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607年行书《大学》一章水墨金笺册页

東海書文 2025-03-22 04:49:50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

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

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

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钤 印: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董氏玄宰

题 识:董其昌为三教逸史杜日章书。

后页自题:秦吴相去可万里,杜冠军专使索书大学经,咄咄奇事。为仿李北海笔意应之。使予见冠军舞剑,

作书当不啻此也。丁未二月晦日,其昌自题。

签 条:1.董文敏公书大学一章。乙丑正月,吴口。

2.董文敏公书大学一章。乾隆壬子(1792年)以此迹携入上书房,成亲王鉴定为书签,追忆岁月,时嘉庆乙丑(1805年)正月三日,崇本识。 钤印:伯恭

鉴藏印:伯恭秘笈之印、崇本之印、祭酒之章(二次)、崇本平生真赏、臣崇本印、曹仲英审定珍品之印、默斋、曹仲英

后 页:姜渔(清代)题:董文敏公书,余见之多矣,未有如此册之精妙者。获与拜观,叹赏不能释手。亟为题墨,以志眼福。道光岁在己丑(1829年)嘉平既望,姜渔记于吴门春笙馆。

钤印:姜渔之印、笠人、石生

尺 寸:

25.5×12.7 cm. 10×5 in. 约0.3平尺(每幅)

出 版:《曹氏家族藏17世纪中国绘画》,编号3,第180-181页,洛杉矶郡立美术馆,2016年。

著 录:《古芬阁书画记》卷七,杜瑞联(清),1881年。

说 明:

1.陈崇本,字伯恭,河南商丘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官宗人府府丞,《四库全书》纂修官,善书,富收藏,与翁方纲友善,相与考订金石。

2. 姜渔(?-约1834后)字笠人,号笠翁、石生、元鹤道人,室名春笙馆、爱吾庐,安徽巢县人,侨居吴中。工画侍女,又擅花卉、翎毛,尤善梅花。

按语:董其昌此册作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年五十三岁。他当时正被排挤出京,闲居江南,潜心佛学与书画,开创南北宗论,书道画艺日臻大成。此作以李北海笔意行楷书《大学》一章,遒媚清俊,婉转自如,雅致异常。虽说仿李邕,而风神秀朗,自具面目。乾隆时为陈崇本所藏,尝请成亲王题签。

曾著录于《古芬阁书画记》卷七,颇难得。

1 阅读:20

東海書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