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书笔记

笔墨之林 2025-04-11 17:12:09

昨天下单了纸质版书籍,电子版阅读后觉得有必要再翻阅一遍,很多内容值得写写画画,反复思考和归纳一下。

腰封的推荐语,最先看到的是雨果奖和星云奖。

雨果奖和星云奖是科幻文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国际奖项,常被称为“科幻双奖”。这个奖项的范畴和含金量可能会让没读过科幻类书籍的人,绕道而行。

但是整本书阅读下来,相对于传统科幻类书籍,不大像是科幻类,更像是“披着科幻外衣的人性探讨”,突出的是人文关怀,是一本通过故事主线,来引发对智力与人性、孤独与自我认知、科技伦理方面思考和探讨的书。

在不了解这本书的背景时,一直认为是常规的小说类型,一开始阅读就没有障碍,不像读《三体》,很多人折在了刚开始的部分。故事很容易进入。

主角查理:先天智力障碍者,通过脑部手术成为天才,后因实验缺陷逐渐退化。

故事双线叙事:查理的日记与实验老鼠阿尔吉侬的行为变化交织,揭示实验真相。

核心冲突:智力提升带来的社会疏离与自我认同危机,最终回归原点的悲剧性循环。

查理在智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其情商和对人性的认知也与日俱增,查理在两种变化中发展,成长,变化,认识,理解,化解,挣扎,尝试,追寻,找到意义,追寻落脚点。过程中与另一个自己斗争,看到当初的自己,故事中穿插着和他一起进行实验的一只名字叫阿尔吉侬的老鼠,用老鼠的表现同期对比查理的表现,预示查理的未来。

这本书会有很多可以共情的内容,家庭成员间关系和行为理解,正常男女间的恋爱和需求,在社会中的人事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自我孤独和意义的找寻。

你会在其中找到自己,会在和自己经历过的相似的情形中共情,理解,反思。在漫长人生旅途中,谁都可能是查理,经历懵懂,未知,然后智力发育,成长到无所适从的状态,看到原来的自己,走向未知的未来,需要朋友和意义排解孤独,找到自洽的方式,身心合一。

这部小说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而悲伤,探讨的是“人为何为人”的终极命题。查理的故事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接纳完整的自我——包括脆弱、困惑与不完美。

作者:周三北,第6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