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总体向好的预期下,2023年,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效果将会突出体现,数实融合的速率加快,数据价值和技术红利释放,金融资源注入实体领域将显现出更大的作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中,将金融科技定位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和创新驱动力,今年金融科技在业技融合应用、数据能力建设、金融科技治理等方面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一是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加大,需聚焦精准性和可持续性。伴随产业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产融结合进一步深化,2023年金融赋能实体的意愿也会更加坚决,依托产业互联网的生态连接作用,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空间广阔。具体的赋能动作上,需要基于公平普惠的原则,以数字技术助力信贷结构优化和精准投放,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围绕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以数据驱动完善企业信用画像,加强数据沉淀分析与图计算应用,优化信贷风险评估模型,提高重点领域信贷业务的流程数字化成熟度,支持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规模,同时需要以量化手段平衡收益与风险,保障对实体赋能的可持续性,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是客户需求更加趋向灵活与智能化匹配,需提升覆盖专业场景的智能决策能力。当前金融产品已经愈发趋近同质化,打造独创性和差异化产品的难度变得更高,因此金融机构是否具备敏感的需求洞察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和服务是否足够灵活将成为关键优势。特别在产业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灵活化要求高,智能决策将在其中起到突出作用。在人工智能的通用能力应用逐渐发展和成熟后,专业、复杂业务场景的需求增加,基于AI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力,由数据驱动与金融知识引导进行规则提取和模型训练,能够覆盖业务运营、风险监测、营销投顾等更多场景,贯穿业务全流程的各节点进行自动化部署决策和策略调优,可有效对业务赋能,并且起到节支避险的作用,支持智能匹配客户需求的数字原生产品也将有利于推动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
三是数据资产化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与价值释放。“数据二十条”出台后,数据确权、数据入表、数据流通等话题受到空前的关注,推动了数据资产化进程的加速。就行业而言,金融机构数据管理建设进度较快,2023年需要侧重数据资产管理和应用能力,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协同机制对企业级元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加强行内的数据标准化建设和源头治理,改善数据质量,搭建数据资产报表,为数据内外部应用和流通奠定基础。过程中需要关注数据资产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金融数据提炼行业知识实现业务赋能,推动数据的安全开放共享,加强与G端的合作,建立政务数据的安全交换与流通通道,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四是行业法规与标准即将落地,需融入自身金融科技体系进行规划与治理。2023年,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的行业标准有望落地,这意味着对金融治理体系的建设,以及衡量数字化转型效果与风险的量化评价机制将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在规划转型发展战略目标时,需要融入行业法规与标准,从双向考虑来完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一方面在顶层设计上应注重公平性和均衡性,通过敏捷的组织策略来指导业技的协同推进,通过审计审查和考核评价机制来加强内部控制;另一方面需要在进行业务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量金融科技活动风险,包括创新风险、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要内容,形成可以落实和量化的治理目标。
声明须知:易观分析在本文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和其他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易观分析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任何情况下,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作为任何依据。本文著作权归发布者所有,未经易观分析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观分析发布的任何内容。经授权后的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使用时应原文引用并注明来源,且分析观点以易观分析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易观分析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