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念华:生命最后3个月,她在安宁病房举办了婚礼

此念家庭育儿 2024-08-13 13:59:01

▲ 图片来源:Chloe Young

导读

心理学专家赖念华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她的一个研究生学生罹患肝癌,生命只剩最后三个月,本来她的学生配合周围人“演戏”,假装自己的病还能好。后来在赖念华的帮助下,她和家人坦然谈死亡,在安宁疗护病房穿白婚纱举办了婚礼。

在这篇直播回顾中,您还将看到:

❍ 如何让自己不留遗憾?

❍ 预立遗嘱要注意哪些?

❍ 生命离别时,四道人生具体该怎么做?

❍ 面对死亡,如何好好说再见?

——cinian——

01

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也可以充满回忆和祝福

▲ 图片来源:Chezlin

马泽春:在我们的华人文化里,好像都不谈“死”这个字。小时候我在农村,有时候我说到“死”,我妈妈就让我赶紧摸摸木头,为什么您却要我们面对面谈死亡?

赖念华:我们做临床工作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案例,譬如在医疗系统里看到癌症末期的患者,很多家属都决定不告诉他们。我分享一个我学生的故事。

我在教书的时候,有一个研究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突然昏倒了,送到医院发现她竟然是肝癌末期,生命只剩最后三个月。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家属难以接受,我们老师和同学也难以接受。所以,当时我花了很多时间让我的学生们来面对这个部分,我的学生们都知道他罹患癌了,她自己也知道,可是她的家属都不愿意告诉她。

肝癌末期的患者要透析,全身都很不舒服,整个肌肤会变黄。她和男朋友本来相约一个月以后拍结婚照,所以她的男友一直不能接受她肝癌晚期的事实。

当我们不能谈死亡的时候,对当事人来说非常痛苦。我去看她时,她的男朋友在里面正告诉我的学生说:“我们要加油!你一定会好的。”

我在门口看到她男朋友做出“加油”那个动作的时候,非常难过,我的学生也举起她瘦弱的手,表示她要加油。

我就问我学生的爸爸妈妈:“你们看到这一幕,会不会很心疼?”

第一,我心疼我的学生,她是学这一行的,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第二,我心疼她的男朋友,一直没有办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最后可能会有很多遗憾。

所以后来,我就跟学生的家长做了一些讨论,过程中她的爸爸妈妈一直哭,说他们很舍不得女儿和未婚夫。男孩的爸爸妈妈更担心自己的儿子一辈子都不结婚。

我进去问我的学生:“你刚刚是不是很为难?”她含着眼泪告诉我:“我不忍心让他失望。”好像大家都害怕戳破气球,都不愿意面对死亡。

我说:“如果你愿意,要不要试着跟你的未婚夫谈谈看?你最想对他说的是什么?”

我跟她的未婚夫说:“你知道她只剩三个月了,在最后的阶段,你每天来看她的时候好好对她说一些你想说的话,行吗?”他说:“老师,可是连我都放弃,这不是在宣判死刑吗?”

我说:“即使我们不宣判,死神也会宣判,死亡结束的时间不是你我可以决定的。倘若这一天一定要来临,我们就去满足她人生最后的愿望。你何不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她你有多爱她?

你可以问问她,你们交往中她还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想说的或想做的?或告诉她,是什么让你想和她结婚?是什么让你选择她成为你生命中的伴侣?是什么让你这么在乎她珍惜她?

我们是在换一种方式祝福她,换一种方式去跟她分享我们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我们还可以拿照片来跟她回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你不用告诉她说你会死,你至少可以告诉她,你们两个人有好多美好的记忆。”

她男朋友接受了我的建议。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学生很想要穿白婚纱,可是她在安宁病房连换一套衣服都非常困难,最后安宁病房的医生和护士全部都协助她。

那天在病房有点像会客区的地方举行了婚礼,她如愿以偿穿上了白婚纱。那一天,我们也把学校的毕业证书颁给他,我们的教授,她的同班同学,都参加了婚礼。对我们来讲,生命中也减少了很多遗憾。

我们很忌讳死亡,不想谈死亡,但也许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让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充满爱、回忆和祝福,和爱的人创造机会完成一些旅程。

02

如何让自己不留遗憾?

