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1年秋天,我叫阎连山,刚满二十三岁。那天清晨,我拿着117元退伍费,背着简单的行李,准备踏上返乡的火车。沿着营区的小路往火车站走时,耳边还回响着战友们的告别声。
记得入伍那年,我正在县文化馆当临时工。接到通知书的那天,我激动得一宿没睡着。母亲是个老支书,她拉着我的手说:"当兵好啊,咱老阎家就指望你光耀门楣了。"
在部队这三年,我担任连队文书。因为从小爱看书写字,我的笔杆子还算好使。每逢有重要文件要起草,连长总会第一个想到我。除了日常工作,我还给《战士报》投稿,写写部队生活,偶尔也能发表几篇。
我清楚记得,就在退伍前一周,我写了一篇《士兵日记》,讲述了我们连队在一次演习中的故事。那篇文章受到了团政治处的表扬,被贴在了宣传栏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篇文章会改变我的命运。
那天早上,我刚走到火车站,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阎连山!站住!"回头一看,是团长的警卫员小李,骑着自行车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
"团长让你立刻回去!"小李下了车,扶着车把手说,"首长看了你的文章,说你写得好,想留你提干。"
我愣在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提干?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了无数次,可真当机会来临时,我却有些茫然。想起家里的母亲,想起已经订好的火车票,更想起那117元已经装进口袋的退伍费。
小李见我发愣,又说:"团长特意交代,说你的文笔难得,当文书太屈才了。想让你去团部搞宣传工作,还说等提干后可以供你上军校。"
站台上,即将开往家乡的列车已经鸣笛。我看了看手中的车票,又望了望营区的方向。那一刻,仿佛看见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在我面前展开。
"等我一下。"我转身跑向售票窗口,退掉了那张车票。当我再次踏上返回营区的路时,心里突然踏实了。母亲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三年来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份文件,都是我为这一刻默默做的准备。
回到团部,团长正在办公室等我。他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军人,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小阎,你的文章我看了,有真情实感。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留下来吧,部队是你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就这样,我的退伍变成了提干。从连队文书到团宣传干事,我开始了军旅生涯的新篇章。那117元退伍费,我一直装在贴身的口袋里,它见证了我人生的重要转折。
后来,我真的如团长所说,被保送上了军校。毕业后,我在部队一直从事宣传工作,直到退休。每当有人问起我为什么会留在部队,我就会讲起那个秋天,讲起那趟没有坐上的火车,讲起团长在火车站截回我的故事。
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意外。有时候,命运的转折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那个清晨,如果团长没有及时叫住我,如果我真的登上了那趟火车,我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模样。所幸,我抓住了那个机会,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来,那117元退伍费就像是一个重要的记忆标记,提醒着我人生中那个关键的决定。它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我军旅生涯的见证,是我人生转折的象征。
团里突然让我这个新提干的转业去军校,确实让我有些惊喜。可是回家告诉母亲这个消息时,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母亲听完,只是静静地望着我,眼里闪着泪光:"儿啊,能上军校是好事,可是家里就你一个儿子,娘原想着你退伍回来,能照顾我这个老婆子。"
母亲的话让我心里一阵酸楚。父亲早年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下母亲一个人。作为儿子,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但是军校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团长又一次找我谈话。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小阎,我知道你是独子,家里有老母亲要照顾。但是人这一辈子,总要为自己活一回。你的文笔这么好,要是就这么埋没了,将来会后悔的。"
团长的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写过的那些文章。每一篇都倾注了我对军营生活的真情实感,那些故事里有我,也有千千万万个普通军人的影子。也许正是这份真诚,才打动了团首长。
1982年初春,我背着行囊踏上了开往军校的列车。临行前,母亲塞给我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亲手缝制的棉衣。"儿啊,好好学习。娘在家等你立功。"母亲的话语,让我眼眶湿润。
军校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充实。除了政工专业的课程,我还抽空旁听了文学创作课。那时候,我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记录下军校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文笔越发成熟了。
让我惊喜的是,我在军校的第一篇作品《连队的月光》发表在了军区文艺杂志上。那是一篇描写新兵训练的散文,得到了不少好评。团长特意打电话祝贺我,说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学习之余,我经常给母亲写信,详细地讲述我在军校的生活。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每次都会让村里的民办教师帮她回信,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对儿子的牵挂和期望。
军校两年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毕业时,我被分配到军区政治部工作,专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这个岗位,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深入基层部队,记录下更多普通军人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边防连队采访。那里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在连队住了一周,亲身体会了他们的艰苦与坚守。回来后,我写了一篇《高原之歌》,获得了军区好评。
这些年来,我始终没有忘记那117元退伍费和团长的期望。它们就像两座灯塔,指引着我在军旅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的笔下,记录了无数个像我一样普通的军人故事,记录了他们的欢笑泪水,记录了军营里的点点滴滴。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我真的拿着那117元退伍费回了家,也许现在的我还在县文化馆打着零工,或者在村里种着几亩薄田。但是因为团长的一句话,我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了。
母亲常说:"人这辈子啊,就怕没机会。有了机会,就得死死抓住。"是啊,那个秋天在火车站的转身,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它让我明白,有些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如今,我的文章集已经出版,母亲总是把它们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逢人就说:"这是我儿子写的。"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会想起那个被团长截回的早晨,想起那117元退伍费,想起自己的选择。
我常常在想,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时候,错过一站,可能就会驶向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我,很庆幸自己在最关键的时刻,选择了下车。那117元退伍费,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见证着我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军旅作家的蜕变历程。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文章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