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至3月,人民解放军奋起还击,坚决捍卫我国领土安全。我军分为东、西两线作战,有九个陆军野战军参战。
根据战后的战绩统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谁也没有想到,战绩最好的竟然是这个军。
这个军的身份有点特殊,它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支起义部队。他就是陆军第55军。
虽然军史比较简短,但是在自卫还击战一鸣惊人。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领所部,在长沙宣布湖南和平起义。
随即,四野调派531名政工干部到起义部队,以思想改造为中心进行整编,使起义部队从思想上、作风上实现根本转变。
1949年10月,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第21兵团,陈明仁任司令员,唐天际任政治委员。
1952年10月,第21兵团改编为解放军第55军,陈明仁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

第55军首任军长:陈明仁上将
从1952年10月至1968年11月,陈明仁将军先后长达16年担任第55军军长,是任期最长的一位。
1953年2月,第55军驻防广东湛江地区,担任守卫雷州半岛的任务。
1955年5月,隶属广州军区建制。六十年代时期,第55军在广西的柳州、百色等地驻防。
1976年11月,第55军与第41军换防,在粤东驻防。
1979年2月17日,自卫还击战打响,陆军第55军作为东线部队参战。当时,第55军下辖:第163师、第164师、第165师,以及军直属高炮团、炮兵团、坦克团。
军长:朱月华
政委:郭长增(代理)
副军长:李子忠、孙福成、朱江、李洪寅
参谋长:白忠耀
政治部主任:张新洲
第163师下辖:步兵第487团、488团、489团、炮兵团。
师长:边贵祥
政委:吴恩庆
副师长:李万余、宋宝顺
副政委:李盛福
参谋长:邢世忠
第164师下辖:步兵第490团、491团、492团、炮兵团。
第165师下辖:步兵第493团、494团、495团、炮兵团。
全军总兵力,共计3万余人。

第55军领导
当时,在东线地区,我军集结了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0军(欠149师,含58师)、第54军、第55军,共计六个军18个师的兵力投入战场。
这六个军,除了55军,其余都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卓越功勋的王牌部队,他们的名号那是相当的响亮:
其中,41军参加过著名的塔山阻击战,被誉为“塔山虎”。42军,在朝鲜战场有着歼敌2.8万余人的骄人战绩。43军和54军的前身红色血脉纯正,其源头都是叶挺独立团,战斗力那是杠杠的。
同是起义部队改编的50军,也曾在朝鲜战场一鸣惊人,战绩非凡。
因而,资历平平的55军在战役一开始只是属于配角,并不显眼。
第55军,负责在广西凭祥方向作战, 担负攻歼同登、谅山地区之敌的作战任务。

55军在作战中的主要战斗有: 探某进攻战斗、 鬼屯炮台攻坚战斗、 探垄穿插战斗、 扣马山进攻战斗、 谅山南北市区进攻战斗。
在战役进入白热化状态,55军的战斗力一下爆发了出来,穷追猛打,一直打到了谅山首府。
根据战后统计,第55军在参战的九个军中的战绩名列第一,伤亡也是最小的。第55军共歼敌10951人, 其中毙敌10401人, 伤敌442人, 俘敌108人。
为何第55军能够脱颖而出,有如此骄人的战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战斗力顽强
自从1952年10月,第55军成军以来,在部队作风、战斗力、纪律方面,陈明仁非常重视部队建设。
陈明仁严于治军,在军中已久传盛名。他那严整的军容军纪,不仅是黄埔军校的“佼佼者”,而且众人皆知的楷模。
在部队训练方面,更是立足于能打的赢、打得好的目标,去锤炼部队的战斗力。在陈明仁担任军长的16年里,把这支起义部队,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
因此,作风出战斗力,作风好,战术、技术就发挥、运用得好,仗就打得好。这就是为什么,55军在战役白热化状态,突飞猛进,干净利落,直插敌人后方的原因。
军政主官指挥有力
第55军领导班子,能准确领会上级作战意图,合理配置作战梯次,战术方案周全。可以说,55军上下拧成一股绳,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时任第55军军长朱月华,是“万岁军”38军的第八任军长(1972年—1978年),1978年才调任第55军。朱月华,从入伍起,就一直在这支部队里,他的身上有股38军那种不服输的劲头。
这次自卫反击战,在55军身上,看到了38军的真传,朱月华功不可没。

