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鹏飞和黄玲的感情,温暖治愈人心,感叹现实难全

看剧看人生 2024-12-17 06:36:47

1 鹏飞单纯,桦林艰难,黄玲不容易

黄玲早已厌烦了庄家。结婚时公婆什么都没给,就连丈夫的工资都是婆婆拿着,生了儿子才要回来一半。好不容易买到排骨,正高歌一曲,想着给俩孩子补一补。结果婆婆就带话,一会儿和小叔子一家来吃饭,那可是6张大嘴啊。

不怕日子穷苦,只要勤劳总是能把小日子安排好,就怕婆家总是莫名其妙出来事儿。小姑子桦林代替弟弟赶美去贵州做了知青,农村太苦了。她一心想把儿子鹏飞送回苏州。

公婆重男轻女,小叔子奸猾,都不待见鹏飞。黄玲是个善良的人,只能把鹏飞留在家里过暑假了。临走时,鹏飞拿出妈妈给的钱,对大舅妈说,“妈妈说,住在谁家就给谁”。桦林不是没良心的人,她也不傻,她真的是不容易。

黄玲不仅没要钱,还给鹏飞买冰棒,还买了一大包特产让鹏飞带回去。鹏飞和几个孩子相处的暑假,充满了快乐。我们观众看着,都会被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年所感动。

孩子很单纯,大人都有自己的艰难。互相体谅着,帮衬着,虽说都不容易,孩子们还是快乐着长大了,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

2 黄玲善良照顾,鹏飞感恩自强,相处得来真感情

桦林也是看到了希望,所以第二次来,想把儿子留在大哥家。让他读书,考大学,能彻底留在苏州。黄玲坚决不同意,因为确实没条件,图南正要高考,孩子是她的底线。

黄玲是真善良,图南考完大学,就同意鹏飞来了。她对俩孩子一视同仁,每天起早贪黑,五点多起床做早餐,给鹏飞和筱婷一人订一瓶牛奶,衣服被子都是洗好叠好,把环境打理得安静整齐。

时间久了,家里多个人慢慢就适应了,鹏飞这孩子又机灵。哪怕鹏飞没考上,黄玲也愿意他继续住家里,无论复读还是工作。

鹏飞自知不喜欢读书,违背妈妈和大舅的心意,强行工作。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眼看着大舅妈辛苦,家里有个高中生,日日做饭照顾,还不能自由娱乐,也就至亲的人才愿意付出。

鹏飞工作了,历经挫折。好在他吃苦耐劳,脑子灵活,也赶上了时代红利。当司机是那时候的好工作,因为普通人交通不便,司机有很多优势。鹏飞消息灵通,买卖家电,包中巴车运营,组建车队,这一系列下来,真的比上个大学还赚钱多。

他还住在大舅家里,也亏得他住着,大舅妈儿女都去上海了。如果不是他在家里,维持着原有的生活秩序感,庄老师和黄玲大眼瞪小眼,有点儿矛盾都没办法调和。

物价飞涨的时候,鹏飞米面油、洗漱品啥都往家里拿。这外甥就像儿子一样,处处向着大舅妈。比亲儿子体谅她,把她说不出的话都说了。姥姥姥爷病了啥烂事,他尽量出钱解决,不让波及大舅妈。有人出头,黄玲也就不那么憋屈了,夫妻关系反而能维持。这孩子真是善良又聪明,上不上大学有什么大不了呢。

舅妈善良用心的照顾,换来鹏飞的感恩自强,9年的朝夕相处,得来是最真挚的感情。人心换人心,真是令人感叹又羡慕。

3 现实生活,逆袭和感恩,可遇不可求

生活不易,剧情解压,人天然喜欢积极向上正能量,喜欢人间有爱多温暖。编剧美美的满足了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回报给编剧热情。这剧火了,很多人都很喜欢,还反复刷,让自己不断沉浸在温馨、亲切、大团圆的氛围里。

然而,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就如同天长地久永不变的美好爱情,因为少才可贵。

现实中,很多人很苦,却很无力,能抓住的稻草都不会放手。鹏飞如果没有过得那么好,桦林也不会最后感激大哥大嫂,庄家爷爷奶奶也不会舍得给栋哲和鹏飞那么多压岁钱,一大家子一起吃饭的场景也不会那么和谐。这剧就太没意思了。

假如,鹏飞还是很善良,很感恩,毕竟他自己亲身感受被友好对待。但可能没有考上大学,没有找到好工作,也没有机遇能力赚钱,拿什么回报舅妈?

如果工作难找,难以立足,没有地方住,婚龄时谈了个女朋友,又需要出彩礼。庄老师多少都得支援,黄玲又下岗了,矛盾很快就激烈了。

假如,鹏飞没有那么善良和智慧,他住在大舅家,看着图南和筱婷的生活越来越好,会不会心里变化。把舅妈对他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把自己家庭的苦变成对别人的怨恨。然后得寸进尺,比如会不会像珊珊那样,他看隔壁还空着房子,会想能不能也借用一下当婚房。

桦林和丈夫在农村,环境差,靠体力谋生,很可能身体不好了,也没钱看。小病不断,只能靠儿子,靠大哥接济。万一生大病,可能要来住到苏州的大医院检查,手术,休养。

庄老师肯定不能拒绝,黄玲家里俩孩子上学,自己工作问题,但如果不跟着出钱出力,她以前的付出可能白费了,依然不是个好人。而黄玲,难道这一辈没有受够庄家的烦心事,善良和同情还有多少?

我们都愿意做个善良和感恩的人,感叹现实却不能总是大团圆,所以我们喜欢看温暖的剧情,渴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

0 阅读:2

看剧看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