▲ 图片来源:chezlin

赖念华: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它可能跟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可是如果死亡就在我们周围人身边发生时,我们就会感觉死亡如影随形。

生命是一条光谱线,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但面对生命最后一刻的“毕业典礼”,即临终和死亡,我们居然没有任何“预备班”。有一些生死学的学生真的会到殡仪馆,躺在棺木里去体验死亡,但一般我们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们怎么才能让人生不留遗憾?

或许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最后的一天,我还会做哪些事?我最珍惜的是什么?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可以做的是什么?如果你正在做的是你想要又可以做的,你的人生就不会有遗憾。

譬如你想打一通电话,那你就赶快打;你想拥抱家人,就赶快拥抱;你想吃个东西,就赶快去吃。

马泽春:每一天都不要给自己留遗憾,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刻会先到来。

赖念华:我常在为自己做决定。我要做什么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我不做这件事情,以后会不会后悔?如果我认为自己可能会后悔,那我就立刻去做。我做这件事情不是在为别人,而是不想让我自己遗憾。

我的老师90多岁了,我大概每半年一定会去看他一次,譬如每年过年一定会去拜访他,并且包一个红包给他,代表我给他的祝福,让他一定要收下;每年他生日,我也一定会为他庆生,在他生日时做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

他是我以前的系主任,他对我来说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我能在心理剧、在艺术治疗的专业上我站得这么稳,必须要感谢这个老师一直在拓展我。

我之前到他学校的时候,他就告诉我:“我要打造你,几年后我要别人提到心理剧,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赖念华;想到艺术治疗的时候,别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赖年华。”他真的为我量身打造了很多课程。

我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不是因为我特别聪明和优秀,而完全是因为他给了我机会和我舞台,是他造就了今天的我。所以每当我在享受成果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

我这样做,以后享受成果就不会有罪恶感,我以后的人生也不会有遗憾。

临床上,我看到太多的案例,最后都有遗憾,那个遗憾会让他们一辈子过不去。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我们可以做的、能做的,就立刻去做吧,做这些最重要的部分是让自己的人生不要有遗憾,你是在为你自己而做,当然,有时候也会让对方有很多的回忆、感动和感谢!

03

预立遗嘱要注意哪些?

▲ 图片来源:chezlin

赖念华:很多的家属就是因为父母没有交代清楚,最后子女因为财产分配甚至反目成仇。比如有些父母临终照顾者是女孩,最后财产却给了儿子,我看到太多这样的故事了。

所以,在我们清醒的时候可以预立遗嘱。不是只有老人才要预立遗嘱,只要是成年人就可以预立遗嘱。比如我们可以写自己想对爸爸妈妈、丈夫/老婆、孩子、亲友等想说的话,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因为我们死后的部分是他们来处理。我们自己交代清楚,就会减少别人的遗憾、负担和罪恶感。

预立遗嘱是一种减少遗憾发生的方式,在意识清醒、条理分明时,写上自己想父母妻儿亲友的话,为未来做好准备。

这是一种坦白无惧的豁达态度,也是对生命风险认知而及早准备的理智行为。

预立遗嘱可随时变更或撤回,前后遗嘱若有抵触时,以后遗嘱为主。

遗嘱人之行为与遗嘱有抵触时,其抵触部分视为撤回;遗嘱人故意破毁、涂销或在遗嘱上记明废弃之意,遗均视为撤回。

预立遗嘱的注意事项有以下3点:

❍ 第一,必须要立遗嘱人亲自书写全文,不可用打字或影印。可以用简写字或草写字,只要可清楚辨识内容,即为有效遗嘱。

❍ 第二,我们要详细注明年、月、日,并需亲自签名,不得以盖章或按指印代替或无注明日期,否则视为无效。

❍ 第三,如果我们有增加、涂改的部分,一定要注明增减涂改之处,或用签名的方式在旁边才算有效,因为怕别人篡改。

遗嘱分为5个部分:

第一,财产部分。

扣除丧葬费,剩余部分由法定继承人平均继承,届时如果继承人都死亡的时候,由谁来继承?

