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曾取出孙中山抚恤金、抵押房产支持毛主席,33年后他才知晓

斜烟风起 2024-12-11 16:03:38

“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续孙中山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

1936年,“九一八”5周年纪念日当天,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给宋庆龄写了一封感谢信,这是信中的一小段话。

称女士为“先生”,说明她一定是个极为德高望重之人。而毛主席称宋庆龄女士为“先生”,其敬重之情不言而喻。

作为中共中央的领导人,毛主席为何要给宋先生写这样一封信呢?她与毛主席之间有着怎样的情谊?

追随孙中山,坚定民主救国道路

1893年1月27日,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迎来一个新成员,她就是“宋氏三姐妹”中排行老二的宋庆龄。

虽然生长在经济优渥的家庭,宋庆龄却一点也不骄纵。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她讲一些诚实守信之类的故事,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父母要带她去朋友家作客,她兴奋地放下琴谱就要出门。突然,她想起答应小珍今天来家里学叠花一事,迈出门的脚立马收回来。

可小珍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没来。不过,宋庆龄一点也没不开心,觉得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即可。

稍大一点时,宋庆龄又受到父亲宋嘉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心中早已扎下革命的种子。

宋庆龄从美国威斯里安学院毕业后,就被大姐宋蔼龄推荐给孙中山做秘书。

其实,孙中山与宋父是一对故交,宋庆龄早就认识他,并且对他崇拜万分。如今她能得到这份工作,无疑就是理想照进现实。

随着革命工作的推进,两个人的感情也不断升温,孙中山深深地爱上这个比他小27岁的得力助手。

对此,宋家极力反对。因为当时孙中山已经有妻子,年龄差距也太大,父母不希望女儿受委屈。宋父宋母甚至把女儿软禁家中,不让她与孙中山见面。

可彼时的宋庆龄已顾不上许多,她只想与孙中山在一起,继续推进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她在保姆的帮助下逃出家门,义无返顾地远赴日本,与孙中山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宋庆龄一如既往地协助丈夫的工作,并在生活上细心照料他。

而她对孙中山思想与事业的理解更加深刻,且思想与孙中山日益契合。这让她不管发生什么事,都站在丈夫这一边。

最令人感动的,要数1922年6月发生的陈炯明广州叛变事件,众人被她的出色表现所折服。

当宋庆龄得知叛军已经围住他们身处的越秀楼时,为防止目标太大,她让孙中山先行撤离,自己留在原地迷惑叛军。

孙中山执意不肯,要和妻子一起走。宋庆龄说出了那句至今听来仍掷地有声的话:

“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在宋庆龄的安排下,孙中山换上一件长衫,装扮成急诊医生,悄悄走出总统府。

当他登上永丰舰后,按照事先的约定,鸣炮三声。宋庆龄听到炮声后,松了一口气,随之要应对的是门外的敌军与炮火。

凌晨两点半,在叛军隆隆的炮声中,宋庆龄准备突围。她把自己化装成士兵,和几个护卫一起冲出门外。

叛军一看到他们出来,就前来阻拦,宋庆龄灵机一动,把包里的钱物酒在地上,趁敌人哄抢之际,她和护卫逃了出来。

谁知,前面拐角处又出现几个敌兵,他们索性躺在地上的尸体中间,以此来迷惑敌人,所幸敌人没有察觉,这才让他们顺利逃脱。

可惜的是,那次惊险突围,让她不慎小产,终生未有子嗣。此后,宋庆龄都一直陪伴着孙中山身边,直到他去世。

力助共产党,推进革命胜利进程

孙中山的离世给宋庆龄带来巨大的打击,也把她从幕后推向台前。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利用自己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促使“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得以继续实施。

可不久后,蒋介石公然违背孙中山的革命原则,与共产党决裂,大肆逮捕、杀害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

宋庆龄对此十分愤慨,她与毛主席、董必武等共产党员联名对蒋介石进行严厉的痛斥和谴责。

可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右派分子,面对爱国人士的抗议,不仅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

宋庆龄失望至极,毅然退出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再救国救民。

1933年,宋庆龄与共产党合作,组成党的外围组织“国民御侮自救会”,并担任会长。

她在自救会成立大会上,不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还要求蒋介石停止对苏区的进攻。

作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人士,她的一系列行为,对社会各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促进国共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宋庆龄起着重要的联络作用。

她把国民党有谈判的想法写在一封信里,委托有着“红色牧师”之称的董健吾带给陕北的毛主席。

对这封珍贵无比的来信,毛主席很感动。为表谢意,他把几枚中央苏区铸造的带有镰刀和斧头的银币和布币,随回信赠送给宋庆龄。

礼物不值钱,心意值千金,这是一份难得的伟人之间的革命友谊。

期间,中央红军发起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物资储备和经费非常紧缺,战士们经常吃不上饭。

为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毛主席写信寻求宋庆龄的帮助。他想请宋庆龄帮忙,向她的兄弟宋子文借5万美元,以渡过当前的困难。

