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蔡德咏初入军营,还是个嫩头青的新兵蛋子,直接被发配到了一个孤零零的小岛上。说来也巧,岛上原先的老兵刚好退伍走人,他这一来,就成了这孤岛上的“新管家”。而这一待,转眼就是十年光景。在这悠悠长长的十年里,让他坚持下来的,就是心里头那份倔强的信念。
之后,他终于盼到了回家的日子,可以去看望亲人了。要走的那天,他瞧瞧妻子,眼里全是歉意和依赖,小声对她说:“家里就得靠你了,你多费心。”他就是那个有名的学雷锋榜样蔡德咏。
【蔡德咏决定扎根孤岛】
1971年开头那会儿,蔡德咏穿上了军装,被安排到了空军一个场站的靶场干活。他的日常就是修理靶子、守着靶场,还得在靶区里站岗巡逻。这靶场啊,孤零零地建在一个小岛上。蔡德咏刚来岛上时,还有个老兵在这儿。不过没多久,老兵退伍离开了,这岛上就只剩蔡德咏一个人了。这小岛真是荒凉,冬天时海风跟刀割似的,冷得让人直打哆嗦,水泼出去都能立马冻上;到了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多得吓人。
生活变得真挺艰难的,困难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地向他袭来。在大陆上轻而易举就能搞定的事情,到了这儿全成了棘手活儿。吃饭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烧火的柴火还得自己跑到山上去割。喝水也不省心,得穿过整个岛,从西边跑到东边去挑水。住的地方也差劲儿,就是用藤条随便搭的一个棚子,风雨一来,根本挡不住。
对于年轻人而言,那种深深的孤单感,比生活条件差更让人煎熬。在这座小岛上,除了鱼儿泛滥或是执行打靶任务时人多点,平时大多时候,蔡德咏都是独自一人。白天他得自己忙活,到了夜晚,也就只有影子跟他做伴。刚来岛上那会儿,他甚至动过念头,想跟上面申请,离开这个孤零零的地方。
他站在海滩那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海出神。突然,他一抬头,瞅见大陆那边灯火一闪一闪的,就像是好多双眼睛在瞅着他。这时候,他脑海里回响起了场站领导跟他说的话:“小蔡,你参军才半年就入了团,组织上让你守在这海岛,那是瞧得上你。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别扭,但只要你打心底里想在这海岛待下去,时间长了,自然就适应了。”
蔡德咏琢磨了一下,感觉这小岛跟大陆的距离好像缩短了不少,自己跟领导、同志们的情感,还有跟祖国人民的情谊,都变得更加深厚了。他在心底暗暗发誓:“祖国人民信任我,把这海岛交给我守护,这里就是我的阵地。我得在这儿稳稳当当地扎下根来!”
【蔡德咏在孤岛上的生活】
蔡德咏住在岛上,每天都精神饱满,心里就琢磨着怎么把生活过好,工作做到位。每天天还没大亮,他就一翻身从床上起来,手脚麻利得很,不是整理房间,就是在捣鼓别的事儿。他把自己的小窝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连那几步宽的小院子,也打扫得一尘不染。
在这个小岛上,想吃到新鲜蔬菜可真不容易。蔡德咏不愿干巴巴地等着,于是他卷起袖子,决定自己动手开垦土地来种菜。没过多久,那片地上就冒出了绿油油的菠菜、脆生生的白菜,还有一大排郁郁葱葱的大葱。种菜之余,他还养了好几十只羊,靠着每年卖羊,给连队增添了不少收益。
在这个小岛上过了十年,蔡德咏掌握了不少技能。盖房砌墙、做木工,他都能轻松搞定;织渔网捕鱼、看天象预测天气,他也全都拿手;就连开机动船、用对讲机沟通这些现代技术,他也学得挺好,成了一位非常合格的靶场后勤兵。
蔡德咏干工作那是真心实意地卖力。有一天,飞行队的训练安排说变就变,临时加了项夜间射击灯靶的训练。这灯靶烧起来可不含糊,一次就得消耗三百多公斤煤油。以前要灌这么多油,总得找一两个帮手,一块儿从山坳里的小房子把油拎到船上,再折腾到灯靶那里去。
那天岛上就剩蔡德咏孤零零一个人,而且船还出了故障。这可让他犯了难。蔡德咏琢磨了一会儿,有了主意。他找了两个重量超过二百公斤的大油桶,拿绳子紧紧绑好,接着使劲儿把它们推进水里。他咬紧牙关,用尽吃奶的劲儿,硬是把油桶拖到了离那儿一千米左右的灯靶旁边。
到了目的地,他拿起小桶,一次次地往返陡坡,把油拎上去,再倒进灯座中。海浪不断冲击,海水也不停上涨,再加上不断爬坡拎油,他累得够呛。当他拽着空桶,踉踉跄跄往回走时,差点在海里栽倒。
然而,当他耳朵里传来空投炸弹那轰隆隆的声音时,他心里头简直是乐开了花。他明白,自己付出的那些汗水没白流,这活儿干得太值了。
【蔡德咏舍小家为大家】
蔡德咏在部队一晃就是十年,这期间他只回家五次,而且里头三次都是急匆匆地回去又赶回来。他媳妇也就来过部队两次瞧瞧他。战友们常打趣:“蔡德咏啊,他对这海岛的心,比对自己屋檐下的家还热乎。” 等到蔡德咏当兵快熬到第九个年头,靶场的领导找上了他,说因为工作需要,想让他转成志愿兵,继续留下来。
他心里有数,靶场这边无论是海上巡逻、警戒,还是出海捕鱼,都得靠开船和修船的真本事。就这么几年在部队的时间,想把这些都精通可没那么简单。部队需要留住那些技术能手,而且自己还是个党员,肯定得听党指挥,按要求来。但要是转成志愿兵,那就意味着得在这个小岛上再待上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
家里的情况确实让他挺为难的。爸妈上了年纪,身体也不行,全家就靠老婆一个人赚工分过日子。老人们多次催他,希望他早点退伍回家搭把手。老婆虽然一直默默支撑着家里,但一个人能力有限,也希望他能早点回来。如果自己一直在部队待着,爸妈和老婆会答应吗?
后来,蔡德咏回了趟老家看望亲人,一到家立马就搭把手,和老婆一起摘棉花、收稻谷。转眼过了大半个月,有天夜里,他跟老婆聊起了想转做志愿兵的事情。老婆一听,就劝他说:“要不还是早点回家吧,海岛上的生活多不容易啊!” 蔡德咏却回道:“海岛是难点儿,但我要是不去,总得有人愿意去吧。”
老婆再次问道:“那家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怎么解决呢?”蔡德咏回答:“家里就全靠你撑着了。要不是有你这么好的老婆在背后支持,我哪敢这么爽快地下定决心呢?”他这么一说,老婆顿时被逗乐了。转眼间,假期就过完了,蔡德咏和亲人道了别,又回到了那个他奋斗了十年的偏僻小岛,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在那里创造新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