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2024年表现如何?

苕国土鱼 2025-04-03 11:21:00

今天来看一家医药类的上市公司财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上海医药)是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与商业,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与全球制药企业50强,综合实力位列中国医药企业第二。

2024年,上海医药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7%,达到了2753亿元,虽然近五年的平均增速有所下降,考虑到其2000多亿的规模,有这个水平的增速也是相当厉害的了。

分行业来看,只有核心的“分销”业务在增长,占比首次超过了九成;工业和零售业务都在下跌,工业下降近一成,这应该与集采政策等关系较大。

国内外市场都在增长,国外市场的增长要快得多,但由于其规模和占比都太低,对平均增速的提升作用只有0.2个百分点。最近几年的国外市场占比变化不大,现在看来仍然是以国内市场为主。

净利润在2023年下跌近1/3之后,2024年增长了两成多,在最近八年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这几年的盈利水平看,上海医药总体上是稳中有升的趋势,只有最近这两年才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分季度看,每个季度的营收都是同比增长的状态,最近六个季度的增速都没有超过10%,低速增长有可能会成为以后经营中的常态。除了市场的饱和与竞争激烈等因素之外,上海医药的营收规模庞大,基数太大也会导致其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速。净利润的表现相对稳定,2024年四季度同比扭亏,两年的差异主要就产生于这个季度。

毛利率已经持续下滑了五年,累计下滑了3.3个百分点;看起来这点下滑幅度影响并不大,但考虑到本来就只有10%出头的毛利率水平,实际上的影响并不小。销售净利率在2022年及以前,并没有随毛利率下滑而下滑,基本维持在2.4个百分点左右;最近两年稳不住了,2023年跌至1.4个百分点,2024年反弹后也才1.7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也是最近两年大幅下滑,比前几年的水平低了一小半,2024年反弹至6.5%,和2021年以前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各大业务的毛利率差异很大,工业方面虽然受到集采政策等影响,2024年出现了收入下降的问题,但毛利率却不降反升。近六成的毛利率水平当然是相当高的,说这一行竞争非常激烈,怎么看都不像呢?零售业务的毛利率也有所增长,只有核心的分销业务的毛利率出现了下跌,结果还是该业务的影响最大。

虽然在营收占比上差异极大,但分销业务和工业产品的毛利额贡献差别却不大,2023年的分销业务毛利额,甚至还不如工业产品。用部分业务来做大营收,再用另外一部分业务来保证盈利水平,上海医药这个产品结构看起来还真的是“互补”性的。

国内外市场的毛利率都在下跌,两者的水平差异比较大,国外市场明显要高一些。一般我们理解,上海医药也不太可能在国外做太多的分销业务,应该主要是销售了部分自产的产品,毛利率高一些也算正常。

最近五年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相当稳定,基本上围绕着三个百分点波动。毛利率的下滑被期间占营收比下降给抵消得差不多了。2024年,不仅是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下降,就连整个费用规模都在下降。

其他收益方面都是净收益的状态,政府补助收益、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主要的收益项;从2022年以来,“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比较高,以前也有过“资产减值损失”比较高的情况,但“信用减值损失”是最近几年才明显增长的,大环境不好,对上海医药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毛利率在2023年上半年还比较高,下半年之后的六个季度,基本上在11%左右小幅波动,也就是说,短期内毛利率继续下滑的区间应该不会太大了。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判断,有可能情况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上海医药“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持续稳定,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和自身的造血功能相比,其实并不算大,但他们还是坚持以较大规模的融资来补充资金。

长短期偿债能力都不错,兼顾着效率与安全。原本以为这类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应该不会太大,但上海医药高达2000多亿元的总资产和1300多亿元的总负债,着实还是比较夸张的。当然,2000多亿元的营收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支撑的,至少上海医药告诉很多新进入者,这一行的门槛并不低。

上海医药2024年的营收创下新高,净利润也在快速反弹,整个经营形势还不错。但是,2023年下降的净资产收益率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在现在的行业环境下,想要快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难度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0 阅读:1

苕国土鱼

简介: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