前的好几次科举考试,他都没能考中。可他没灰心,还越发努力学习。他时常顾不上吃饭睡觉,书也不离手,结果乡里人都叫他“书呆子”。

正统十年的科举,对商辂而言是个命运的转折点。在乡试里,他的文章凭借深刻的思想以及出色的文采,受到考官们的齐声夸赞,顺顺利利地拿下了解元。而在会试中,他更是把自己让人惊叹的才华展露无遗,以绝对优势斩获会元。

殿试当日,商辂精神抖擞地步入考场。面对皇帝亲自拟定的考题,他心中有底,笔走龙蛇。他所写的文章不但文辞优美,而且紧密贴合当下政事,给出了诸多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的好办法,让主考官们连连夸赞。

不过,商辂并没有因为这个就变得骄傲自满。他心里很清楚,科举考试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开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呢。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用实际的行动来展现自己的本事,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益处。

商辂三元及第,这不单单是他自己的光荣,也是明朝科举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接下来的好几百年里,没人能达到他那样的成就。这不但表明商辂学识出众,也体现出明朝科举制度的严苛与公正。

朱祁镇特别看重这位年轻且很有本事的状元,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学问深厚,另一方面则是他气质出众。据《明史》所写,商辂“长得高大魁伟”,个子高,模样好,让人感觉很不一般。就因为他外表和才华都很出色,朱祁镇就决定让商辂去做一个特别的工作——展书官。

展书官这一职位,乍一听好像不怎么起眼,但实则相当重要。在明朝,皇帝会定时开展经筵,让那些学识丰富的大臣给皇帝讲解经典著作。而在这当中,展书官的任务是帮皇帝把书翻开,进行书页的翻阅。这个工作看上去挺简单,可实际上,展书官不但得熟知典籍的内容,还得能精准地找出皇帝想要阅览的章节。

商辂于展书官的岗位上干得极为出彩,他不但可以很快找出皇帝所需的内容,而且时常会在恰当之际增添一些有关的知识要点,使得朱祁镇对他的才学愈发认可。这一职位虽说不太起眼,然而却给商辂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皇帝的契机,助其了解朝廷的运行情况,为他往后的官途发展筑牢了根基。

正统十四年(1449 年),土木之变出现了。朱祁镇亲自出征瓦剌,没料到战败被抓,朝廷一下就乱了套。就在这紧急时刻,商辂和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坚决主张把郕王朱祁钰推上帝位,定年号为景泰,以此来让局势安稳下来。在这场危机里,商辂的果敢决定和政治才智完全地体现了出来。

景泰帝登基后,商辂获升为翰林院侍读,进而参与到机要事宜当中。他在这一职位上发挥出色,不但帮着景泰帝打理政务,还屡次给出对国家发展有益的提议。他的才干获得了更进一步的肯定,没过多久就被晋升为兵部左侍郎。

在兵部当差的时候,商辂踊跃投身到北京保卫战的筹划与组织当中。他跟于谦等众人一道,拟定了一连串的防御办法,最后顺利打退了瓦剌军队的进犯,守护住了北京城。这场战役的得胜,不光让景泰政权得以巩固,也使商辂在朝廷里的地位愈发牢固。

景泰三年(1452 年),商辂受命前往大同,去把被俘的朱祁镇接回来。这活儿特别敏感,还很危险,要是不小心点儿,很可能就会掀起一场政治风浪。不过,商辂靠着自己的外交本事和政治头脑,顺顺利利地把这事儿给办好了,把朱祁镇平平安安地接回了北京。

在朝廷里的表现愈发出众的商辂,慢慢变成了朝廷的重要大臣。天顺元年(1457 年),朱祁镇再次执掌政权后,商辂获任内阁大学士,就此真正踏入了权力的核心地带。

身为内阁大学士的商辂,参与了不少重大决策的拟定。他一直秉持着正直不阿的作风,不惧怕有权有势之人,能够勇敢地讲真话。在“金刀案”里,他全力劝说朱祁镇,成功防止了一场残酷的争斗。在确立储君的事情上,他坚决主张立朱祐樘为太子,给大明王朝的安稳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展书官做到内阁大学士,商辂的官途那是相当顺遂。不过,这可不是光凭运气,而是他的才能、品德以及政治智慧的彰显。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他一直都头脑清醒,立场正直,从而获得了皇帝和朝中大臣的信赖。这也给他日后当上首辅,在朝廷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成化元年(1465 年),商辂被正式任命为朝廷首辅。这一职位,不但是朝廷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是皇帝的重要顾问。对商辂而言,此乃荣耀,亦是挑战。往后的日子里,他会遭遇不少政治风浪,然而他一直秉持着正直、仁厚的做事准则,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与众不同的痕迹。

