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新能源车都开上了,结果却被保险给“卡脖子”了?
这年头,是“买得起车,却买不起保险”的魔幻现实吗?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一个倒闭的维修厂说起。
2024年11月,重庆一家新能源汽车维修厂悄没声儿地关门大吉了。
老板一脸无奈:“没辙啊,没授权,配件也拿不到,技术门槛还高,成本压死人!”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冰山一角吗?
维修厂都这样了,我们这些车主还能好到哪儿去?
修车都修不了,保险公司理赔压力能不大吗?
这事儿啊,光说维修厂不行,还得看看出租车公司。
2024年5月,广州的出租车公司集体“炸毛”了,直接去找保险公司“干仗”。
为啥?
新能源出租车保费涨得离谱,直接把利润给干没了!
出租车公司代表那叫一个委屈:“新能源车是省油环保,可这保费一涨,还不如开油车呢!”矛头直指网约车——说白了,就是怪它们出险率太高,把整个行业的保费都给拉上去了。
成都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
他开着比亚迪秦PLUS DM-i跑滴滴,每天起早贪黑,结果大头都交了保费。
一个月3000多的保费,加上充电、保养,到手的钱也没剩多少。
张师傅也想过转行,可现在这行情,哪儿那么容易找到好工作啊?
这网约车背锅,好像也有点道理,咱们也不能忽略了普通车主。
上海的王先生,2023年12月买了辆蔚来ES6,第一年保费8000,第二年直接飙到12000!
涨了50%啊!
他跑去问了好几家保险公司,结果都说“零配件供应紧张”,有的干脆直接拒保。
王先生心里那个苦啊:“纯电车开着是爽,可这后续成本也太高了,真想换回油车算了!”
年轻人,更是“压力山大”。
新能源汽车加速快,年轻人开车容易冲动,出险率蹭蹭往上涨。
就拿小米SU7来说,年轻车主那出险率,啧啧啧,保险公司都怕了。
话说回来,出了事故,修车才是真要命。
2024年7月,深圳的李女士开着比亚迪汉EV在高速上追尾了,车头撞得稀巴烂。
4S店说要换整个电池包,报价8万!
李女士当时就懵了:“电池包只是部分受损,凭啥要整个换?”跟4S店吵了半天,最后消协出面,才同意局部维修,但也花了4万!
李女士这才明白,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那是真的“贵”!
这“贵”从哪儿来?
还不是因为配件垄断、一体化设计。
7.98万的比亚迪秦PLUS,前脸蹭一下,维修费就得一万。
换个大灯3000,中网3000,保险杠2000,人工费再收你2000,没毛病吧?
你只能去4S店修,人家说了算。
反正换就完了,修是不可能修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的。
当然了,空口无凭,咱还得看数据。
2024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个报告,说那个《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吧,其实也没啥用,保费还是降不下来。
而且,电池安全问题,还是个大隐患。
再看看整体情况,2024年,整个新能源车险行业亏了57个亿!
137个车系的赔付率超过100%。
比亚迪财险更夸张,综合成本率308.81%,综合赔付率233.92%!
这保险公司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那咋办呢?
2025年,上面出了个《指导意见》,说要降低维修成本、优化定价机制、禁止拒保。
比亚迪、小米这些车企也开始自己做保险,想着用车辆数据来定保费。
还有,车企在设计的时候,能不能别啥都集成在一起?
模块化设计,修起来也方便啊。
作为消费者,咱们能做的,就是买车的时候尽量避开“网约车同款车型”,比如比亚迪的秦系列、驱逐舰05,埃安的大部分车型。
实在不行,就“稳驾慢行”,少出险,少违章。
只要不出险,保险公司想涨价也没理由。
哎,新能源汽车这保险啊,真是让人头疼。也不知道啥时候能真正“亲民”起来。
这年头,电车开着是真香,钱包瘪了也是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