第55军领导在指挥所研究战情,中间站立者是军长朱月华
强大的火力支持
第55军,自身拥有军直属炮兵团和3个师属炮兵团,东线总指挥部又给他们配属了5个炮兵团,分别是炮兵第12团、第26团、第52团,第54军直属炮兵团,第161师直属炮兵团。
在第55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8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432门,平均每公里有30门大口径火炮。
朱月华结合在抗美援朝中的实战经验,大力加强炮兵建设,训练培养炮兵业务尖子,通过“比、学、赶、超、传帮、带”的方式,迅速提升了第55军的炮兵战术水平。
第55军炮兵集群,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约14万发,其中师属以上大口径火炮发射7万余发。
密集的炮火,压制敌炮兵阵地251个,观察所38个,摧毁了敌人大批人员、武器装备和防御工事,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和坦克兵作战。
前线保障有力
第55军后勤部门为了前线作战的胜利,冒着敌人严密的炮火和特工队的威胁,采取车运马驮、人背肩扛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快速把后勤补给送上战场,有力地补充了全军24天连续作战的大量军需物资。
根据战史统计,共补充枪弹1.3个基数,炮弹3.1个基数,合计6184吨。补充给养16万余斤,被装物资75570余件。出车10456台次,运送弹药1.5万吨,给养5697吨、其他物资405吨。
与此同时,及时将伤员、烈士遗体、战利品转送到后方。
陆军第141野战医院、各师野战医院,共计治疗伤员3000余名,手术1549例,手术率为51%。
在强大的后勤保障和支持下,在作战中基本上做到了部队不缺粮,枪炮不缺弹,车辆不缺油,伤员有救护。

第55军庆功表彰大会
第55军的荣誉
在战后的表彰中,全军共有7个单位和1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第55军各师荣誉:
第163师荣誉
全师歼敌5800多人,俘虏58人,名列东、西两线参战各师歼敌排行榜榜首。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名单:
487团2营:“攻坚英雄营”
488团3营:“能攻善守英雄营”
488团7连:“能攻善守英雄连”
489团7连:“攻坚英雄连”
487团2连副连长王成富烈士:“战斗英雄”
487团5连班长马旭旺:“战斗英雄”
487团2营副营长周元生:“战斗英雄”
488团1营步谈机员陈日升烈士:“战斗英雄”
488团7连班长张春才烈士:“战斗英雄”
487团2连卫生员吕志经烈士:“战场救护模范”
师工兵营工兵连战士叶建柏烈士:“舍身救战友的好战士”
第164师荣誉
全师毙敌2195人,俘虏10人。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490团5连羊才良“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第165师荣誉
全师毙敌2406人,俘虏40人。
中央军委授予荣誉名单:
494团1连:“阻击英雄连”
495团7连:“攻坚英雄连”
493团5连覃毅忠:“战斗英雄”
493团6连王木舟:“战斗英雄”
493团7连郑宏余:“战斗英雄”
494团1连何锡祥:“战斗英雄”
军长朱月华
一支优秀的部队,离不开军政主官的正确指挥。
古人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55军之所以能够取得歼敌破万的骄人战绩,开国上校朱月华功不可没。
1979年2月至3日,指挥第55军作战的,就是时任军长朱月华,代政委郭长增。
朱月华,1922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1940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10月跟随部队前往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从东北打到了中南,从连长到副团长。
1950年10月,随志愿军第38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8团团长。
在三所里战斗中,朱月华率全团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破冰徒涉,强渡大同江,抢占制高点,协同我主力部队歼灭了德川地区伪7师,338团还俘获了美军顾问8名。
从朝鲜回国之后,先后到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解放军军政大学等军事院校深造学习,从一名中层指挥员,成长为一名军级指挥员。

朱月华
1978年6月,朱月华离开了曾经战斗了33年(1945年—1978年)的第38军,调往驻守粤东的55军任军长。
在作战中,他指挥部队英勇作战,猛插猛打,歼灭了号称“钢铁铜墙”的敌王牌第3师,重创了敌第327师等大部,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打出了国威、军威,部队涌现出一大批英模群体和战斗英雄。
第55军是所有参战部队中歼敌最多、伤亡最少和荣获战功荣誉最多的部队。
由于朱月华在自卫还击战中的突出表现,于1980年12月升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85年6月,朱月华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离职休养。
自卫还击战的著名战将朱月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
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第55军现保留的部队
1985年6月,在百万大裁军中,第55军被撤销建制和番号。
第163师:2017年4月,被改编为陆军轻型合成第一六三旅(74集团军)、陆军中型合成第一四五旅(73集团军)。
第164师:1998年6月,被调往海军建制,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一六四旅。2017年4月,被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二旅。
第165师:1985年6月,被撤销建制和番号。
第55军,虽然是一支起义部队,但是在脱胎换骨中,成长为了一支优秀的部队、一个能打善战的英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