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男子花2万元买机器狗拉快递"的新闻引发热议。这个背着快递箱的四足机器人视频里,在小区里灵活穿梭的样子确实科技感十足。但面对相当于普通人四个月工资的价格标签,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喊酷,有人嫌贵,还有人直接算起了经济账。
一、科技尝鲜派:这钱花得值!
"这可比买辆特斯拉酷多了!"不少年轻网友直呼过瘾。视频中的机器狗能爬楼梯、避障碍、自主导航,确实展现了远超普通快递车的智能水平。有科技发烧友指出,这类机器人已具备3小时续航和50公斤载重能力,理论上能完成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
二、务实派算账:不如请人工
精打细算的网友掏出计算器:2万元相当于雇佣快递员送3个月的工资,而机器狗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更关键的是,现行法规尚未开放机器人上路权限,花重金购买的设备可能变成"小区遛弯玩具"。有物流从业者直言:"目前用机器狗送快递,就像拿金锄头种地。"
三、行业观察者看到新可能
快递网点负责人王先生表示,虽然现阶段不划算,但智能设备替代部分人力是大势所趋。去年某电商平台测试的送货机器人,在封闭园区内已实现日均配送300单。就像当初质疑扫地机器人"鸡肋"的声音,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应用,成本下降指日可待。
这场争论背后,其实是科技普惠速度与实用价值的碰撞。或许就像网友调侃的:"现在买确实像交智商税,但要是过两年满大街都是了,今天这位大哥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预言家。"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