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姜昆收大山为徒,侯宝林不高兴地说:别弄‘洋闹儿’

佳森聊过去 2023-08-27 02:14:02

对于自己的洋徒弟大山,姜昆评价说:

他可能不是最早进入中国相声宗谱的外国人,但他是在中国、甚至世界上进入中国相声宗谱最有影响的外国人。

1989年,姜昆收了北大加拿大籍留学生Mark Roswill(马克·陆世伟)为徒,当然,他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中国名字:大山。

“大山”这个名字源自他在1989年的元旦晚会上与巴西的留学生星海合演了一个小品《夜归》,他扮演“许大山”,从此得名。

关于这个名字,姜昆解释说:大山,比“二柱子”、“三狗子”雅,比“建华”、“富民”俗,一听就记得住。

姜昆收大山,在当时的相声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认为这是炒作,都不看好。

大山与侯宝林大师

就连相声大师侯宝林也很不高兴对姜昆说:“别弄‘洋闹儿’,相声是门艺术,不能老‘炒新闻’。”

侯宝林的意思是,相声是门艺术,是艺术就有它独特逻辑,有是有门槛的,不是会说中国话就能说相声,再说,相声是传统文化,外国人能搞懂吗?

总的来说,侯大师是怕外国人说不好相声,再把相声给毁了。

但是,几年以后,在上海国际相声表演邀请赛中,侯宝林拉着大山的手对给他们摄影的记者说:“这是姜昆的徒弟,姜昆是我的徒孙。”

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的姜昆偷偷地笑了。

他知道,他的这个洋徒弟被自己的师爷、中国相声界的权威侯宝林先生承认了。

大山不是闹着玩的,他是认真的。

姜昆说:“他喜欢中国的相声,不是一时的兴趣,也不是一时地凑热闹,献身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已经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大山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他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障碍。

大山与唐杰忠老师

一、元旦晚会结缘

在1989年的元旦晚会上,加拿大留学生大山与巴西的留学生星海合演了一个小品《夜归》。

在拍摄前,北大负责留学生工作的老师把大山介绍给了姜昆,姜昆记住了他的中文名字—陆世伟。

当时王文泉对姜昆说:“陆世伟一直想在中国找个学语言的老师,我问他喜欢谁,他说我想拜姜昆为老师,不知道姜老师同意不同意。我告诉他给问问,今天向您征求一下意见。”

对于姜昆来说,这个要求很突然,也很新奇。

当时他已经有十几个学生,大部分是专业相声演员,并且都是中国人。

可外国人要学中国的相声,多多少少让人感觉到“炒新闻”、“耍洋闹儿”的味道。

姜昆于是问王文泉:“拜师的问题可是大问题,我们中国人可讲究“师徒如父子’,外国人受得了吗?”

王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姜昆,而是拿出他认为可以的条件试图说服姜昆:“陆世伟这个学生不是一般的学生,他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喜欢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我告诉他,学中国话要是能听懂中国的相声,那就算地道了。他就向我表示一定要学中国的相声,而且,他找人打听,看报纸报道和介绍相声艺术的文章,还买录音带听,最后,他表示了愿意拜您为师的愿望,我希望把这个事操合成。”

姜昆想了半天说:“我考虑考虑吧!”

相声界收徒是个大事,相声没有专门的学院,拜了一个老师能证明自己有了被承认的“专业文凭”。

姜昆1977年跟马季学艺,但是从来没有正式拜过师,所以为了证明属于“正宗”、“专科”,在从艺十五年以后,学生们特地在苏州举办的“马季弟子谢师会”上补办了这个手续,从此而“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相声的第八代传人。

大山早期演出照

收徒还有个影响问题,如果为了“猎奇”或是“炒新闻”,对于姜昆来讲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姜昆当时应该算是在中国的电视上红得发紫的人,再给自己炒什么新闻,由紫变黑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姜昆认为:“我要收徒,主要收个货真价实,不是一时兴趣、凑热闹,收真正能在相声事业上干点事的人。尤其是外国人,我更得注意这点,我不能让人指脊梁骨说三道四。”

大山在元旦晚会上演的节目非常火爆,一下子被中国观众所喜爱。

节目结束后,姜昆和大山进行了一场长谈:

姜昆问大山:“听说你想学相声,是吗?”

大山点点头,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我喜欢相声,想跟您学习,不知您愿意吗?”

