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很黑色幽默的新闻。
江湖人称“窃·格瓦拉”的周立齐,因为四次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然后2012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超喜欢在里面,里面的人个个都是人才”。
就凭这两句话,红了十几年,被牛马们奉为精神领袖。
出狱后,周立齐倒没有继续干老本行,开始老老实实做人。
先是做短视频,一夜间收获300多万粉丝,然后被封号了;
接着大家都以为他要这么消失的时候,周立齐居然卖起了电瓶车,自己当起了股东和代言人。
然后这家公司变成了被执行人,执行标的39万,创业又失败;
不过周立齐的百折不挠的韧性依旧,他选择继续创业,又开了一个名为“周某烧烤”的烧烤店,店铺logo用的是他的经典头像,宣传语也引用了他的金句:来到这里的个个都是人才。
可能因为烧烤没啥特色,再加上定价也不低,本人也不经常来店里,客人是越来越少。
最终今年3月份,烧烤店倒闭了。
周立齐过去以盗窃为生,肯定令人不齿,但是他出狱后的一系列改变,我觉得还是挺正能量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积极向上创业,不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
但遗憾的是,他越努力,就亏得越惨,站在上帝视角,啥都不干在家啃老,大概也不至于变成被执行负债30多万。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身边的环境,周立齐这样的人还真不是少数,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会接触那些创业公司,那些操作简直酸爽。
讲个真人真事。
有个小伙子欠了我不少钱,他倒是没跑路,依然在创业的途中,兢兢业业,撇开他欠我钱不还,其实我还是挺喜欢他的。
现在他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新媒体公司,主要是帮安徽某旅游景区代运营,卖门票。
这活干了1年多了,门票卖了大概也有小几千万了。
我说,你们生意这么好,快把我的钱还给我吧。
然后他说,自己就拿了点生活费,公司都快倒闭了,一毛钱回款都没看到。
我就很震惊,怎么可能,这小几千万不是钱么?
原来,他们卖出去的门票都被当地政府拿走了,说好的分红因为各种“流程”,拖到现在都没给他们,一会没有先例,一会法律条款有问题,反正问政府要点钱是真的难。
最终他们大股东只能自己垫钱发工资,倒贴运营费。至今为止,大概经垫进去五六百万了,现在大股东也没钱了,把房子抵押了在那边发工资,就希望政府的流程快点走完,把钱给批下来。
你说他们公司努力吧?努力。
选到好赛道了嘛?选到了。
甚至都已经赚到钱了,但依然搞得快要破产的样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你的努力,都被别人去还债了,你越努力,人家还得就越开心。
我小兄弟的公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们那么努力干活做策划直播赚钱,最终全被政府拿走填窟窿了,到现在还活在政府的大饼里。
你还不能起诉它们,问它们要钱还要请客吃饭塞红包,然后还是讨回来几张饼。
问题是饼可以一直画,但是债务是刚性的,每个月的本息是硬开销,会逼死人的。我对他们大股东的生存状态真的比较担心。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过去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债务驱动的发展模式,全社会举债,寅吃卯粮,但是当债务泡沫到达极限的时候,大家开始千方百计去杠杆,由于实质的发展非常有限,于是消费变得一地鸡毛。
而这些债务又是环环相扣的,并且有一个传导性,最终的买单侠就是这些有上进心,不愿躺平的创业者和打工人。
所以过去我经常说一句话,在中国,有些人故意混淆了GDP和债务的概念,把债务都计入了GDP,看上去好像发展得特别迅猛,实际上很多只不过在透支未来罢了。
比如之前我们猛吹的基建狂魔,这些铁公机算上后期运营维保的费用,到底有多少可以赚钱的,它们到底是发展还是债务,我们其实心里都有一本账,只不过不愿意放在明面上展示罢了。
这个逻辑跟养老金有点像,过去那些人不交社保,现在退休了却可以有高额养老金,因为有现在的年轻人养着他们,所以年轻人是买单侠。
但这些年轻人未来能拿多少养老金,还真不好说。
因此这些老年人就是“负债”,年轻人就是“有上进心的创业者”,你社保交得越多,老年人的福利就越好。
但如果所有年轻人都不交社保了,怎么办?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同样道理了,从经济层面看,如果这些“有上进心的创业者”都躺平了,全社会的负债就很难有着落了,上面对“躺平”这两个字很抵触,也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世界很公平,欠下的债一定会有还的那一天;
但这个世界也不公平,欠债的人未必是还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