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挑拨中俄关系后,特朗普话锋突变,强调要与中国搞好关系

战嚎 2025-03-24 09:56:18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次关键通话,双方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终于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在未来30天内,双方同意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这本是一个外交上的突破,但特朗普在挂断电话后,却立刻转换了话锋,开始对中俄关系指指点点,甚至在言语间挑拨离间。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对中俄关系日益紧密保持“高度警惕”,并声称要阻止中俄“联手反美”的可能性。他把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归咎于奥巴马,指责奥巴马“糟糕的能源政策”导致中俄走近,促成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婚姻”。这种甩锅操作,显然是在为当前的外交局势寻找替罪羊。

但有趣的是,特朗普在批评中俄关系后,立刻又变脸,表示美国希望与中俄同时保持良好关系。他甚至表示“中美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并放出豪言要在上任100天内访问中国。这样的表态看似友好,但细细琢磨,背后却藏着一套典型的“商人算盘”。

特朗普一直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耿耿于怀,他在采访中直言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超过万亿美元”,强调美国必须“做点什么”。这显示出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是典型的“双面性”:在经济上需要中国,在政治上却又处处针对和打压中国。

这种矛盾态度早已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常态。特朗普并非第一个展现这种“拉一把、打一巴掌”的对华态度的美国总统。近年来,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频频拿中国说事,甚至在贸易战中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更具挑衅意味的是,美国国务院近期删除了“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这是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严重挑衅,释放出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事实上,特朗普在中美问题上的摇摆,和俄乌冲突的僵局息息相关。当前,俄乌谈判陷入僵持,尽管达成了一个月的停火协议,但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普京在谈判中始终保持强硬姿态,让特朗普焦头烂额。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成了特朗普心中“最后的希望”。他希望通过与中国改善关系,借助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俄乌问题的解决。

但中国显然看得很清楚。特朗普这套“既要打压,又要拉拢”的操作,中国早已司空见惯。中美关系的本质在于,美国需要中国的市场、资本和技术,但同时又担心中国的崛起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因此,特朗普的所谓“友好”不过是权宜之计,真正的转圜,仍需要美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实际上反映了其内部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但如果继续搞“打压—求和”的双标政策,最终损害的只会是美国自身的利益。中美关系能否回到正轨,关键不在于中国是否愿意合作,而在于美国能否放下身段,真正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中国相处。

特朗普这次“挑拨中俄、拉拢中国”的操作,看似精明,实则短视。美国要想真正走出困境,首先要停止在国际事务中“甩锅”和“挑事”,在中美关系中展现出真正的合作诚意,而不是一边打压、一边乞求合作,否则中美关系终究难以稳定

0 阅读:7

战嚎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