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给文艺女青年的忠告:认清渣男,远离网贷

笔墨之林 2025-04-10 15:52:05

二十五年后再次读《包法利夫人》,已记不清20岁左右时候只关注故事情节时感受,写过的读书随感躺在老家的某个角落,早不知道当时的心境如何了。但是不愧是经典文学作品,再次读时,合着当下的视角心境又有不同的风味,书中描写的场景虽然过去了160多年,但人物个性依旧鲜活丰满,故事背后的人性幽暗、世间冷酷好像从来未曾改变,依然年复一年地不断上演。

《包法利夫人》成书于19世纪中期,是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的作品。书中描述了一位乡村女生艾玛,受过良好的教育,幻想小说中上流社会的爱情,现实却嫁给了老实木讷的鳏夫乡镇医生夏尔。在现实和憧憬巨大反差撕裂下,她遇到自以为渴望的爱情,却落入了渣男罗多夫围猎的圈套,一心想跟着情夫私奔,最终被无情抛弃。痛不欲生之时,碰到了几年前互相暗恋的实习生莱昂,再次在他身上寻找情感寄托。其间不断膨胀的生活物欲,情感欲望,让她一步一步踏入无良商人勒合布置的消费借贷泥潭,最终倾家荡产无法脱身,服毒自杀。在艾玛死后,丈夫夏尔看到了深爱的妻子艾玛和情人暗通款曲的信,甚至不愿接受现实,最后抛下幼女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怜的小女孩最后被远亲送去纱厂做童工。悲剧就此落幕了,留给读者无限思考。我们不禁想问,这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01 文艺女青年的养成

艾玛的父亲早年丧妻,很疼爱女儿,亲自把女儿送去城里的修道院接受公认的“好教育”,殊不知就此埋下女儿悲剧人生的种子。艾玛在修道院并不是过着清修的生活,读了许多浪漫主义思想的文学作品,向往贵妇人的生活和爱情,和修女们格格不入,被父亲领回家。

这像极了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父母卖掉唯一的房子供孩子出国留学,却啥也没学成,学了一堆坏毛病,还得啃老。就这样文艺女青年艾玛被有毒爽文害残了。

如同现今很多女孩子看多了琼瑶阿姨的爱情故事,或看霸总爱上送餐妹的爽剧中了毒,成天幻想自己偶遇霸总。现实中哪有那么多艾玛幻想的子爵,爽文里的霸总。

02 乏味婚姻

艾玛嫁给乡村医生是卢奥老爹治疗骨折一年后的事情,这时医生夏尔刚好新丧妻。卢奥老爹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女儿,撮合下完成了婚礼。在小说中,婚礼这段的描写很细致却很负面,比如:艾玛的袍子长,走不了一会,就往上拉,还用戴着手套的指头拔掉野草,夏尔只是在旁边等着,不会动手帮忙;还有喝醉酒后小篷车发疯似的在乡间大路上奔跑,跑到水沟里的混乱的场面;以及夏尔不会开玩笑,酒席上表现不出色,有些双关的话,客套话,甚至下流话招架不住,没有还嘴之力。并不美好的婚礼场景给这场婚姻做了个悲剧的暗示。

虽然夏尔先生很爱艾玛,但是他不懂艾玛的浪漫,不知道她想要什么,他能给艾玛的都不是她想要的。这样的婚姻艾玛刚开始就后悔了,唯一开心的是去参加了一次舞会,幻想着子爵看上她。却再没有碰到,小心收藏着子爵掉了的烟盒。

不出意外艾玛忧虑成疾,怎么都治不好,她想换个环境。于是搬去了更大点的荣镇,夏尔放弃了已经稳定的事业,在新地方重新开始,也看得出对妻子的深爱。

03 对爱情的幻想

刚来到荣镇后,艾玛遇到了新的朋友,她生了女儿,暗恋着法律实习生莱昂。这个阶段的艾玛比较收敛自己的情感,虽然有颗渴望爱情的火热的心,但还是小心收起来。碰到的是初出茅庐的、没有多少经验的实习生,暗恋的场景和感觉描写得非常细致,但两人都没有撩开情感的面纱。莱昂误以为艾玛是位品行高洁的贤妻良母,逃离了他不敢突破的爱恋。

