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枚导弹从天而降,美核航母突然遭袭,关键时刻,中方送出2句话

战嚎 2025-03-22 09:46:09

最近,红海北岸的夜空被火光撕裂,一场突如其来的导弹袭击震动了全球。据央视新闻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近日对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母发动了一场猛烈的饱和攻击,发射了18枚导弹,还出动了多架自杀式无人机,直接将美军航母逼入了险境。

这场袭击的背后,是美国此前对胡塞武装的一轮高强度打击。为了打通红海航运通道,美军发起了“红海黎明”军事行动,在短短48小时内,对萨那、荷台达等战略要地实施了47轮空袭,造成至少31名平民死亡。胡塞武装的军事发言人直言:美军每投下一枚炸弹,都是在为这场反击埋下伏笔。

胡塞武装此次采用了典型的“蜂群战术”,通过多方向、多波次、多类型的武器攻击,企图突破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御体系。这种战术选择并非偶然。近年来,胡塞武装在伊朗的支持下,获得了“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和“雅法”隐身无人机。前者具备突破宙斯盾系统的能力,后者采用特殊涂层,能够躲避雷达探测。这意味着,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在面对胡塞武装的新型武器时,已经不再是坚不可摧的堡垒。

尽管美军声称成功拦截了11架无人机,但导弹残骸在距航母3海里处坠海的画面,仍让五角大楼感到后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警告:“导弹雨”将成为常态,航母神话正在崩塌。这次袭击事件之后,美军在红海的巡航频率下降了40%,霍尔木兹海峡的护航编队规模更是被迫扩大三倍。

正当中东局势陷入恶性循环之时,中国外交部送出两句话,犹如一剂“稳定剂”,让各方冷静下来。第一句是:“中方反对任何加剧红海局势升级的行动。”第二句是:“红海局势和也门问题有复杂原因,应通过对话谈判,寻求妥善解决。”

这两句话看似平静,却深具战略智慧。首先,中国明确反对美国在红海的军事冒险,同时也警示胡塞武装不要让事态进一步失控。其次,中方强调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为各方留下了体面退场的空间。

中国提出的“红海安全多方对话机制”包含三个维度:

要求美国停止对也门民用设施的打击,避免激化矛盾。

呼吁胡塞武装解除对航运的封锁,保障全球航运安全。

推动沙特与胡塞武装重启政治谈判,恢复中东地区的稳定。

这一方案巧妙地平衡了各方利益:对美国是警告,对胡塞武装是台阶,对沙特是安全承诺。这种“多边调和”思维,正是中国外交的智慧所在。

也门战争的历史教训是惨痛的。2015年,沙特领导的军事干预,造成了40万人死亡,300万人流离失所。如今,红海正在成为新的火药桶,重复同样的错误,只会让更多无辜者付出生命代价。

军事打击可能短期内带来“胜利的错觉”,但真正的安全从来不在导弹射程之内,而在谈判桌的半径之中。中方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正是打开红海僵局的“金钥匙”。毕竟,红海是连接亚非欧的战略通道,没有哪个国家能承受战争失控的后果,也没有哪个民族愿意在炮火中等待明天。

导弹划破夜空,火光照亮现实:战争不是答案,政治才是出路。面对这一关键时刻,中国的冷静与智慧,或将成为全球动荡中最难得的稳定力量。

0 阅读:11

战嚎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