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们:
此刻夜已深,望着你们熟睡的脸庞,我握着书的手仍在颤抖。合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无数个房思琪在黑暗中坠落,而你们纯真的眼睛在深渊边缘徘徊。作为母亲,我既想永远将你们护在羽翼之下,又深知唯有直面世界的背面,才能真正守护你们的未来。
一、房思琪的悲剧:当"爱"成为暴力的糖衣
"我必须说服自己爱上老师,否则我活不下去。"书中的这句话像一把刀扎进我的心脏。13岁的思琪被补习名师李国华以文学为饵诱骗侵犯,她将暴行美化为"初恋",将施害者幻想成爱人。这不仅是少女的自我欺骗,更是社会集体失语的产物。作为两个女儿的母亲,我痛彻心扉地意识到:当家庭性教育沦为禁忌,当父母对孩子的试探报以回避与羞耻,我们便亲手将孩子推向了施暴者的囚笼。思琪曾用最隐晦的方式问母亲:"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得到的却是"性教育是给需要性的人"这样冰冷的回答。这让我想起每次你们问起"我从哪里来"时,我那些闪烁其词的答案。此刻才懂,我的沉默不是保护,而是危险的伏笔。
二、许伊纹的镜子:婚姻暴力中的幸存者
书中另一条暗线更令我警醒——邻居许伊纹长期遭受丈夫家暴,流产、淤青、高领毛衣遮掩的伤痕,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完美家庭"的裂缝13。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文学沙龙里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在婚姻里沦为暴力的祭品。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成都女子谢某梅(化名小谢)在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婚姻存续期间,两年内遭受丈夫贺某阳家暴16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23年4月24日,贺某阳因不满其提出离婚,在酒店内对其持续殴打,导致谢某梅全身21处重伤,包括肋骨骨折、十二指肠断裂、肾功能萎缩、脑挫伤等,需终生佩戴粪袋生活。社会对家庭暴力的纵容,本质是对女性生命的漠视。作为母亲,我必须教会你们:真爱永远不会以伤害为代价,任何以"爱"为名的暴力都是谎言。当你们未来面临情感选择时,请记住伊纹最终勇敢离婚的身影——那才是真正的复乐园。
三、双重恐惧:保护者与教育者的身份撕裂
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在两种恐惧中挣扎:既害怕你们成为房思琪,更恐惧自己变成思琪的母亲。书中那个用进口文具、钢琴课构筑"完美童年"的家庭,恰恰缺失了最重要的生命教育。当思琪崩溃时,母亲的第一反应竟是搬离"不吉利"的公寓,这种逃避何其可悲!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给你们的书包里装满二次元和各种手办时,是否也像思琪父母般用物质堆砌虚假的安全感?当你们在学校遭遇困惑,我是否能像伊纹姐姐那样,成为值得托付秘密的树洞?真正的保护不是建造无菌室,而是锻造识别危险的铠甲。
四、重构母亲的责任:从沉默到发声
林奕含在访谈中说:"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这句话如惊雷般震醒了我。思琪的悲剧里,补习班的纵容、邻居的装聋作哑、司法系统的失效,共同织就了施暴者的保护网。作为母亲,我决心做到:1.打破性教育禁忌,用科学态度回答你们每个"难以启齿"的问题;2.建立预警机制,教会你们识别"文学包装的陷阱"和"以爱为名的控制";成为反抗同盟,若发现任何疑似侵害,绝不因"面子"沉默,而要像母狮般战斗到底;3.培养精神韧性,让你们懂得"遭遇不幸不是耻辱,隐瞒罪恶才是深渊。合上书时,窗外的玉兰花正在夜色中绽放。我抚摸书封上"初恋乐园"四个字,突然读懂这标题的残酷反讽——对思琪而言,乐园是失乐园,初恋是暴力的代名词。
但请相信,妈妈会竭尽全力让你们的青春不必经历这样的"长大"。作者:诗意,第6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