04 渣男的圈套

莱昂走后,罗多夫出现了。他第一次在医生的诊所见到包法利夫人后,在回去的路上,就下定决心,要搞定她,甚至连怎么甩掉她都琢磨过了。这是标准的渣男,嗅到了猎物,打围收网的准备都做好了。等待艾玛的是令她心旷神怡、向往已久的爱情。却并不清楚,其实她只是渣男的大餐。

书中福楼拜关于罗多夫的语言描写,太有水平了,分分钟拿捏着一个小女人想要的甜言蜜语,每句话都能落在艾玛的每个小心思上。却并不知道这只是钓鱼的诱饵。

女孩子一定要认真看看这段故事逻辑,把罗多夫的话每句都琢磨琢磨,为什么那么说,想达到什么效果。看看艾玛被骗得五迷三道的样子,真有点同情她。可能是过了小女生的年龄,看到罗多夫的那些心思、对艾玛说的那些话,只能给送出两个字“恶心”。

在艾玛幻想着第二天就要和罗多夫就要私奔的时候,他却给她写了一封离别信,不辞而别。在憧憬幻想达到巅峰又重重摔回现实的严重打击下,艾玛又病倒了。

05 消费陷阱

在和罗多夫的交往过程中,艾玛的消费欲望在无良商人勒合推动下无休止地膨胀起来,买新各种场景穿的衣服、换新窗帘、地毯、沙发套的料子,他不停地刺激艾玛的需求。

一张一张的欠条签出去,商人勒合拿捏艾玛的筹码越来越多了,她怂恿她骗取夏尔的财产委托书,在商人的预谋中偷偷卖掉房产。这是一大笔钱,但是钱还没到手,又变成勒合先生先预支的4000房款的欠条,即期票(未来付款的凭证),简直太疯狂了。然后为了得到现金,又教艾玛把欠条转给城里的所谓“银行家”提现,手续费扣掉200元,最终只能拿到手里1800元。一番骚操作下,艾玛已经深陷贷款泥淖,不得脱身。

这些钱怎么能够艾玛无度的挥霍,她借口去城里学钢琴,去和莱昂幽会,每周穿梭于荣镇和城里,不愿意住普通的酒店,花钱一点不含糊。很快暴力催收的人上门了,再不还钱,家里的不动产就要被变卖。艾玛走投无路,向所有人借钱。此时莱昂因为艾玛总是去律所找他,被上司警告,担心自己的前途加上其母亲知道后的压力,下决心摆脱艾玛。当最后一次她找莱昂借钱时,莱昂欺骗了她,一去不返。她无奈地找旧情人渣男罗多夫借钱,也一无所获。走投无路,服毒自杀。

看到这里,瞬间想到那些在“花呗”上借钱的年轻人,有些大学生抵挡不住购物的诱惑,从网贷平台借钱,不停消费,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债台高筑,能够向父母求助的孩子还算好,有的不堪压力走上自杀的不归路,这和160多年前的艾玛何其相似。刚出入社会的年轻人,一定要识别清欲望还是需求,管理好欲望,远离网贷。偶然犯错,及时向家人求助,要相信父母是最爱你的家人,不要试图独自对抗险恶的资本。千万不能落入无良资本商人的消费陷阱。

悲剧的时代成因

和孩子吃晚餐的时,给他讲述了福楼拜这本书,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借机提醒不理智消费带来的后果。孩子给我补充了一些时代背景知识,让我豁然理解,为什么接近200年的时光过去了,书中的故事在当今依然层出不穷,是社会发展在相似阶段的共性使然。

福楼拜写成《包法利夫人》的年代是1857年左右 ,这个时候是欧洲社会工业革命加速的阶段,铁路网在这个十年里程翻倍,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保守、压抑和城市的奢华、繁荣、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消费主义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如商人、医生、律师逐渐取代旧贵族成为社会主导力量,但是追求物质利益,却精神空虚,也是催生了艾玛这样虚荣攀比,借贷消费的温床。另外,在这样的社会阶段,社会分工还不足以支撑女性独立性发展,仍然依赖于婚姻这条出路,也导致艾玛的悲剧,成为时代的缩影。

我们国家前些年也出现了不少因校园贷,网贷而失去生命的事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现如今,如果想避免身边类似包法利夫人这样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激烈冲突导致的严重后果,应该呼吁年轻人警惕网贷消费,超前消费,多读书,都来读读百来年前的经典,让这些遥远又现实的场景给人们以启发,警惕时代洪流中被催生的欲望,避免成为资本嗜血的祭品。

陈瑜:

第1期阅读写作成长营成员。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