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故意不给士兵留退路,从而大大增强士兵的作战能力。
《孙子兵法》在九地篇中曾写下一条用兵之计,上面说:“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意思是说,故意把军队布置在没有退路的绝境之地,士兵就会一鼓作气、奋勇杀敌。
后来这句话经过罗贯中之手,变成了咱们熟知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种用兵之道想要施展,需要冒非常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让自己陷入绝境,但在历史上,项羽和韩信却成功施展此计,在绝境中反败为胜。
项梁这边还在无所事事,军中取乐,人家章邯早就集结好队伍,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对项梁采取反攻。就这样,楚军在毫无防备之下,被秦军打的措手不及,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而项梁,也为他的自负付出巨大代价,在乱军中惨死。
楚怀王子孙)得知后,就派遣宋义和项羽援助赵歇。但这个宋义得知对手是章邯,直接被吓破了胆,死活不敢和章邯交手,甚至直接安营扎寨,看着赵歇被打。一同前往的项羽三番五次让宋义出兵,但宋义始终不肯。还为自己的胆小找借口,反咬项羽说:“不懂用兵之道。”
项羽再三请求宋义出兵,宋义依旧不肯。第二天,项羽突然冲进宋义的营帐,一剑将宋义杀死,他就变成主帅。随后带着20万楚军,在全军渡过漳河后,项羽下令,每个士兵只许带3天干粮,然后把做饭的锅全给砸了,
就连返回的船只也全给毁了。项羽对众军说:“我们已没有退路,此战,非生即死,三天之内,咱们必须打败秦军,打败秦军后,咱们就能夺取他们的食物。”
脚。本以为这场战役足够无敌,结果仅仅过了4年,韩信再次把这种用兵之道成功施展。楚汉之争的时候,韩信带兵对战赵国陈余。由于战场在井陉口,所以地理位置对陈余来说占据上风,陈余的谋士对他说:“咱们兵分两路,一路堵住井陉口,另一路切断韩信补给,韩信一定败走。”
偷潜入陈余大本营,将他们的军旗全都换成“汉”,并高高扬起。韩信则诱导陈余一直追杀到河边,陈余还嘲笑韩信在河边安营扎寨,已经没有退路,犯了兵家大忌。就在这时候,韩信原来布置的一万兵力,突然对陈余发起猛烈进攻。因为这些士兵知道没有退路,想要活命,就只能前进,强大的士气打的陈余节节败退。
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故意不给士兵留退路,从而大大增强士兵的作战能力。深入研究,会发现韩信更会用兵,还能够使用谋略扰乱敌方军心,在用兵之道上,韩信明显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