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降温潮要来了吗?湖北一口气叫停7条高铁线路,我国新投运高铁里程,也从5474公里降到2457公里,高铁建设为何被按下了“暂停键”,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只用了短短五年,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8万公里,再次创下新记录,可以说中国高铁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然而湖北省发布的“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中,却调减了七条高铁线路,不少网友因此直呼“高铁建设降温潮来袭”。

要知道,湖北作为我国中部大省,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142公里,省会城市武汉不仅是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还是全国第四大铁路枢纽之一,按理来说,这样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高铁建设,那为何湖北还要取消七条高铁线路呢?

首先是受到政策影响。2021年时我国发布的《意见》表示,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开工建设,就比如湖北此次取消的武汉至贵阳高铁,与其平行的沪昆高铁通道利用率却仅为65%,如果新建线路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它和其他几条高铁也都未被列入规划。

其次就是建设成本问题。高铁一直是一个高投入、低收益的项目,我国只有以京沪高铁为首的6条高铁线能盈利,国铁集团为此还在用盈利的货运业务来补贴亏损的客运业务,但这样也只能维持一个微利状态,就比如2024年,国铁集团的总负债达到了惊人的6.22万亿元。

为了铁路项目建设以及调整债务结构,国铁集团在2024年发布了3000亿元的债券,还计划在2025年发布200亿,都是为了弥补铁路资金的不足。而十堰至宜昌高铁,却因为需要穿越秦巴山区,桥隧比高达85%,每公里造价超2亿元且沿线常住人口不足百万,预计客流量仅为设计能力的30%,着实没必要斥巨资建设。那高铁降温潮真的要来了吗?
高铁降温潮真的要来了吗?其实从高铁建设速度方面,就能看出我国正在放缓进度,2016年是我国高铁“走出去”的爆发元年,我国新投产高铁里程为1903公里,2017-2019年则是分别达到了3038公里、4100公里和5474公里,然而在2020年时却骤降至2000公里,十三五规划前四年建设速度太快,在最后一年自然要放缓速度,也是为了“十四五规划”能够更好地实施。

并且根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约八成,加上正在建设中的高铁线路,基本上实现了大部分地区的覆盖,所以我国规划高铁更倾向于优化调整而非扩张。

就比如武深高铁就由原来的鄂赣粤三省通道拓展成了鄂湘赣粤四省走廊,在分流京广高铁30%以上客运压力的同时,还能实现京九高铁与武深新通道双线并轨,联动多地交通枢纽,真的是考虑诸多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