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抗癌明星“琪琪弗”去世,14种癌症正在逼近年轻人

从寒说健康 2024-01-10 15:41:31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乳腺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

1月4日,年仅27岁的抗癌博主“琪琪弗”,在与白血病抗争5年半后离开人世。2018年,琪琪弗确诊了急性淋巴白血病T型,两年后复发,左眼失明。

在期间,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琪琪弗的爸爸曾两次捐出自己的骨髓,她说:“他爱我,不止一次而已;他爱我,不止说说而已;我爱他,拼了命地努力活下去。”

在琪琪弗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她的乐观、热情以及蓬勃的生命力,就像是一个太阳,激励和温暖着无数人,她一直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帮助他人,用意念和病魔博弈到最后一刻。

在看到这一则令人痛的消息之后,也有无数人发出了疑问:为什么现在患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01、癌症年轻化?真的!

近年来,癌症人数不断增长,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通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仅2020年这一期间,全球新增癌症人数共计1929万人。而在15-39岁的年轻人群当中,就有新确诊的89500例病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大约有9270例,也就是说每过去一天,就有25名青年离我们而去。

而发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一篇文章中,有十四种癌症都在年轻人群体中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肝外胆管癌、胆囊癌、头颈癌、肾癌、肝癌、多发性骨髓瘤、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和甲状腺癌。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就令人有些疑惑,按理来讲,中青年作为人体质最较高的时间段,免疫水平是比老年人要高的,再加上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年轻人的身体抗病能力应该是是相对较高的,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癌症患者呢?

02、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患癌?

1.生活习惯

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久坐……这些都是患上癌症的高危因素。

以年轻人最常出现的失眠、熬夜的情况为例,一份英国科研癌症研究数据报告显示,在世界各地1000余名30岁~50岁的癌症患者中,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到了凌晨以后才入睡。

图片来源:摄图网

并且饮食不规律也给癌细胞创造了“温床”,增加患胃癌的概率,研究表明饮食不规律的人,患胃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1.3倍。

2.生活压力大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中青年一代面临的社会压力加大,出现了“内卷”的局面。

这种社会形态下,年轻人不仅面临着身体上的摧残,还有心理上压力,比如焦虑、抑郁等,而这无疑会加大癌症的发病风险,进而引起年轻癌症患者的占比增加。

3.环境因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发布报告称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 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其重要组成部分可吸入颗粒物可被认定为一类致癌物。

而像是生活中出现的,汽车污染、装修环境污染等情况,也数不胜数,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DNA损伤和其他细胞变化,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前段时间互助君还整理了一篇和装修有关引起白血病的文章,想要了解的觅友可以点击《乳腺癌请警惕这种藏在身边的致癌物!买到会“惹癌”上身》。

图片来源:摄图网

4.对癌症筛查的不重视

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往往认为身体体检是老年人的事情,缺乏定期体检的意识。除此之外,癌症筛查的意识不足也是一个重大因素,有些癌症早期无法通过常规的入职体检、公务员检查等查出,当身体出现一些癌症信号时,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常见的癌症信号有哪些,我们又该怎么筛查呢?

03、常见癌症信号以及筛查

乳腺癌:

信号:无痛性并进行性生长的乳腺肿块,乳房皮肤橘皮样变、湿疹样病变、乳头溢液或内陷、乳头乳晕颜色改变等。

筛查手段:乳腺钼靶,乳腺B超,每年一次。(重点关注:有乳腺癌家族史,进行过胸部放射治疗;)

肺癌:

信号: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血痰,胸痛不适、胸闷等。

筛查手段:胸部CT薄层扫描,每年一次。(重点关注:年龄50岁以上,吸烟超过400支的人群)

肝癌:

信号:腹部肿胀、皮肤和眼睛黄染、肝区疼痛、腹胀、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

筛查手段: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重点关注: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有慢性肝病史,长期酗酒,重度脂肪肝的人群)

食管癌、胃癌:

信号:上腹部疼痛、不适且逐渐加重,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

筛查手段:胃镜。(重点关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胃病,酗酒吸烟,高盐饮食;)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信号: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变多、下腹出现不明原因疼痛等。

筛查手段: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查。(重点关注:35~50岁,感染或曾经感染HPV病毒,宫颈不典型增生,早孕多孕;)

结肠癌、直肠癌:

信号: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刺激症状等。

筛查手段:大便隐血试验、肠镜。(重点关注:40~74岁,有家族病史,慢性肠炎、肠息肉病史;)

鼻咽癌:

信号:鼻涕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塞等。

筛查手段:鼻咽镜。(重点关注:30~65岁,有家族病史,EB病毒(一种疱疹病毒)感染者,颈部有异常肿块)

值得注意的是,最贵的不一定是对的,不要迷信某些新兴的筛查项目。比如,前几年大热的PET-CT并不适用于筛查早癌;而肿瘤标志物则较容易受到全身情况的影响,比如劳累、发炎、过敏、饮酒等都可以造成假阳性。

当然,想要精准体检应当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得到最合适的体检计划。并且,在体检中一定要尽量向医生告知病史以及当下身体的不适症状。医生只有在对家族病史、年龄、嗜好、性格特征、生活方式、家庭气氛和环境、家族病史等进行全面了解,区分出你是哪些疾病的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才能给予更合理的建议。、

写在最后

最后,互助君也想告诉大家,患癌与否也有一部分“运气”的因素,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定期检查,抓住我们能够抓住的东西。

希望琪琪弗的文字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力量。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图片来源:摄图网

0 阅读: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