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成长

蒋钦评文化 2024-11-14 22:02:58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说,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重要功能,不可替代。他说,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家庭的功能,只有父母才能“一对一地、深入地、无微不至地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 ,“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杨东平说,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在陪伴孩子成长方面,我26年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做过一些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单位的同事小方有一位女儿,她在陪伴的过程中,对女儿如意天真浪漫的个性作了一些记录,并与我分享。下面,我们来看看她的描述。 2021.11.17(五岁) 养狗狗的乐趣 :妈妈,我听懂小马马跟黑头在说什么了。 ‍:他们说什么了?他们不是在哪里乱叫吗? :不是,马马是叫黑头“哥哥”,“汪汪、汪汪、汪汪就是哥哥、哥哥、哥哥啊!” ‍:然后呢?它不是叫了一天了吗? :马马跟黑头说“哥哥,如意姐姐要去学画画了,我也想去,我们两个去追如意姐姐嘛。” 如意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了两只小狗的对话,这说明她很爱它们,也认真观察过它们。 小阔耐时间 11月18 日 妈妈,今天的月亮好圆啊,地球是不是没有挡住️亮? 妈妈,好想把圆月亮吃掉一半。 妈妈,你说月亮是甜的还是咸的? (别说那么多废话,吊杆杆去) 如意很喜欢半圆的月亮,也把它和月饼联系起来了,所以才会问月亮是甜还是咸。如果父母讲一些与月亮相关的童话故事,可能她会非常喜欢,也能培养她的想象力。 2022.11.19 妈妈,要不我们给苍蝇涂个色吧? 为什么呢?? 因为苍蝇身体颜色不好看。 如果我们把苍蝇图上颜色的话,就很容易被发现,一挥苍蝇拍就把她拍死了。 如意也许在学画画,她会想到用色彩来改变昆虫。可能她想对昆虫增进了解,父母给她讲一些昆虫的知识,让她对这些小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 2023.01.19 如意:春分春分就是要把春天分开。 妈妈:分开干什么? 如意:跟冬天说拜拜,跟夏天说你好,我来了。 “春分、春分就是要把春天分开”, 也许如意注意到季节的变化了,她需要了解一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知识。“跟冬天说拜拜,跟夏天说你好,我来了。”这段话很有诗意,读一些简单易懂与春天相关的诗给她听听,她会觉得春天是如此的美好。 2023.02.17 如意:“妈妈,太阳落山为什么一会从这里一会从哪里(标志物:土官村山头),地球是不是自己把自己转晕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如意这个提问可能要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了,结合本地的地貌特征给她讲讲。 2023.05.09 小如意养了批蚕,最近都结茧了。她观察下来有些蚕会“盖房子”(茧),有些蚕就不会。如意说:妈妈,会盖房子的蚕是聪明的,它在里面不会被冷死,你看吧,这些“不爱学习”的蚕宝宝冷死在这里了。 妈妈:“这就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懒人、不读书不学习的人也会被社会淘汰,他们找不到工作就没有钱吃饭,也会被饿死的。” 小如意似懂非懂点点头,表示以后要好好读书。 对于不会盖房子的蚕,于谦在《人间可爱》一书中介绍: “养过猪的朋友都知道,每窝猪里边都有一只‘窝老儿’。什么叫‘窝老儿‘呢?就是老母猪下的这窝猪崽里,最后出来的这只。‘窝老儿‘天生体质差,不容易养活,养活了,也不容易长大。光吃食,不长肉,也不长个儿。” 这种小猪,行话叫‘窝老儿‘。蚕里边也有这种情况,我小时候还赶上过。别的蚕到了小满气节都开始做茧,不吃桑叶了。有个别的蚕呢,一辈子光吃桑叶,不干活儿。养蚕的蚕农,这才留下句话,好蚕不吃五月桑。“当然,要给如意讲这方面的知识,得花点时间查阅资料。 2024.09.19 “妈妈,你知道小娃娃怎样才会聪明?爸爸妈妈不吵不打才会聪明。”如意昨天晚上对妈妈说。 如意读小学后,作业越来越多,脸上笑容越来越少了。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一个避风港,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不要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更不能望子成龙心切。中国的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笔者与云南省教科院的一位退休的数学老师讨论过高考的出题,他说:“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只要掌握好大纲规定的知识,百分之八十的考题都做得出来,另外那百分之二十,下一年根本不会出现。”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的做题,只会增加学生负担,不一定是个好办法。
0 阅读:0

蒋钦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