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款十强地级市!浙江占到四席,与江苏数量持平

城市迈向新时代 2025-03-14 05:36:59

从2024年的存款来看,十强地级市依次为苏州市、佛山市、无锡市、东莞市、温州市、南通市、常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嘉兴市。

浙江的温州、金华、绍兴、嘉兴四城上榜,数量甚至与江苏持平。但若对比GDP排名,浙江地级市的表现并不突出。

这种GDP不显眼,存款却亮眼的反差,折射出浙江经济轻总量、重活力的模式。

业内人士坦言,浙江存款高企的核心密码在于民营经济的高度活跃。

以温州为例,其民营经济占比长期超过80%,小微企业数量超30万家,民间资本流动频繁。2023年温州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2%,大量资金通过民间借贷、股权合作等形式沉淀在本地银行体系。

金华(义乌)更是典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催生了200多万市场主体,2023年义乌个体工商户存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人均存款超30万元。

这些“蚂蚁雄兵”式的小微企业虽未直接推高GDP规模,却通过高频交易和资金周转,形成庞大的存款蓄水池。

此外,浙江特有的“块状经济”模式强化了资金本地化循环。例如绍兴柯桥的纺织产业集群、嘉兴的皮革产业带,上下游企业形成紧密的资金链,企业利润和流动资金更倾向于留在本地银行。

相比之下,江苏以苏州、无锡为代表的“大工业”模式,GDP虽高,但大型企业资金往往通过总部结算或跨区域投资外流,削弱了本地存款积累。

浙江地级市存款的另一个引擎是外贸与跨境电商带来的资金虹吸效应。

金华(义乌)2023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300亿元,占全国近1/10,每天有超2000万个包裹发往全球。

跨境电商企业普遍采用“货物出海、资金回流”模式,义乌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县域第一,2023年突破1200亿元,直接推高存款规模。

温州则通过“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允许中小商户“无票免税”,吸引全国外贸企业在此结汇,2023年试点出口额占温州外贸总额的35%,带动外汇存款增加超500亿元。

数字经济的加持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效应。

杭州虽是浙江数字经济的核心,但金华、嘉兴等地级市通过“数字飞地”模式承接溢出红利。

例如嘉兴平湖的“国际电商小镇”,引入菜鸟、京东等仓储中心,2023年物流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金华依托阿里“eWTP”全球创新中心,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将海外利润汇回本土。

也有观点认为,浙江地级市存款高的背后,也暗藏结构性风险。

其一,温州、绍兴等地存款中居民储蓄占比超60%,大量资金沉淀在房产或保守理财中,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投资。其二,外部依赖性增强,义乌跨境电商资金易受国际汇率波动影响,2023年因美元加息导致企业汇兑损失超30亿元,部分企业被迫缩减存款规模。其三,区域不平衡加剧,杭州、宁波两大中心城市吸走全省60%的金融资源,温州、金华的存款增速已连续两年低于浙江平均水平。

0 阅读:8

城市迈向新时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