姜昆点点头,但没有直接回答。

紧接着姜昆又问:“你说过相声吗?”

大山回答:“还没有,以后我想练一段儿。”

姜昆问:“你干嘛非跟我学?”

大山答道:“他们给我介绍的,我把关于您的报纸都剪下来贴墙上了,而且还学习了您的相声录音带。”

姜昆问:“听得懂吗?”

大山答道:“不懂。像我这次演的《夜归》,我一说‘我的气管炎又犯了’,大家伙就乐起没完,我不知道为什么?”

姜昆问:“气管炎是妻管严的谐音,你懂吗?”

大山琢磨了半天,摇摇头:“不懂!”

通过这次谈话,姜昆对他印象挺好的,认为他的态度很真诚,从谈吐中可以看出他也很纯朴。

不过这时候,姜昆还没有下决心收他为徒。

大山早期演出照

之后姜昆又和爱人李静民说了这回事,想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她看了大山的小品以后说:“行,我觉得他挺有幽默感的,而且还挺有台缘儿的。”

姜昆心里有谱了。

一天,他把大山邀请到家里吃炸酱面,在餐桌上,他了解到大山原来在加拿大学了四年中文。

开始,他只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当他一学起来以后,他发现他自己一下子热爱起中国的文化来。

大山对姜昆说:“也许是我学中国话发音挺准的。我一下子有了许多的中国朋友,他们给我介绍故宫、黄河、长江,还有西藏。我觉得我在的加拿大太闭塞了。我开始翻中国的各种各样的图书了。唐诗,我看不懂;成语,我不明白;方言,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决定到中国去,把我不明白的全弄清楚。于是,我到了中国。到了中国,我又发现了中国的文化是个大海洋,可我已经跳进来了,而且还不想出去,我就游吧,进修中文、学汉字、看小说,业余时间演节目,并且……我想当中国第九代相声演员!”

姜昆夫妇看得出,大山的态度朴实真挚,他的眼光热切。

由于当时北京的大学里特别闹腾,姜昆就嘱咐大山说:“学校里的事别乱参与,有些事中国人自己都不明白,你们外国人更不清楚。关于你拜师的事……我答应了,不过你回去给王文泉老师带个信儿,选个日子办一下,我还得按我们的规矩通知一下,征求一下别的徒弟的意见,先别急。今天,我按我自己已收徒的规矩送你一幅字,写的这字你还不太明白,不过慢慢你会理解的。至于学相声的事,拜到门里以后慢慢再安排……”

姜昆一边儿说一边放下饭碗,走到书桌前,铺上纸,倒好墨,工工整整地写下一个条幅:

对同道心存平实

于艺术怀抱忠诚

这幅字,每位徒弟都有。

大山北大拜师

二、北大拜师

姜昆说:“一个是他的闯劲儿,一个是他的实劲儿,冲这两点,我收了他。”

拜师会是在北大礼堂举行的,紫红的大背景幕上被镶上了两行金字:

名笑星收徒 洋弟子拜师

拜师前,姜昆和夫人去了大山在北大的宿舍。

此时的大山正在紧张而认真地准备着。

他从床上拿起一件叠好的肉粉色的大补问姜昆:“师傅,我专门找人设计了一个中国传统大褂。我想,今天拜师会上,我能不能穿这个?”

姜昆的爱人一看这颜色就说:“你怎么挑了这么个颜色,太跳了!”

姜昆则想了想说:“这颜色外国人穿行,他本身脸上色儿就多,头发是金的,眼是蓝的,加个肉粉色的大补,也许还挺般配呢!”

一屋子的人都被他说乐了。

相声界收徒很讲究,又是由于收外国学生,所以姜昆也特地作了一些准备,严格地按照相声门里的仪式举行。

主持人姜昆请的是相声演员李金斗,他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振锋的徒弟,从小作科学相声,非常懂相声门里的规矩,又加上二人关系好,是姜昆师哥辈儿的老师,请他再合适不过。

长辈师傅辈儿的人,姜昆请的是陈涌泉、唐杰忠。

陈涌泉的父亲陈子贞先生和姜昆的爷爷是世交,陈涌泉又是姜昆的师爷,唐杰忠是姜昆的师大爷,又是他的合作伙伴,师徒三代全有代表参加了。

这一天,北大的领导也很重视姜昆的收徒,他们把这次拜师仪式视为留学生工作丰富内容的一种方式,所以校长、系主任、教授、讲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都参加了收徒仪式。

