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苏州沧浪亭游览时,发觉在沧浪亭对门有一座名为“可园”的园林,这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印象的一座园林,决定在沧浪亭游览完毕后去可园走走看看。
可园的门头一如既往,像苏州其他园林一样是那么的简朴,两根石柱几块砖雕就是一个大门,但园不在小而在妙,走进大门就是一块传统人家的影壁,但它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拱门,这样的建筑设计,既可一档门外的窥视,也可不至于挡住风水,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个词“朦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绝妙的造景,你可以从近处看见园内湖水和建筑(见图,但有一棵小树遮挡使画面不完整)。进入园子就是为“小西湖”之称的一泓平静的湖水,江南建筑以湖为中心,或走廊或飞檐翘角的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或依水而泊的石舫,冬日湖水平静,那建筑倒映在水面上更是清晰可见,也别有情趣。
可园不大,仅9000余平方,但历史悠久,其基址五代时属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别墅,到了北宋为苏舜卿的沧浪亭的一部分,后又为各官员所居,曾有“韩园”“乐园”之名,到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布政使、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易名为"可园"。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也曾在园内讲学。解放后变成各级机关部门的办公场所,2014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约4500万元进行全面修复,可园修复目标主要是中部的花园、西部的住宅和东部的书院,全部修复后的面积将达到9400多平方米。
可园虽小,但无论建筑布局和绿植覆盖率都是利用到极致,本人虽为惊叹但笔柮无法描述美景,还是以清泾县朱珔来的《可园记》为文来描述可园之美:“园之堂,深广可容,堂前池水,清法可绝故颜,堂曰艳清。池亩许,蓄倏鱼可观,兼可种荷,缘崖磊石可憩.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舫,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庞可步,出廊数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灌缨处,旧园外隔溪即沧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灌缨也。 ”读罢,不去可园也知可园之美,古人文笔真是“笔落皆成章,字字是图画。”美不胜收!


















冬日的可园游人稀少,十分宁静,无论你观景还是拍照都少有人打扰,我在园内走了半个多小时,十分细致的观看了各处别有风味的江南建筑,轻轻的走过那石铺小道欣赏着那些落叶的绿植,在想什么园林,园林是中华文化的表象、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中国地大民族多,历史悠久,中国的园林基本可以概括为荣华富贵的“皇家园林”和精致精美的“民间园林”两种,在苏州众多的园林就是民间园林在江南地区的杰出代表,时至今日,有着历史标记的江南园林,在政府的保护修缮和民众的喜爱欣赏下,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文化传承场所,也是百姓生活中一抹亮色,去公园休闲放松娱乐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游览欣赏、可以抚摸历史的绝佳处,我还会去走走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