第二,临终医疗的部分。

当你送到医院里病危的时候,你可不可以按照你前面已经预定选择安宁缓和医疗的医院书来处理?可不可以不施行任何急救措施?我的父亲没有机会预立遗嘱选择安宁缓和医疗医院,还好当时我的兄弟姐妹和我母亲都同意了安宁疗护。

如果我过世了可不可以做器官捐赠?我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可能性给医学院当解剖教学用?有没有特别捐赠的对象,还是不限对象?这是我的遗愿,可能我的配偶或孩子觉得太残忍了,那我也尊重他们。

第三,葬礼部分。

我就不想要火葬或土葬,太麻烦,我很想要树葬或海葬。

我妈妈在年轻的时候买了“生前契约”,付一笔钱给公司,这个公司就会和我签一个合约,上面说明如果我今天到了医院已经病危了,或我即将要死亡时,家属可以打电话给这个公司,他们就会派人来帮我做所有的服务。

整个丧葬的过程他们都会协助,比如最后我要怎么丧葬?棺木要怎么选?身后遗留下来的物品要送给谁?如果没有需要可以捐出去,或是做资源回收。

我的妈妈很年轻的时候就告诉我,如果有一天她和爸爸过世,我就可以到抽屉里面去拿这个生前契约,打电话他们就会来处理,让我们不用担心也不用害怕。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整个过程非常疗愈。包括最后他们在为我父亲整理仪容,为他洗澡、按摩,参加丧礼的时候最后会有“瞻仰遗容”,我的父亲柔和红润,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恐怖。

第四,身后所遗留之下其他物品,如无需要可捐出或依资源分类处理。

第五,本遗嘱一式两份。

04

生命的离别,

要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 图片来源:chezlin

赖念华:中国人都是“爱在心里口难开”,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感情超级内敛,我们好像很少跟别人道歉或道谢。

其实,人生四道很关键,即道谢、道爱、道歉、道别。这四件事情我在父亲临终的时候都做了,但我们不要在家人临终的时候才做,家人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做。

道谢

我爸爸就会一直跟我们说谢谢,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谢谢你为我曾经做了什么,谢谢你曾经这样照顾我……

我公公出现意外被送进加护病房,我们常去告诉他,我们最感谢他什么,比如我儿子会告诉他:“我们每一次回家,你都为我们煮猪脚和银耳汤,还有小时候你带我去外面偷偷吃红豆饼,真的很好吃,我们还约好回家不要告诉婆婆。”

道爱

我经常会对公公说:“我真的好爱你,如果没有你们的话,我怎么可能当教授?你每次都告诉我,你去读书,不用做家事。”我公公听到这些话特别开心。

道歉

我父亲快不行的时候,我对他说:“真的很抱歉,我一直在念书和工作,虽然是你对我的期待,可是我没有很多时间可以陪你。”我爸爸就一直摇头,意思就是这不是他在意的,也让我不要一直介意,这样我就可以放下自己的不安和愧疚。

道歉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也让我们了解对方。或许他曾经也对我们做过一些难以原谅的事情,比如父亲家暴,老公有外遇等等。但如果临终的时候,我们愿意告诉他自己的原谅,我们都在释放彼此的愧疚,放下这些恩怨。

每一个人都可以善终,他可以好好的离开,我们也可以好好地继续活着。

道别

在我父亲和我公公离开的时候,我们都告诉他们:“请你安心,如果你真的觉得太累了,太辛苦了,你虽然离开我们,但是永远都会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不会忘记你。你也不用担心,我们会好好的照顾妈妈,你可以好好安息。”好像在那一刻,他们真的可以安定下来。

