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元宇宙政策汇总(2025年1月)

元力社 2025-02-10 17:51:11

自2021年成为全球热搜话题以来,元宇宙持续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讨论。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公司、高等教育机构及政府机构均在积极强化元宇宙技术的研发,并推出相关发展政策。中国已制定了《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与此同时,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也相继出台了旨在支持元宇宙发展的政策与法案。

业内普遍预测认为,元宇宙的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在未来10至15年内将实现广泛应用。

其中,LBE沉浸式大空间作为元宇宙领域的先锋产业,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除了引进国外优质项目外,中国已有超过200个基于本土原创IP的大空间沉浸式LBE项目投入运营,这些项目通常持续约30分钟,且内容紧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加以支持。

鉴于此,元力社在以往文章中已多次进行汇总分析,本期我们将重点梳理2025年1月中国发布的与元宇宙产业及技术相关的政策,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政策推进的最新动态。

国家级

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其中提到,加快推动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异构算力的绿色发展、有机协同。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强化枢纽节点国家算力高地定位。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平台。探索采用存算分离架构建设新型智算中心和新材料大数据中心。

同时,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规范身份标识生成、身份注册和认证机制。建立统一的数据资产凭证、交易凭证结构、生成与验证机制,支持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手段提高凭证的可溯性和信任性。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交互接口,实现数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到,培育一批数据标注龙头企业,鼓励通过资源整合、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推动数据标注企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加强跨领域跨模态语义对齐、4D标注、大模型标注等数据标注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应用。

省级

山东省

1月3日,山东省发布《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

其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共12条。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算力算法、行业大模型、应用场景拓展等项目建设。实施“算力券”奖补政策,对使用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赋能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奖励额度最高500万元。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推出1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培育打造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应用“名景”,牵引带动元宇宙产业突破发展,遴选20个左右优秀创新产品、示范效应强的应用场景,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此外,山东省级财政还将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山东省内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据标注基地等数据基础设施。对符合国家及山东发展导向、数据赋能效益突出的数据基础设施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

安徽省

1月初,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了《安徽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若干政策》提出14条措施,支持范围在20万元-500万元之间。

深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关键技术在重点行业应用,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支持。支持政府、企业面向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等新趋势,开放数据资源,打造高质量数据集。给予每家企业一次性最高20万元的补贴。

江西省

1月初,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召开《江西省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规划(2024-2028年)》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积极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

其中,培育一批红色文旅智慧化新体验。推动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展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运用VR、AR、元宇宙、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现代智能技术和设备,开发红色数字藏品、文物云展览等红色文旅数字产品,增强文旅咨询、智能讲解、智能行程规划服务等功能。

1月7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根据《行动方案》可知,力争到2026年,形成一批500亿级、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培育先导试验区20个左右。建设未来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制造业(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20个左右,引育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20个左右。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标志性产品、项目和领军企业。

以南昌、上饶、赣江新区等地为重点,推进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建设,发展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养老、智能健康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AR/VR/MR、计算机可视化等技术在治疗规划、外科手术、微创介入、活检穿刺等环节的应用。以南昌、吉安等地为重点,依托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重点发展新型光电相关关键材料、功能性器件及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及设备等,强化元宇宙领域硬件支撑。

甘肃省

1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优化数据要素产业结构。以人才、资金、算力等资源集聚效应,带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元宇宙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打造甘肃省“算力+大模型+数据”产业协同规模优势。以兰州、庆阳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张掖、平凉、酒泉、临夏、白银等地的算力、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

市级

北京市

1月2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7年,北京市将突破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关键技术,实现5项以上重大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10个以上科技赋能文化标杆应用场景,促进1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建设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

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高清视听等技术,探索裸眼3D展示、数字人讲解,建设虚拟现实体验馆,鼓励运用5G、4K/8K、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联网3.0等技术,开展沉浸演出、交互体验、智能演艺。研究利用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文化遗产“副本”。

鼓励运用新一代三维建模、空间智能交互、空间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文旅景区开展3D线上游览、游客共创体验、智慧导览等应用,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为载体,融合互联网3.0、光影等技术,积极推进虚拟数字人演唱会、沉浸式电影院、球幕影院、数字音乐剧场等沉浸式文旅娱乐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

1月6日,上海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杨浦区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指出,探索人工智能融入科学教育课程建设、教学变革、自适应评价、智能分析与建议生成的全过程,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同时,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文生图、文生视频、元宇宙等新技术,开发区域、学校、场馆等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和媒体、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工作进展、活动报道和实施成效,营造良好的区域科学教育氛围。

1月10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根据《行动方案》可知,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完成临床试验,面向失语、瘫痪等患者,实现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

《行动方案》指出,建立脑机接口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快产业链体系化突破,发布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典型应用案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开展脑机接口创新应用大赛,加速脑机接口重大产品落地应用。

1月14日,上海市区域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上海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

《实施方案》提到,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空间、物联网等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在教育、医疗、文旅、交通等领域迭代推出一批数字场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前瞻布局数字新基建,加快构建国家级区块链网络上海枢纽,初步建成全球双万兆城市。

深圳市

1月10日,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延长《深圳市福田区支持现代时尚与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措施》有效期的通知。自2023年5月29日起施行,至2025年12月31日止。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元宇宙建设。数字创意企业搭建虚拟演播室、动作捕捉系统、算力等技术平台,对经区政府认可的项目,建成后依据项目实际投入的30%,给予一般不超过30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

支持元宇宙场景应用。建设数字创意、智慧文旅、演艺、文博等领域元宇宙应用场景,经区政府认可,对企业建设的智慧文旅、虚拟办公、UGC(用户创造内容)内容创作、三维仿真、数字艺术等元宇宙场景项目,建成后依据项目实际投入的30%,给予一般不超过30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

支持元宇宙体验区建设。鼓励企业在区内建设沉浸式元宇宙体验中心(展厅),对经备案的项目,依据建设面积给予一般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

1月23日,深圳市宝安区发布了《宝安区关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的行动方案(2025-2026年)》。

该《行动方案》着重于“AI+产业”、“AI+城市”以及“AI+民生”三个主要方向,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按照《行动方案》,到2026年,宝安区预计将培育3至5家行业领军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将超过600家,并打造出50个以上的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的项目。这将促使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50亿元以上,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

天津市

1月2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指出,面向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能源、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支持人工智能、车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智能终端、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应用场景建设。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应用场景,择优给予最高600万元支持;对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应用场景,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支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对智慧城市创新应用示范、智慧港口创新应用示范方向符合条件的项目、平台,择优给予最高600万元支持。对自主算力创新应用示范、智能网联车创新应用示范、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集群创新应用示范方向符合条件的项目、平台,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杭州市

1月8日,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杭州市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6年,力争全市智能算力集群规模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领先,形成基础通用大模型1个以上、行业专用模型20个以上,建成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10个,集聚开源模型生态企业1000家以上,努力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生态最优城市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细分赛道,推动AI+生物技术、AI+元宇宙、AI+智能网联车等人工智能场景先行先试,通过“幸会·杭州”定期发布重点场景“机会清单”,培育并支持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性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制定人工智能供给能力目录,加强优秀场景推介。

0 阅读:0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