商辂刚当上首辅没多久,就碰到个难办的事儿。周太后,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奶奶,她想在明孝陵边上给自己建个陵寝。这要求乍一看好像没啥问题,可实际上却跟明朝的老规矩不符。按规定,只有皇帝能葬在明孝陵周边,哪怕是皇太后也不行。

面对这一敏感问题,不少大臣都保持沉默。然而商辂却站了出来,毫不避讳地指明这一要求存在的问题。他在奏折里讲道:“陵寝的制度,关系到国家的重大典礼,不能随便变动。要是答应了周太后的请求,恐怕会开创一个不好的先例,往后就不好处理了。”

这话肯定把周太后给得罪了,可商辂根本不在乎。他觉得,身为首辅,就得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哪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也无所谓。最后,因为商辂的坚决,周太后的要求被委婉地拒绝了。这事儿虽说让商辂不讨周太后喜欢了,不过却得到了朝廷里正直之人的尊重。

成化四年(1468 年),朝廷得做一个重要决定:要不要立储。那时皇帝朱见深没孩子呢,可朝廷里已经有人给自己看好的皇子想办法了。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商辂又一次显示出了他的政治聪慧和长远眼光。

商辂觉得,立储这事儿关乎国家长久安稳,不能匆忙行事。他给皇帝提议,先别急着立储,等皇帝有了亲生的子嗣后再定夺。这提议表面上看好像有些保守,实际上却很明智。这样一来,既能够防止朝廷中因为立储而引发党派争斗,又能给皇帝留出选择的空间。

果不其然,过了几年,朱见深的皇子朱祐樘出生了。商辂赶忙上书,坚决主张立朱祐樘为太子。他在奏疏里讲:“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和国家的安稳密切相关。陛下的亲生皇子,肯定是最恰当的人选。”在商辂的竭力促成下,朱祐樘最终被立为太子,日后成为了明孝宗。

商辂这人很仁厚,这不仅在政治决策方面有所体现,在他对待下属和百姓的态度上也能看出来。有一回,在朝会上,一个年轻官员提了个不太完善的建议,结果被其他大臣嘲笑。这时候商辂站出来帮这位年轻人说话,他讲:“年轻人有冲劲是挺好的事儿,咱应该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国家大事,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商辂这话,不光护住了那年轻官员,还营造出了一种鼓励年轻人的好氛围。

在处理地方事宜时,商辂彰显出了极为不凡的仁厚之心。成化十年(1474 年),江南一带遭受严重旱灾,众多百姓身处困境之中。商辂即刻向皇上提议减免税赋,且从国家库银中拨款用以救灾。他更是亲自拟定了一份详尽的救灾规划,涵盖了开仓发放粮食、组织公益赈济等办法。这些行动极大地减轻了灾区百姓的艰难处境,收获了广泛的称赞。

不过呢,商辂的正直与仁厚倒是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事儿。在成化十三年(1477 年)的时候,宦官汪直跟外戚相互勾结,在朝廷里拉帮结派,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商辂多次上奏章去弹劾汪直,把他的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都给指了出来。这可把汪直给惹怒了,他就开始在背地里说商辂的坏话,想要让皇帝不再信任商辂。

面对汪直的进攻,商辂毫不畏惧。他始终坚守正义,屡次在朝会上当面揭露汪直的罪责。尽管这般行事使他身处险境,可他全然不在乎。他老是言道:“当官就得为一方百姓谋福,这是咱们的职责。要是因为怕惹人生气就不敢讲真话,那倒不如回去种地呢。”

商辂这人正直又仁厚,得了个“无害之名”的好名声。他从政好几十年,从来没为了自己的私利去坑害别人,在那满是勾心斗角的官场里,这可太少见了。他当官的做派,成了后来清廉官员的榜样,一直被人们赞扬传颂到现在。

商辂当首辅的时候,不但秉持着正直仁厚的办事准则,还积极推进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革。他很清楚明朝中期存在的众多问题,打定主意凭借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给国家的长久安稳贡献力量。

成化五年(1469 年),商辂提出了“六条善政”,这是一个用于改良政治生态、提升行政效率的综合性改革规划。在这当中,最为显眼的是针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提议。商辂觉得,那时的科举考试太过注重辞藻浮华的八股文,使得不少有真本事的人才遭到了忽视。他提议在考试里增添些经世致用的东西,好让考生能够有契机展现自身的实际本领。