有半年的时间,我们让公公回到家里,我们把家里弄得像医院加护病房,进去要消毒,还有抽痰机,呼吸器等。我婆婆开过刀,她大便是用灶口的,因为会感染,所以他和公公需要分开,有一幕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我公公很想念婆婆,有一天我婆婆洗好澡消毒好,坐着轮椅来到我公公的房间,他们两个手握着手,彼此都告诉对方,我爱你。我把这一幕拍下来了。

我公公有一段时间没办法看到我婆婆,我就每天给我婆婆录像,我婆婆有时候会叫我公公的名字,说我也想念你,我会等你。我把视频带给我公公看,尤其我公公住加护病房的那段时间,经常看得眼角都有眼泪。

我婆婆在加护病房住了三个月,我们会24小时播放他儿子(我老公)录的CD,因为我老公学音乐也是婆婆要他学的,最后我婆婆生命意志特别高,甚至可以说是起死回生。

我们也让父亲和公公临终前一直有音乐陪伴。我们希望家人知道,我们不在这里时,他听到这个音乐,就会记得我们很想念他,很爱他。

05

面对死亡,如何好好说再见?

▲ 图片来源:chezlin

赖念华:“生前告别式”可以打破对死亡的禁忌,将死亡搬上台面,让每个人都清楚看见“现在”就是最适合谈论死亡的时机,让当事人听见生命事件的诉说而没有遗憾。

我有个朋友就做了“生前告别式”,他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死亡,他不想要在死亡的时候我们去参加他的告别式,他要在他活着的时候举办生前告别式,跟我们每个人说再见,也要我们每个人跟他说最想说的话。

在这个过程里,他跟大家分享自己现在的状况,他为什么想要举办这个生前告别式,“生前告别式”最棒的部分是他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最漂亮的装扮。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听见彼此的生命故事,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分享,你这一生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我最想对你说的是什么?我想要祝福你什么?最好笑的事情是什么?

既然我们都要走到最后的终点,为什么我们不在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时候,来跟别人说再见?

“缓和医疗”是由一组跨各科专业的医疗团队,以整个家庭为照顾单位,提供身、心、灵、社会的整体性照顾,提供全人、全程医疗照顾计划,缓解病人各种不适症状。

协助病人与家属面对病痛出现的各种情绪及感受,继而尊重生命的尊严与临终者的权利,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缓和疗护是一种理念,也可以提早运用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

缓和医疗到最后不做嵌入性的治疗了,会用最缓和的方式让他慢慢地走进死亡。我的父亲最后为了避免有更多的疼痛,给他注射吗啡,换句话说其实也加速了死亡。

我认为缓和医疗只要我们做好了心里的预备,过程中就不会一直去看到他疼痛的挣扎那部分。

另一个部分就是安宁疗护,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是末期病人,目的是帮助、尊重病患、减少痛苦,让病患能拥有生命的尊严与生活品质,并在五全照顾下得以安然逝去;同时陪伴家人勇敢地渡过哀伤,重新展开自己的人生。

安宁团队是由不同职类的专业医疗人员组成,提供病人及家属身、心、灵的全方位照顾,并且协助病人及家属面对死亡的各种调适,让生死两无憾。

像台湾的安宁疗护,有特殊的机器可以让病人洗澡,家属也可以住在里面陪伴,真的就是全方位的照顾。

让病患拥有尊严,积极的生存直到死亡自然到来,也让家属重新展开自己的人生,我认为这也是善终最好的方式。

如果有机会,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做好预备,不仅仅帮助死者善终,也能帮助活着的人好好说再见,人生不留遗憾。

- END -

《预备人生下半场:幸福退休,优雅老去》

此念课堂X赖念华

如果我们能为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做好预备,那我们将不会成为儿女和社会的负担。

⭕如何规划好退休生涯,活出理想的人生?

⭕如何应对退休后的失落,走出困境?

⭕如何放下痛苦与愤怒,享受心宽自如的人生下半场?

⭕如何为死亡做好准备,让人生不留遗憾?

与赖念华老师一起做好退休规划,让人生更加充实、幸福,让生命完美谢幕。

长按扫描二维码,立即购课

0 阅读:0

此念家庭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