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接陌生电话后,手机被远程控制,民警紧急拦截5万元转账

悠悠小日常 2025-04-11 13:46:02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失去控制了!"近日,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东关大街派出所值班室迎来了一位神色慌张的市民汤先生。他气喘吁吁地向民警求助,称自己的手机突然出现异常,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这起看似普通的报案背后,隐藏着一个精心设计的"屏幕共享"骗局,差点让汤先生损失5万元积蓄。

事情要从一通陌生电话说起。汤先生接到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了他的个人信息,并告知他的手机已开通每月800元的会员服务。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汤先生慌了神,他当即询问如何取消这项服务。电话那头的"客服"态度热情,表示可以立即帮助他操作取消,但需要下载一个远程协助软件。在对方的指导下,汤先生下载了一款屏幕共享软件,并按照要求打开了手机银行App。就在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汤先生的手机突然黑屏,完全失去了控制。

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汤先生立即赶往派出所求助。值班民警听完描述后,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民警第一时间取出汤先生的手机卡切断网络连接,防止诈骗分子继续远程操控。经过检查,确认汤先生下载的确实是一款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而此时他的手机银行账户已经显示有一笔5万元的转账记录。民警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成功拦截了这笔转账,为汤先生挽回了全部损失。

警方调查发现,这起诈骗案件的手法相当专业。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正规平台客服拨打电话。他们利用人们对自动扣费的担忧心理,诱导受害人下载远程控制软件。一旦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诈骗分子就能实时监控手机操作,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更可怕的是,他们还能直接远程操控手机完成转账操作,整个过程受害人几乎毫无察觉。

据济南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统计,今年以来,类似的"屏幕共享"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诈骗分子通常会选择工作日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间段拨打电话,因为这个时段年轻人大多在上班,接电话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冒充的对象也从最初的银行客服、公检法人员,扩展到各类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客服,诈骗话术也在不断翻新。有的以"关闭自动续费"为名,有的谎称"账户异常",还有的假借"退款理赔"等理由,目的都是诱导受害人下载远程控制软件。

这类诈骗之所以容易得手,主要利用了三个关键点:一是精准的个人信息获取,让受害人误以为是正规机构;二是利用会议软件的正规性降低受害人警惕,这些软件都能在应用商店正常下载;三是对手机操作不熟悉人群的针对性诈骗,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容易上当。警方提醒,任何要求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来电都极可能是诈骗,应立即挂断电话并报警。

在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的操作手法十分隐蔽。他们不会直接索要银行卡密码,而是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偷看受害人输入的密码;也不会直接要求转账,而是远程操控手机完成转账操作。这就导致很多受害人直到收到银行短信提醒,才发现资金已被转走。汤先生能够及时察觉异常并报警,实属幸运。民警表示,如果晚到派出所十分钟,这笔钱很可能就追不回来了。

针对日益猖獗的屏幕共享诈骗,警方给出了具体防范建议:首先,不要轻信任何自称客服的陌生来电,正规平台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用户操作转账;其次,绝对不要下载陌生人推荐的任何软件,更不要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再次,手机银行App要设置转账限额,并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最后,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断网并报警,争取黄金止付时间。

济南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已成功拦截类似诈骗案件3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但仍有部分受害人因报警不及时导致资金损失。警方特别强调,遭遇电信诈骗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争取在诈骗分子转移资金前进行止付。目前,公安机关已与各大银行建立快速止付机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冻结可疑账户。

这起案件也反映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趋势。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传统的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诈骗手法效果下降,诈骗分子开始转向更隐蔽的技术手段。屏幕共享诈骗就是利用人们对新兴软件功能不了解的弱点,结合精准的个人信息获取,实施更具迷惑性的诈骗。警方预计,未来这类结合新技术的诈骗手法还会不断出现,提醒市民要保持警惕,及时了解最新的防诈骗知识。

从技术层面来看,屏幕共享软件本身是正规的远程办公工具,但被不法分子利用后就成了诈骗利器。

汤先生的遭遇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其中隐藏的风险。警方再次呼吁,广大市民要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了解最新诈骗手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保存好证据并报警,切勿因羞愧或害怕而延误报警时机。只有全社会共同提高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

来源:新黄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