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藏经纸本手卷

東海書文 2025-03-16 05:30:08

饶介(?-1367) 字介之,号芥叟,自号华盖山樵、醉樵、醒樵、醒翁、醉翁、华盖山樵、华盖山著书者、华盖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樵。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书法家。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为浙江宪佥,累升淮南行省参政。张士诚据吴,慕名造请,仍官原职。吴亡,俘至金陵被诛。著有《右丞集》。

饶介主要活动于元至正期间,在书法方面是一位承上啟下的人物,师承康里巎巎,草书以「二王」為宗,兼取张旭和怀素,并啟了明代「吴门书派」的先河。

本卷为饶介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梓人传》各一篇,在其传世的书法作品中尺幅最长。全卷一气呵成, 行笔随性,笔法变化多样,流畅自如,融入了怀素豪放狂逸笔意,兼融「二王」,在笔法与书风的表现上与康里巎巎相一致。卷前引首是乾隆题写的 「神传醇洁」四字楷书,卷后有明人都穆的题跋。据《石渠宝笈续编》所载,原有姜绍书的题跋在都穆之后,惜今已散佚。

卷中除乾隆诸玺之外,还钤有项元汴、安岐、董光裕、陈定、奕䜣、溥伟和日本收藏家石川舜台的鑒藏印。由此可知,此卷的递藏如下:明代为项元汴等所藏,后归董光裕、陈定、安岐,再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并刻入《三希堂法帖》。之后,藏于恭王府。辛亥革命后经溥伟售往日本,被日本佛教界名人石川舜台所藏。

引首:(弘历)神传醇洁。钤印:「乾隆御笔」

释文: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

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

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

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

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昚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

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鸣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词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

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天将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

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晋魏,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鸣矣,抑不知天将

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

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

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

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为其无能而贪禄嗜货

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

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

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

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

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

有执伎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用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

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

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劳勤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

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功,以簿书为尊,衒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

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

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乎?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

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

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九月七日九成自昆山载

酒来问字,且欲书诸作者所作。余饮其酒美輙醉,遂不能答其问为何问,亦不能书。明日九成持此纸复来意不能答,乃笑而书

此。九成谓余酒未醒也。辛丑(1361)九月八日华盖洞酒史识。

题跋:

(项元汴)起一尝(项氏藏品编号)

(都穆)韩、柳文妙绝今古,送孟东野序、梓人传乃其尤也。元临川饶介之为昆山易久成书,此盖有深意,

不特字画之妙而已。介之名介,仕伪吴淮南行省参政,号华庵山樵,又号醉樵,此曰华盖洞酒史兼二号而云也。久成名恒有,能诗声,其所著曰《陶情集》,尝刻梓行世。正德庚午(1510)三月观于常熟钱水部同年别墅偶题。姑苏都穆。钤印:「玄敬」

(石川舜台)《佩文斋书画谱》载:临川饶公介之学问器识,卓然为士大夫翘楚,而其向用于世,盖所谓鸷鸟举而风廹之也,书特其余事耳!(《夷白斋稿》) 能诗工书法,擅名当时。宋仲温宋昌裔皆出其门。(《东里续集》) 《明史文苑传》云:为元淮南省参政。《履园丛话》云:隐居姑苏,跌宕自喜。常与云林生往来。解缙《书学传授》云:得文敏之传授,以授宋克仲温。后卒于姑苏,时岁丁未(至正廿十七年)。此卷《佩文斋书画谱》所收,是既可珍。而乾隆帝克《三希堂法帖》收之其第二十四册,「三希堂精鉴玺」可知其为帝所承袭,「宝笈重编」又可知其再载《石渠宝笈》。传来如此,而远入吾邦,归吾藏弆,可不珍袭哉!都元敬跋以仕伪吴之语其是明人之辞耳。《明史》曰为淮南省参政,当是时张士诚为元之太尉,总管淮南行

省而贡于元,出身则张朱等辈也,行为则张士诚犹义于朱元璋。饶介之仕张犹胜于宋濂陶安之仕朱。张败朱帝而得以败其为不义,则是不知成败以别有「义」、「不义」者也。元敬明人言之者可恕想者。乾隆帝于明末诸臣分义不义之别甚严,如《清诗别裁》不收吴伟业、钱谦益之一例也。而于介之而爱重如此,余故揭知以雪其冤。明治年旦春三月,节堂迂人记。钤印:「舜台曾印」、「节堂」

此卷《铁网珊瑚》、《佩文斋书画谱》所收,以收藏印观之,项墨林以下转移数家后入内府,为乾隆敕刊《三希堂法帖》第二十四册所载,继而入恭亲王府,终出民间,其远越东海,今归吾藏弆可谓奇缘也。苔堂舜台记。钤印:「舜台长寿」、「节堂」

鉴藏印:

(项元汴)「墨林」、「有何不可」、「西畴耕藕」、「世昌」、「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赏章」、「子孙永保」、「子京」、「虚朗斋」、「墨林秘玩」、「项子京印」、「平生真赏」、「若水轩」、「子京父印」、「墨林子」、「项墨林父秘籍之印」、「项叔子」、「子孙世昌」、「子京所藏」、「寄敖」、「墨林主人」、「退密」、「墨林子」、「项元汴印」、「神游心赏」、「墨林山人」、「寄敖」、「子京所藏」、「子京」、「天籁阁」、「项墨林鉴赏章」、「宫保世家」、「项叔子」

(安岐)「古香书屋」、「仪周鉴赏」、「安仪周家珍藏」

(弘历)「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太上皇帝之宝」、「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隆鉴赏」、「用笔在心」、「古稀天子」、「寿」、「五福五代堂宝 」、「八征耄念之宝」

(董光裕)「董光裕印」、「董葵子」

(陈定) 「陈定书印」

(奕欣)「神品」、「正谊书屋珍藏图书」、「飞鸿」、「恭亲王章」、「庆宜堂」、「乐道主人」、「清白传家淡泊明志」、「皇六子」、「恭亲王」、「御赐屏翰宣勤」

(溥伟)「伟」

(石川舜台)「节台鉴赏」、「舜台之印」、「节堂秘馨」、「舜台长寿」

藏经纸印鉴:

「弟子张子元舍大藏经纸五千幅缘」、「景德大藏」

木盒题签:

(石川舜台)

(一)元饶介之韩柳文草书。明都元敬跋,《佩文斋书画谱》所载,《三希堂法帖》所收原本。

(二)元饶介之韩柳文草书卷,神品。

(三)元饶介之韩柳文草书卷《佩文斋书画谱-名人画跋》所收,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第二十四册所载原本。钤印:节堂秘馨

0 阅读:3

東海書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