按规矩,徒弟得跪在地上给师傅磕三个头,以确定师徒如父子的关系。

但姜昆不让,他让大山给他和他的爱人一人献了一束鲜花,向他们三鞠躬,然后向师祖、师爷、师伯三鞠躬。

新事新办,在一片掌声和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就算完成了拜师的大礼。

仪式中,姜昆讲了话,他要求大山要专心致志地学说相声,千万别把它当儿戏。

大山也表了态,他说:“中国人都说说相声难,我这个外国人选了个中国最难的事儿做,我相信我能做好,我才拜的师,我除了跟老师学艺以外,我还要好好孝敬师傅、师娘。”

一句话说的姜昆心里热乎乎的。

拜师仪式完了以后,唐杰忠陪着师徒二人演了一段相声《金刚腿》,这是他们在拜师会以前稍稍排练了一下的小段儿,但是演出的效果极好,笑声不断。

拜师以后的会餐,相声行话叫“摆支”,就是必须徒弟出钱,大家喜宴一顿。

大山是个穷学生,哪请得起这二十多位来宾,吃饭的问题由学校方面负责。

吃饭时,陈涌泉开了一句玩笑:“摆支归学校了,这可叫假公济私呀!”

大家都觉得挺可乐,大山没听明白,一个劲儿地在那儿眨眼琢磨。

大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当了中国第九代相声传人。

《名师高徒》演出照

三、努力学习相声

在1992年的元旦晚会上,由赵连甲出题,姜昆创作了《名师高徒》这个相声,这个节目由姜昆、唐杰忠和大山一起表演。

姜昆演一个憋脚的老师,大山演一个聪明的学生。

在创作这个节目时,大山选择了他妈妈教给他的一段英文绕口令:

How much wood could a wood chuk chuck, if a wood chuk could chuck wood.

在表演时,姜昆既笨嘴拙腮而又故作逞能地把这句话说成:“衣服上的扣子卡住了裤子,卡住了裤子也卡住了扣子!”

而大山的演出,已经完全没有他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登台亮相时候的那种“洋腔洋调”了。

他熟练地说中国的绕口令,熟练地说外国的绕口令,令中国的观众折服了。

大家说,大山的中国话越来越地道,大山能和我们中国的相声演员媲美了。

大山在中国第二次掀起了外国人演中国节目的高潮。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留学生,步他的后尘,学着他的样子,在电视台里演节目,拜中国的艺人为师。

唐杰忠老师一下收了好几个新加坡、南斯拉夫等国的学生,相声演员刘洪斌、丁广泉也收了几个外国留学生为徒弟。

此后,大山依然刻苦学习、丰富自己,誓要当好中国第九代相声演员。

他找丁广泉老师学快板,他修改的快板《学雷锋》很有新意:

红旗飘飘舞东风,战鼓声声振长空,

世界人民齐响应,男女老少学雷锋。

学雷锋、唱雷锋,伟大的战士红色的兵,

苦水里生,甜水里长,雷锋一生向着党。

人民敬佩,敌人害怕,事迹都传到加拿大。

他学快板那阵儿,兜里老揣着那几片竹板,走到哪儿都叮哨乱响,别人嫌他竹板的声太吵,他经常一个人跑到立交桥底下去练。

姜昆告诉他:“练快板找个森林,没人儿的地方,立交桥底下打快板儿,车一停下更乱。再说,过去说快板是要饭的人在人多的地方唱,你在那儿影响也不好。”

大山笑着又甩开了快板唱:“说我要饭我不怕,只要老师不把我骂!”

大山早期演出照

他还找了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师学评书。

他专门选择了一段小故事《胡不字》。

这段书连姜昆都没听过,大山表演得非常好。

他一点一点把自己溶在中国的文化中,溶在中国的相声事业中。

一位西方记者采访他,他说:“中国接受了我,中国的一个家庭接受了我,这是我最大的成功。”

如今的大山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它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更是中加两国文化交流的大使,他为此做了很多的贡献。

正如加拿大前总理哈珀评价大山说:“多年以来,大山运用自己非凡的才华,为加拿大和中国创建了理解的桥梁。很高兴可以任命这位著名及令人尊敬的人物为加拿大驻中国的文化大使。”

0 阅读: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