宋庆龄收到信后,并没向宋子文开口。她与宋子文因政治立场不同,早已分道扬镳。

她也明白,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毛主席是绝不会向她开这个口的。那么,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

宋庆龄那时已和国民党决裂,没有工作,也就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而五万美元不是小数字。

她思索一番,决定拿出孙中山的抚恤金,可这离五万美元还差很多,眼前最值钱的也只有上海莫利爱路寓所(今孙中山故居)。

这是她与孙中山共同生活8年之久的唯一住所,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她毅然把寓所抵押出去,筹足5万美元,寄给中共中央,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当时,她一心想着救国济民,并没有说明这笔钱的来源,也没有提出要归还。因此,毛主席和周总理一直以为是宋子文所借。

建国以后,毛主席就派潘汉年把这5万美元还给宋庆龄,言下之意是请她代交给宋子文。彼时,中央方面还不知道这笔借款的真正来源。

直到1969年,事情发生33年后,廖仲凯的女儿廖梦醒在整理母亲何香凝的书信时,发现宋庆龄写给母亲的信,这才理清借款的由来。

宋庆龄在信中提及筹措这笔钱的种种艰难,并透露出两个信息:

一是这笔钱是毛主席请她向宋子文借的。

二是由于政见不同,她与大弟已经各走各路,不好再去借钱。

所以这笔钱,是她自己拿出来的,即孙中山的抚恤金以及寓所的抵押款。

毛主席收到这5万美元后,他代表中共中央又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封信,以表达谢意。

此后,为了宋庆龄的安全,毛主席和周总理特意从延安发来电报,建议她离沪赴港。

于是,1937年年底,宋庆龄化名“林太太”,登上一艘德国邮船,前往香港。

在那里,她创立了“保卫中国同盟”,募集大批医药、现款,支援共产党。

香港沦陷后,宋庆龄于1942年到重庆,重建“保卫中国同盟”,继续把各种物资送到最迫切需要的地方。

投身新中国,继续书写辉煌篇章

随着中国共产党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成立在即。中共中央准备邀请社会各界有名之士参加开国大典。

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遗孀、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得到邀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由于孙中山是在北京逝世的,这个地方也就成为宋先生的伤心之地,多年来提都不能提,更别说亲自前往。

为此,毛主席和周总理在1949年6月中旬各写了一封诚恳的亲笔信,诚挚邀请宋庆龄来北京,为建立新中国献计献策。

为表诚意,中共中央派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去上海,把这两封信亲手交给宋庆龄。毛主席还一再叮嘱,不可勉强宋先生。

宋庆龄深受感动,答应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邀请。不过她希望,不要把她来北京的事告诉任何人,也不要到车站去迎接。

对此,周总理想出一个办法,给出一份备选名单,请宋先生自己决定哪些人可以迎接。

1949年8月28日下午,宋庆龄乘坐专列,到达北平火车站。她一下火车,就看到在月台上笑容满面的毛主席,心里顿时温暖无比。一起迎接的还有周总理等党内重要同志。

随即,她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各项重要政治活动,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上。

最重要的是宋庆龄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投身于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她带领中国福利会,积极开创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提议在上海的宋氏老宅创办托儿所。

就连新中国第一所妇幼保健专科医院,都是用宋庆龄捐赠的钱建造成的。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去世。为继承和发扬她的未完成事业,国家于1982年5月成立宋庆龄基金会,后改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至今,该基金会一直在我国妇女儿童福利事业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宋庆龄先生既是一个意志坚定、品格高尚的革命者,又是一个才华横溢、温暖有爱的奇女子。

她一生酷爱读书,家里到处都是藏书。除读书外,她还爱好养鸽子,绘画、钢琴、唱歌、做菜方面也无所不通。

她与毛主席之间也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他们之间有许多温暖人心的小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为方便工作,她搬到北京居住。北方气候干燥,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宋庆龄来说,格外难受。

为此,她经常托人从上海运来各种蔬菜,补充缺乏的维生素。毛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派人送去不少北京郊区的新鲜大白菜。

宋庆龄以前没看到过这么大颗的白菜,很是开心,特地写信感谢毛主席对自己的关心。

当然宋庆龄对毛主席也很关切。她从其他人那了解到,毛主席虽然是新中国的领袖,生活却十分清贫,尤其是他用的那个枕头。

在宋庆龄的认知里,枕头里面塞的当然应该是棉花等柔软的物品,可主席的枕头里塞的却是荞麦皮。

因此,宋庆龄特地去商场购买一个鸭绒枕头,送给毛主席。毛主席收到后,又感动,又好笑,他一生戎马,哪里习惯枕这么软的枕头。

宋庆龄与毛主席两位伟人之间的情谊,几十年间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中国革命在其中起着必要的媒介作用。

如今,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惟心有戚戚。

宋庆龄不愧“国母”这个称号,她用纯粹炙热的革命激情,抒写出滚烫的人生,值得后人万世敬仰。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