这一建议在朝廷中引发了热烈的争辩。赞成的人觉得这样可以挑选出更多有本事的人,反对的人则害怕改变传统会引发乱子。面对疑问,商辂沉着镇定地表明自己的看法:“科举选拔人才,本来就是为国家挑选有贤能的人。要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恐怕很难处理越来越繁杂的国家管理事务。”由于商辂的坚决主张,科举考试的内容的确做出了一些改变,增添了策论等考查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题目。

“考成法”刚开始推行时碰到了许多阻碍。一些地方官员害怕自己的治理成绩过不了关,就在背地里搞破坏。商辂没有因此灰心,他多次亲自到地方去查看,掌握真实状况。有一回在江南视察时,商辂察觉到某县令在报告里把当地粮食产量给夸大了。他没有立刻戳穿这位县令,而是把当地农民召集起来,询问实际情况。确定了事实后,商辂当面对县令的错误进行了指出,并给予了严肃的警告。这种既严格又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使得“考成法”慢慢获得了更多官员的赞成和配合。

在财政领域,商辂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发现,由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仅仅依靠土地税,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了。所以,他构想了“均赋法”,提议对商业行为征收适当的税款。这一提议虽说触犯了一些大商人的利益,可商辂觉得这是为了国家能够长久发展,一定要施行的办法。

为推动“均赋法”的施行,商辂亲自精心拟定了详尽的实施办法。他主张依据商品的类别以及交易的数额来明确税率,还构建起严密的监管体系以杜绝偷税漏税现象。与此同时,他还顾及到了小商贩的权益,提议对小额交易予以免税或者少征税。这般兼顾各方利益的举措,使得“均赋法”在推行时所遭遇的阻碍比较小。

在推进这些改革之时,商辂察觉到了明朝政治里一个愈发严峻的问题,那便是宦官干政。他在朝会上屡次毫不隐讳地讲明宦官干预朝政的害处,还提议对宦官的权力加以限制。如此一来,无疑触怒了以汪直作为头目的宦官集团,他们遂开始背地里给商辂的改革规划使绊子。

面对宦官的阻拦,商辂没有畏惧。他始终坚定自己的改革想法,尽力获取皇帝以及其他大臣的认可。在一场关键的朝会上,商辂激昂说道:“宦官原本是伺候皇帝日常生活的,可现在却对朝政加以干涉、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乃是祸乱朝政的根源。要是不加以约束,恐怕会让国家的根基产生动摇。”这番言辞虽说把宦官集团给惹恼了,不过也获得了不少正直大臣的拥护。

商辂进行政治改革时,尽管遭遇不少难题,可他一直坚定信念,持续努力。他总讲:“身为官员,就该竭尽全力。就算无法完全让人满意,那也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是这样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在任时推行了许多对国家长远发展有益的改革举措,给明朝中期的政治发展立下了重要功绩。

商辂退休后可没闲着,他把多数时间都花在著书立说上了,对自己多年的从政经验以及国家治理的想法进行总结。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主要著作《养吉斋集》。该著作不光记载了他的政治生涯,还涵盖了他针对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切看法。

在《养吉斋集》里,商辂着重表明了“正本清源”的关键意义。他觉得,国家若想长久安稳,就得从根源处把问题处理好。就拿吏治这事儿来说,他讲道:“选官不能光瞧文采,品德更为重要。要是用人不合适,就算制度再好那也没法儿起作用。”他的这番看法体现出了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深入认识。

商辂退居林下后,除了著书立作外,还时常接待前来拜访的朝中大臣与地方官员。不少人冲着他的名声而来,向他求教治国的办法。而商辂对这些访客都热忱相待,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讲给他们听。

有一回,一个新上任的年轻知府前来拜访,向商辂问询怎样管理地方。商辂诚恳地说道:“当官的办法,就是要把百姓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你得常常到乡下了解百姓的情况,清楚他们的困难。碰到灾祸得赶紧救援,平常还得留意储存粮食,用来应对突发情况。”这一番话不但展现出商辂的为官理念,也表明了他对地方管理的深入认识。

成化十五年(1479 年),北方遭遇严重旱灾,朝廷对此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商辂虽说已经辞官回乡,可他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忙给在朝中当官的老朋友写信,给出了一连串救灾的主意。他提议打开粮仓发放粮食,减少免除赋税,还组织灾民去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既能够处理当下的难题,也能给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朝廷采纳了这些建议,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成化十八年(1482 年),商辂已然八十岁了,却依旧坚持写作。就在这一年,他把《治道纲要》一书给完成了,对自己一辈子的从政经验以及治国理念进行了全面总结。在这本书里,他着重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治国观念,觉得所有政策的拟定与推行都应当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此部著作在后世被称作明代政治思想的关键代表性作品。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