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蒙蔽了!川菜,重油,重麻辣?事实是这样的!来四川就知道了

思炊烟 2024-05-01 08:18:54

我不止一次,听朋友说:"川菜的特点就是"重油","重麻辣"两个特点。

刚开始,我还真信了。

毕竟,我初见的四川味,就是火锅,冒菜之类的。而且,越辣越好。

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部分商家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新鲜,追求口舌刺激,猎奇的想法。把重点放在辣上,会产生一种记忆。

如此这般,有人还发明了"魔鬼辣"。来满足这种需要。

虽然,这个辣度我从没尝过。

但是,我看见过邻居用小米辣拌面。吃后,她辣得在地上学兔子跳。我就知道,吃太辣了也是种自虐的行为。

因此,也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我认为四川人就是些,嗜辣如命的辣椒虫子。是些"怪人"。

直到,我来了四川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另一片桃园。

四川人,平常吃辣也并不厉害,他们多数喜欢香辣。

而川菜中,辣的品类,可能也只有三成的样子。

火锅虽然重辣,但是,也有番茄和三鲜汤锅,还有鸳鸯锅这些品类。可见四川人并不是人人嗜辣。

大家都知道,火锅只是川菜的一个分类而已。

在诸多川菜的品类中,号称百菜百味,一菜一格。

以辣为主的,也只有麻辣,酸辣,糊辣,鱼香,和香辣等。

除此之外,还有辛香,咸香和甜味的。

比如,辛香的就有:蒜香味,姜汁味,芥末味,麻酱味,五香味,烟熏味,糟香味等

而咸香的也有豉汁味,荔枝味和糖醋味等。

以下网友发的一张图,更加全面地列举了四川菜味型有24种之多。

而,我来到四川之后,所吃过的许多好吃的川菜都似乎与麻辣无关。

一,比如,"老妈蹄花"。

清汤炖制一点儿不辣。

这里,我还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除了四川人,外地人一听这名字就会觉得一头雾水。

其实,老妈代表一个品牌,蹄花就是猪蹄子。

可别小瞧了这道菜。这可是四川人的心头好。男女老少没有不喜欢的。

猪蹄软糯鲜香入口即化。汤鲜味美,还有一股白芸豆的香。

实际上,"炖蹄花",许多四川人家常也做。用一个大砂锅,几只猪蹄子,一些辅料。添水就煮。看似没有技术含量,事实上,也不是人人都能炖好吃的。

我自己就没有亲自炖过。但是我看我婆婆炖过。炖上几个小时,要有是够的耐心才行,火候得掌握好。

二,比如,甜皮鸭

除了蹄花,甜皮鸭也是不辣不麻的。四川的甜皮鸭,以乐山较为著名。甜香味浓,皮脆肉嫩,吃一口回味无穷,就是没有辣味。

三,比如,五香味的粉蒸排骨。

川菜的粉蒸系列,有五香的,和香辣的两种口味。

香辣的有点点辣。而五香的就一点都不沾辣椒。

四,比如,甜烧白,和咸烧白。这个菜有两种口味,两种却一个也不辣。

甜烧白是甜香,咸烧白是芽菜或盐菜的一种特殊的咸香。

如果,没点技术,还真驾驭不了这个菜。加之程序繁琐,所以家常很少有人做。

但是,在宴席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农家的婚宴上。少不了,咸烧白或甜烧白的身影。

五,提到川菜中不麻不辣的,不得不提川菜中各种卤菜。

卤鸭,卤猪头,卤鸡脚,卤鸭脚,卤郡肝应有尽有,都是没有一点麻辣的味道。更不用说四川的家常菜了。

如果你了解四川人的日常生活,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四川人日常生活中嗜辣的也只是一部分人。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

有一大部分四川人,对辣度的要求也一般。特别是老年人,吃得也不辣。

只是,不了解四川的外地人是不会知道这些的。

昨天,我看见有一位山东的朋友,也在说,四川菜太辣了。就连著名的回锅肉都是辣的。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趋动力。

我想,这位朋友肯定也是刚来四川,对川菜还没有深入了解。和我刚来的时候一样。

我想对她说,等你把地皮子踩热了,你就会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

四川的回锅肉也有很多种炒法。其中青椒回锅肉只是其中一种。

如果,不想吃辣的,可以炒蒜苗回锅,榨菜回锅,莲白回锅,大头菜回锅以及盐菜回锅,还有韭菜回锅。

如果,想眼屎咪咪儿的辣味都没有的话。你干脆跟炒菜的厨师说,不要放豆瓣酱就好了。

总之,说四川菜"重油","重麻辣"这话,以后别说了。

这都是被蒙蔽了。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固化思维。

很可能源于,某些商家一种博眼球的营销。集中夸大了某种特色之后,便掩盖了其它特色。

间接造成了,川菜在不太了解的外地人心里就剩下麻辣和重油这个特色了。

这也从某一个侧面剥夺了川菜"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风彩。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4-05-06 22:11

    四川吃辣垫底的,江西才是吃辣,辣得我脑子都空白了

思炊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