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联友“小小草花无所求”刚刚完全猜中了我应征观音山上观山水的对句,而且之前我已经把“如意境中如境心”等对句做了知识产权的登记,现在把她的特点,在新年到来之际,向联友们做个简介。

刚刚拍摄的手持心形如意《如意观音》
“如意观音”是观音的三十三个化身之一。如意观音,即阿耨观音。为梵语,本土的叫法为如意观音。

观音山“如意”景点!
如意(佛)—— (术语)行境十佛之一。如来有自在神力,故云如意佛。——《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如意佛是《严华经》所指出的十种佛身其中的大乘佛身,也就是主持世间普度六道众生信奉佛法、严持佛家戒律、普度点化悟道,使其得之往生的佛像。严华经之中对于如意佛有这样的形容:以大乘法度凡夫向善;以凡夫法度声闻增长善根;以声闻法相宣讲菩萨度众玄义;如是等于诸法相无所依着,自由神通而宣化之佛。诸法性相空寂,毕竟无碍。于一切法相无有牵挂,如意自在,是为如意佛。

观音山景点《如意算盘》
“如来”“如意”刚好对应于观音山山门以及景区中上挂出的“来了就好”!

广东观音山公园斋食“如意卷”
《征联启事》要求包含观音山景物元素,“如意”既是佛、也是物。在广东观音山公园内有“柿柿(事事)如意”、“如意算盘”和“如意路”等有如意元素的景点,还有“如意厅”饭馆、观音山名斋菜“如意卷”等,这些与观音山“境内”风景共同构成了“如意境(景)”,此境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以前挂山门处)、“南天灵秀胜境,森林康养福地”(新)。如意境——注册商标(专有名词),注册号:64318053。

景点:柿柿如意
另外,观音山山顶有横批为“福山胜境”,含有上联的“山”和下联对应的“境”字,平衡!对称!(称心如意!)
之前我说的观音山评委认可我投稿对句的照片,实际上是网易去年9月发布的这张:

广东观音山公园苦苦寻觅着《称心如意》的下联
网易上的文章介绍观音山上观山水第九届征联终评的评委叶子彤老师,在妙联品鉴会上介绍:《称心如意》的下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我那天睡梦中得到的“信息”)

广东观音山上观音雕像莲花座刻有《心经》
境心——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 。 而“境”单字意指边界,“心”单字指中心,可见“境”与“心”是并列且有自对的关系。而组合后的“境心”又可以转义为边界内的心意或心思,引申为景象和思想,即境心合一而产生的人生境界。
佛经中有“心由境生,境随心转”之禅语,把“境心”阐释为由外境和内心互为印证而觉悟到人生的真谛。指人的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相互作用产生共鸣,而升华出的一种完美透彻的感悟和境界。

观音山景点“同心锁”
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翻译一下:意指自然美景得到游人心灵的美化,焕发出更深层次的美感;而人的心灵受到景观的启发,而觉悟出更加美好的意境,境心合一将萌发意想不到的完美境界。“境心”二字包涵了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感悟,也包涵两者相遇而觉悟出更加完美的“福缘名山”“来了就好”之境界。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意境在于观山、观水。子联“又见观音迎日立”的对句已经明确是“只言识性证心生”,我们写的以及获优秀奖的“只言识性悟心生”,还有较好的对句“午言许慎用心真”都是用“心”写的。另外,33米高的花岗岩观音像,其莲花座的花岗岩上,刻有《心经》。

在观音山上抄《心经》
可见观音的观,实际是含有“观心”。故采用“魁斗格”嵌名联形式,写出对句的最后一个字“心”。那么,观音在观音山上观山水的心境呢?美若仙境的观音山让下联脱颖而出:
如意境中如境心!

观音山上的《观心》景点
对联技法:因一语双关的特点,对句既是牛叉的流水对,还是正对!还运用借对(借代)、“魁斗格”嵌名联(嵌字)、句中自对(互成对)、拟人、转义、重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