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在本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以下是《论语·公冶长》里面的成语收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312445cfa33b6072ae809b83ce6f8b.jpg)
1、瑚琏之器
【解释】: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琏也。”
【翻译】:子贡问夫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呢?”夫子说:“你是个器啊。”子贡问:“什么样的器啊?”夫子说:“瑚琏一样的器吧。”
【举例造句】: 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 ★唐·李华《卢郎中斋居记》?
【近义词】: 栋梁之材
【反义词】: 燕岱之石
2、乘桴浮海
【解释】: 桴:用竹、木编结成的小筏子。坐在小木排上在海上漂浮。指隐逸。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
【翻译】:夫子说:“我的道行不通了,我乘上木筏,漂流到海外去。能跟随我的,可能只有仲由吧。”
3、闻一知十
【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翻译】:夫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呢”子贡回到:“我怎么敢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举例造句】: 后世决狱大师,有能神而明之,闻一知十也者,吾不得而尽知也。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
【近义词】: 闻一知二
4、闻一知二
【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同上
【翻译】:同上
【举例造句】: 古人云闻一知二,与你说了左转,你便晓得右转。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35回
【近义词】: 闻一知十
5、朽木不雕(朽木不可雕)
【解释】: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翻译】:宰予白天睡觉。夫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在雕刻,落满浮土的墙壁也无法粉刷到。”
【举例造句】: 你这个人真是朽木不雕。
【近义词】: 朽木不可雕、朽木难雕、木朽不雕
6、朽木不雕,粪墙不圬(朽木粪墙、朽木粪土)
【解释】: 圬:抹灰等瓦工作。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污秽的土墙无法粉刷。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同上
【翻译】:同上
7、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观其行)
【解释】: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夫子说:“以前,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举例造句】: 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
8、敏而好学
【解释】: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说:“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夫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谥他为‘文’。”
【举例造句】: 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刘绍棠《蛾眉》一
9、不耻下问
【解释】: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 同上
【翻译】:同上
【举例造句】: 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10、三思而行(三思而后行)
【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出处】:《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翻译】: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啊”
【举例造句】: 终身大事也应该三思而行。 ★欧阳山《三家巷》
【近义词】: 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反义词】: 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11、愚不可及
【解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夫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有道的时候,就聪明;在国家无道的时候,就愚拙。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他的愚拙, 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举例造句】: 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提问——“往哪里去?!” ★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
【近义词】: 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反义词】: 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耳聪目明
12、斐然成章
【解释】: 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翻译】:夫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学生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简,文采斐然可观,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剪裁他们呢。”
【举例造句】: 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斐然成章。 ★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
【近义词】: 情文并茂、奇文瑰句
【反义词】: 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
13、不念旧恶
【解释】: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翻译】:夫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怨,怨恨因此就少了。”
【举例造句】: 谁叫咱们有不念旧恶的泱泱大国之风。” ★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近义词】: 以德报怨、隐恶扬善、豁达大度
【反义词】: 不仁不义、斤斤计较
14、安老怀少
【解释】: 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向。”夫子说:“老人安顿好他,壮年发展好他,少年养育好他。”
【举例造句】: 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要知安老怀少,亦圣道之大同。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近义词】: 敬老爱幼
15、计过自讼
【解释】: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翻译】:夫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过能看到自身的错误,而内心自我批评的人。”
【举例造句】: 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 ★《明史·舒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