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宗执政后,继续元成宗的操作,持续推行大量钞票发行,致使元代金融系统更加严重地瓦解。元武宗只执政了两年,就病逝了,其弟弟登基,被称为元仁宗。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那个时候,蒙古王公贵族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蒙古王公大臣来说,先祖们辛辛苦苦打下这个江山,为的就是让他们一家人登上这个宝座,现在他们却不能多赚钱,实在是有些欺人太甚。所以说,在元英宗统治时期,由于元英宗对汉族的改造太过激进,引起了蒙古王公中不少保守党的不满与愤怒。所以他只登基了三年后,他被人刺杀而死了。 元英宗遇刺身亡,让大元王朝想要借变革来缓和内乱的希望,荡然无存。元英宗遇刺,此后十年间,元王朝曾有过六任君王。而长期处于上层的纷争,更是导致了内部的纷争的激烈程度。上层一片混乱,稍微低层的人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下层的百姓就成了众矢之的。于是,十年下来,整个元国的下层民众,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个马背上的王朝,更是摇摇欲坠。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一个大元王朝延续?于是,在1351年,这场大名鼎鼎的红巾军之乱,就这样,在这场战争中,彻底的展开了。从元顺帝登基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年的时间。在之后的十六年里,各大势力都在不断的扩张,最终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明朝获得了最终的胜利。随后,他率领大军一路向北,直捣北京,将元顺帝赶到了大草原。当元顺帝逃往大草原时,元王朝的国家统治,便宣告终结。
从整个元王朝的衰落来看,不难看出:元王朝的覆灭,实际上早在建国之初,就有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吃下了一块自己根本就消化不了的利益蛋糕,才引发了下层民众的反抗。加之当时各种问题与冲突,还有当时的大元王朝,由于不会理财,胡乱发行钱币。而这一切,都是促使元代走向衰败的催化剂。若是元英宗时期的汉化大统完成,大元王朝未必就没有一丝希望,可以再延续数十年之久。只是后来元英宗遇刺,才导致了这场所谓的汉化式变革,以失败告终。从那一刻起,元代的覆灭便成了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