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医院20强榜单!北京上海霸榜,浙江开始逆袭

城市迈向新时代 2025-03-15 05:58:07

最新的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近日发布,被划定为A++++级别的20家医院名单被誉为中国第一梯队的医疗机构。

北京、上海凭借绝对优势继续领跑,浙江则以浙大一院、浙大二院两家医院跻身顶级梯队,成为榜单最大“黑马”。

北京以6家A++++医院稳坐“医疗第一城”,301医院、北京协和等“国家队”医院综合实力遥遥领先。上海紧随其后,瑞金、仁济、中山、华山4家百年名院持续领跑。

据悉,《“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仅2023年两地医疗财政投入便超千亿元。

此外,京沪汇聚了全国70%以上的院士级医学专家和8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与临床“双轮驱动”优势明显。

而其他省份,仅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的头部医院零星上榜。例如武汉的协和、同济医院,凭借华中科技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中部人口优势跻身前列。四川华西医院则依托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门急诊量和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地位稳居榜单。

浙江此次表现亮眼,浙大一院和浙大二院首次同时入围A++++级,打破了大家对于浙江医疗水平较弱的刻板印象。

这一突破与浙江省“医学高峰计划”密切相关!

2021年,浙江省提出“投入500亿元建设10个医学重点学科”,目标打造“中国卫生健康重要窗口”。以浙大一院为例,其传染病学、器官移植连续5年位列全国专科榜首,2023年完成肝移植手术超600例,居全球第一。

政策红利之外,浙江的民营经济也是当地医疗提升的重要支撑。

杭州“互联网+医疗”模式全国领先,微医、丁香园等平台与公立医院深度合作,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浙江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支持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互补发展”,2023年社会办医机构诊疗量占比已超30%。

榜单暴露的另一个现实是,20家顶级医院中,超八成集中在东部沿海,中西部仅郑州大学一附院、华西医院等4家入围。

郑州大学一附院以“宇宙最大医院”著称,编制床位1.2万张,但排名更多依赖规模效应而非技术突破。这种区域失衡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目标仍存差距。

业内人士坦言,中西部地区医院普遍存在“引才难”。

2023年华中某三甲医院招聘博士,提供安家费80万元仍无人问津。而北京协和医院一个岗位往往吸引数百名海内外顶尖博士竞争。

面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长期难题,国家政策正转向“精准调控”。

2024年新修订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首次将“疑难重症诊疗占比”“四级手术比例”纳入考核,引导医院从“拼床位”转向“拼技术”。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或成“破局利器”。

《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实施后,北京协和医院AI辅助诊断系统已覆盖90%的常见病,误诊率降低至0.3%。上海瑞金医院通过5G技术实现西藏日喀则手术实时指导,这些探索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了新思路。

这份中国顶级医院20强榜单,北京上海的持续领跑印证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而浙江的逆袭则体现了政策与创新的协同力量。

0 阅读:3

城市迈向新时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