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二):“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如何跑赢职场 2024-11-18 05:56:35

文|跑赢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阳明心法要诀,又称“四句教”。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妙总结,涵盖了王阳明的主要学说。

它告诉人们:“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01

知善知恶是良知

孟子: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知善知恶是良知”,意思是能够分清真正的善恶和是非,这就是良知。

这里所说的“良知”,指的是不经思虑就能知道的善恶之识。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良知提醒自己不要做某事。这是将良知具象化、个体化了,不同于王阳明所说的本然“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剔除一切物欲和干扰的大道、天理、仁德,比如真实、和合、质朴等等。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点,是要极尽先天本然的天理,注重良知在现实中的拓展和应用。

“知善知恶是良知”,既可以说良知是知善知恶的,也可以说知善知恶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善恶的分别,是心动、意动的结果。因此要尽量减少容易引起心动意动的物欲,淡化自己的欲求,彰显本来的善恶、是非。

为了便于理解,举一个例子:

你跟某同事有过节,看到他骑车摔倒了,不想去扶一把,只想幸灾乐祸看热闹。

因为他跟你有过节,你的心动了,只想让他好看,从而就把良知抛于脑后了。如果换做别人,你可能会毫不犹豫上前帮忙。

其实,这就没做到“知善知恶”。

杨震,东汉时期一名官吏,非常清廉。

一次,杨震到东莱任太守,路过昌邑。受其知遇之恩的昌邑县令王密,前去拜见。

晚上,王密怀揣十斤金子要送给杨震,权做路费之用。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为无知?”

杨震坚拒不受,王密羞愧离开。自此杨震便有了“四知先生”的美誉。

02

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为善去恶就是正物究理、正本清源,还天理于世人。

在王阳明看来,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致知,并不需要真的去格某种事物才能悟道。

为善去恶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实现知善知恶与为善去恶相统一。

所为之“善”,一定是符合天理仁德的善,而不是个人认为的善,否则那就叫“伪善”。

比如,我们不能动了恻隐之心,包庇了犯罪分子,那就是没有做到格物。

所去之“恶”,一定是不符合天理仁德的恶,而不是个人认为的恶,否则那就叫“私欲”。

比如,因个人利益问题,打击抱负管理者公正的管理行为,那就是没有做到格物。

“知行合一”也是阳明心学的重点,这里的知与行,不同于我们原来理解的理论和实践的概念。

知与行,本就是同一件事情,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正因世人将知与行割裂得太久,为便于理解纠偏,王阳明才说“知行合一”这个概念,否则随便用个词语来表示就可以了。

为更好理解知行合一,我们举一个例子:

说一个人会开车,指的是他既懂得开车的理论知识,又真正能够开车上路行驶。既知又行,才叫会开车。

同样,对于孝敬父母来说,如果一个人张口闭口应该孝顺父母,而长时间都不回家看望一下。只知不行,就不是孝敬。

王阳明就是知行合一的忠实践行者。

他听说格物能致知,就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把自己累到了,也没格出竹子的道理来,却逐步悟出了“知行合一”之说。

他自小立志做圣贤,读完了历朝的兵书,就去边关练习骑射和排兵布阵,最后为朝廷戡乱边关、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

来看一个小故事:

王阳明有一位状元弟子,想让老师写一句《孟子》的话作为座右铭。

王阳明写到一半,越写心里越不是滋味,就对弟子说:

“亏你还是个状元啊,将理学知识已经学透了,竟然还需要座右铭来提醒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点赞!《跑赢职场》,带你在职场上纵横驰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