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丨我做好孩子(日记)

真言贞语 2024-08-01 16:49:57

我做好孩子

(日记)

文/石清华

儿媳妇安排:每周三下午六点到七点,小石头到春日涂像学习画画。

孙子喜欢画画,能不能学会画画没关系。他喜欢画画即参加,能画就画,不能画或不愿参加了则不画或退出,来去自由。

小孩子见得多一些,认识小朋友多一些,见识不同风格的老师多一些,大约是没有害处的。虽然可能损失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每周只有两节课,影响不大。从前选了几家不如意,现在的去处每节课四十分钟,儿媳妇陪小石头在此试上过一节课,认为还可以,决定在此参加学习。

四点二十分把孙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匆匆忙忙地做饭菜,吃完去上课刚刚好。小石头玩了一会儿,突然叫起来:“我要画紫色葡萄。”

正在炒菜的白云马上安排:“爷爷,你陪小石头去画葡萄。”

“好的。”我赶紧拿来纸和笔。

“不,爷爷,去冯老师那里画。”

“要六点钟才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冯老师可能还没开门。”

“不哇,现在就去。”说着拉紧我的手往门边拽。

我拿来闹钟指给小石头看:“要时针快指到六字时才能去,现在还五字都没到呢。”

小石头把闹钟拿去,停止哭闹,站在客厅大门边,低头拨弄起来。我抓紧时间吃饭,只好早点去等,免得孙子吵闹。

才过了几分钟,小石头把闹钟拿来:“爷爷你看,到六点啦。”

我一看暗自好笑:他把分针拨到六点而时针跑到三点的位置。我告诉时针、分针、秒针的不同。小石头却一味强调:“六点到了,我要去。”

说完使劲地拉我,见我不肯动,跑到厨房去拉白云:“奶奶,你陪我去。”

“没到时间,我的小祖宗。”

“到了、到了呀。”

白云被拉着不准去厨房,我很快吃完饭,不得不带孙子下去。

我们到画室门前,门虽然开着,但没看到老师。趁此想让孙子明白:“时间不到,老师不会来,爷爷不会骗你。”于是带他在场地上玩,玩了一会儿后,小石头提出:“爷爷,我们回家去玩会儿来。”

“回家玩会儿来又迟了,只有十多分钟就上课了。”

提前五分钟到画室,冯老师已经来了。一会儿,几个大点的学生先后到达,老师展示今天要画的内容:图画千山。

冯老师上课,家长可以偶尔透过玻璃窥探一下在教室上课的自家宝贝。当然不能看得过多、过长,怕影响师生的上课。大约是既想看看老师上课的特点,更想看看自家宝贝的学习状态。我也瞄了几次小石头,发现他听课不专心。三岁多的孩子也许注意力不够集中,或是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另外几个大点的孩子认真听课的时间长一点,也许与年龄有关吧。

“小石头,看前面。”

冯老师喊过几次,每次喊过之后听个三五分钟又望别处去了。老师讲什么,他应没听明白。老师叫孩子开始画画时,小石头似乎无所适从。好在学生画画时,老师也在白板上示范,小石头这才看讲台前的白板,跟着老师画,但画得不像。示范之后,逐一审视每个孩子的构图,然后要学生在彩笔盒中找相关颜色的笔给作业本上的方框涂色。老师讲时小石头没专心听,老师提醒两次后才好一些。几个娃娃在找橙色彩笔时,只有小石头找对了。这是他在家经常用彩笔画火车的结果,与聪明也许没关系,但和实践活动有关。

老师在白板上示范画千山,然后又发给学生纸片、笔,叫孩子仿老师的画。三个大点的孩子基本能画出大致的模样,也算可以。小石头画的山,山底没有落地,山头却冲破了天。

老师看后没给他说这样不合理,应该山底着地,山头离天要有一些距离。

下课时间到,每个孩子把画的画放在胸前,老师要求孩子微笑着看老师照相,用于存档、向家长汇报。小石头拿回着色的千山图,毛病仍在,老师可能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也许允许孩子的自由发挥吧。

冯老师态度亲和、语言清晰、表述简洁、方法合适,应该是位比较好的老师。

下课回家路上,我努力避免急躁的毛病,和颜悦色地轻声问:“小石头,你喜不喜欢画画?”

“喜欢画画。”

“喜欢冯老师吗?”

“喜欢。”

“你今天上课有时候没听老师讲课,是不是?”

“是的。”

“你喜欢画画,也喜欢冯老师,为什么不专心听课?”

小石头望一望我,也许不明白专心听课的意思,或是不明白不听课是不对的。回家后我将这些情况告他的爸爸妈妈,他们皱皱眉,似乎也没有好办法。

我给小石头读故事书,他一边听,一边玩玩具。我十分严肃地告诉他:“小石头,听故事时不能玩玩具。每次只能干一件事,干什么事都要专心。”孙子好像听懂了,把玩具放下,于是借题发挥。

“在上课时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才是好孩子、乖孩子。如果不听老师的话,不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就是坏孩子、傻孩子。”

看看小石头望着我听得很认真,继续说:“小石头,你是做坏孩子、傻孩子还是做好孩子、乖孩子?”

孙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做好孩子、乖孩子。”

看来孙子已经明白了好坏乖傻的意思。

“那你以后可要听老师家长的话哟。”

“好。”

答应很爽快,也希望、监督他慢慢做到。

(2024年1月3日)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