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40、50、60后的人对这份报纸都很熟悉和喜欢的吧,它的名字是《报刊文摘》,由解放日报所主办,在我的记忆中这份报纸大概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是一份在当时纸媒最活跃最兴旺的年代,为了将纸媒最重要最新鲜的消息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字数告诉读者,它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初始是四版,后又扩充至八版,摘要的内容重点不变,内容却扩大很多。这是一份在当时纸媒最活跃最兴旺的年代,最初是限额发行,内部订阅,以至要一定级别的人才能预定。我在岗的时候是它的忠实读者,每逢报纸出版日,我总是把它作为第一阅读的报纸,我确实在这份报纸中获得许多外地报刊的新闻和其他文章、我也确实在这份报纸中了解到舆论媒体一段时间的报道重点,我确实在这份报纸中找到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思路和办法。为此,我一直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

离岗十余年了,《报刊文摘》看的不多,特别是本世纪的网络新闻快捷的状态下看的更少,时至2025年,公共图书馆因经费减少,大量的报刊杂志被取消订阅,我常去的图书馆今年的《解放日报》不订了,改订了这份《报刊文摘》,我只好重拾阅读以替代《解放日报》的缺失。
年前听闻又有一批报刊杂志停刊,我不知道这份《报刊文摘》的小报还有多长的生命周期。在当前新科技的推动下,新闻传播的渠道日渐宽阔、传播的速度日渐迅速,这样的背景下,纸媒还有生存的可能吗?我以为,互联网可促进新闻的传播,但不可能替代纸媒的功能,纸媒在一万年以后还是会存在的,因为它是一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