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俄雷达预警能力大PK,美国“铺路爪”探测距离达5550公里,俄罗斯后发先至,以探测距离达6000公里的沃罗涅日雷达回应,那你知道,我国雷达的探测距离是多少吗?

雷达作为“战场上的千里眼”,它的探测距离直接影响着战场局势,就比如美国AN/FPS-132“铺路爪”,作为全球最早服役的陆基战略预警雷达,自1981年部署以来,始终是北美防空体系的支柱。

32米高的双面阵列天线由2677个移相器构成,采用UHF波段(420-450MHz),通过波长75厘米的电磁波穿透电离层扰动,实现对5500公里外篮球大小目标的持续监测,可同时追踪200个太空目标,在2019年升级后,探测精度从3公里提升至800米。

就比如在2022年,朝鲜火星-17洲际导弹试射时,“铺路爪”在导弹升空后58秒即完成轨迹测算,为美国战略司令部争取到关键的7分钟预警时间。但因为诞生于冷战时期,所以也存在有明显短板,就比如单部雷达覆盖角度仅120度,需多部配合才能实现全向监测,且每运行8小时需停机冷却,维护周期长达每年45天。

接着来说俄罗斯沃罗涅日雷达系列,包括DM型、SM型和M型,虽然启动于2006年落后美国,但它们的最大探测距离都在6000千米以上,超越了美国,既能识别隐身目标,又可穿透等离子云层,首创的模块化设计更是将部署周期从5年压缩至18个月,还降低了40%造价。

采用的相控阵技术能够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提供高精度探测和多目标追踪能力,但受限于经济压力,俄军目前仅部署了7部沃罗涅日雷达,尚未完成国土全覆盖。
中国远程预警雷达最后就是我国的远程预警雷达,我国在新疆雷达站配备的直径达35米的主动相控阵天线,采用氮化镓器件与量子噪声抑制技术,将探测阈值降低至-180dBm,相当于在8000公里外识别出汽车发动机大小的目标。

早在2021年8月,美军“暗鹰”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时,我国这款雷达在发射后41秒就捕获到了目标,比美国本土“铺路爪”还快9秒,其智能抗干扰算法可实时识别300种干扰模式。

但我国可并没有止步于此,我国雷达专家贲德(bēn dé)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中国研制的最新雷达技术,8000公里的小东西都能看见,相当于从北京直接“看”到澳大利亚悉尼港的船只动态,可以覆盖远离中国国土的海域和空域。

而且当美国的“铺路爪”仍在依赖冷战技术升级,俄罗斯的沃罗涅日受困于经济桎梏时,中国的预警体系却展现出独特发展路径,实现了8000公里超视距雷达的“硬实力”突破,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千里眼”竞赛,本质是基础科研、工业体系与战略决心的综合较量。

未来战场可是“得预警者得先机”,说不定我国未来的雷达,能将预警距离提升至10000公里量级,那大家觉得我国能做到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