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在描写爱情的句子上,我最佩服的就是张爱玲,她的语句往往能直扣人心、一语中的。比如还有下面这句: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简单、明了,爱情,确实是这样。为什么她能写出直击人心灵的句子,因为,她经历过。
图|幼年时的张爱玲(正中)
张爱玲1920年出生,原名张煐。她家世显赫,祖父是清末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
张爱玲的作品对大多数人太熟悉了,她的创作之路、和成长之路我就不在此啰嗦了,我直接介绍她的爱情故事。准确的说是她与胡兰成的故事,因为她的一生,真正刻骨铭心爱过的,就是胡兰成。
两人是因小说《封锁》结缘。当胡兰成读到这本小说时连连惊叹,带着对小说的赞赏,胡兰成便急不可待地想结识小说的作者—张爱玲。
等到看到张爱玲的照片时,更是惊讶,原来写出如此有内涵、文采的小说作者竟然是年轻女作家,这极大引起了胡兰成的兴趣。
胡兰成这个人,有很多标签,风流、才子、汉奸。胡兰成有才华,但是没有什么民族大义,他依靠才华在汪伪政府中任职,利用才华和权力尽显他的风流,相比他的风流,他的才华只能算是配角。
图|胡兰成
胡兰成从苏青那里获得了张爱玲的地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他明知张爱玲是不见人的,但他仍然决定去拜访。
胡兰成兴冲冲的就奔着张爱玲的家而去,丝毫忘了他是结过婚有家室的人,当然,我说这话好像是废话,因为有老婆孩子从来都不影响他沾花惹草。
第一次去见,胡兰成吃了闭门羹,张爱玲果然是不见生人,但是胡兰成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
拜访原因当然就是以文会友、切磋文学之类的话,但是,我是打死都不信这个是他真实想法的,试想,如果张爱玲是个老太太,他还会如此执着吗?
如果一切到此为止也不是件坏事,可是张爱玲终究与众不同。
在胡兰成留下纸条的第二天,张爱玲便主动去拜访了胡兰成,不错,这次确实是她主动的,很难想象,给人一副高傲、冷若冰霜的才女,竟然主动回访。
这次两人真正的见面了,其实张爱玲早就知道胡兰成的名字,也读过他的文章,很欣赏他的文字。
他俩都互相欣赏对方的文学才华,这算不算是一百年前的网友见面?
总之这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从文学到当下流行的作品,甚至每月的稿费收入,两人都彼此进行了交流,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两人都是男的,那肯定是文学道路上的挚友。
图|张爱玲
这次见面后,胡兰成几乎每天都对张爱玲进行了回访,一来二去,感情也就在二人心里生根发芽了。
直到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是妥妥的表白,有文化人确实不一样,两人的恋情也正式开始了。
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
张爱玲爱胡兰成是纯粹的爱,爱到不在乎胡兰成的身份和年龄,有人告诉他胡兰成的身份时,她说:我不过问政治。
她也不在乎与胡兰成天长地久。她在一封信中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两人的结婚有些特别,没有婚礼、没有仪式、更没有结婚证,只有一纸婚书,上面写着: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好一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胡兰成的身份注定了根本不存在什么安稳。
图|张爱玲(左)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没多久,耐不住寂寞的胡兰成便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完全忘记了上海的张爱玲。
而远在上海的张爱玲还对此一无所知,还是经常给胡兰成写信诉说相思之情。
1945年3月,胡兰成回到上海,向张爱玲坦白了一切,张爱玲在震惊之余仍然没有选择离开。
两个月后,胡兰成又回到武汉,继续与小周在一起。
这如果要是放在其他女生身上,估计早就一作二闹了,就算不作不闹,估计也分手了,可是张爱玲偏不。
而胡兰成呢?他的艳遇还远不如此,他在逃难途中,还与他昔日同窗的庶母范秀美厮混到了一起,真是个人才。
即使这样,张爱玲依旧没有与胡兰成分手,她一路寻着来到了温州,再次见到了胡兰成。可是这个时候胡兰成已经和范秀美在一起了,三人怎么生活?太尴尬了。
这次见面也让张爱玲看到了,胡兰成喜欢的人已经是范秀美了,什么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胡兰成早就抛到脑后了。
张爱玲选择了离开,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
几日后,她写信来:
“那天船将开时,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橕伞在船舷边,对着滔滔黄浪,伫立涕泣久之。”
张爱玲一生孤傲,很少流泪,可是为了这个男人,张爱玲却流了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她少女情怀的一种美好夙愿,可惜,她偏偏选择的是胡兰成,而且还是在她最好的年龄。
这场不畏世俗,轰轰烈烈的爱恋,让张爱玲身心疲惫,对张爱玲的后半生产生重大影响,她的爱情观、人生观也有了显著的变化。
正是因为经历过了刻骨铭心的爱恋,才写出了让人感同身受的爱情佳句。比如这句: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图|张爱玲
1955年秋,张爱玲远赴美国。1956年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相识半年后结婚,两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赖雅逝世。也不知是老男人吸引着张爱玲,还是张爱玲吸引着老男人,总之,是一个比一个年长。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闭门谢客、深居简出,简单的实在是不能再简单了。以至于张爱玲在1995年离世时,身边没有一人,去世七天后才被发现。按照她的遗愿,张爱玲火化后的骨灰,撒入了太平洋。
谁也想不到,这位"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以凄凉的方式凋零,什么也没有带走。也许正如她在《半生缘》中所说:“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本文由山水湖畔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