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进新学期时,我最喜欢的就是爸妈帮我包上那层花哨的塑料书皮。
这不仅让课本干净好看,还觉得分外新奇。
现在作为家长,我突然发现,这些塑料书皮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隐患。
有一位家长做了个实验,他随机购买了7本从不同渠道购得的塑料书皮,结果发现所有的书皮中都存在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严重超标的问题。
这些化学成分别看名字很陌生,但细说起来不得了。
比如邻苯二甲酸酯,它被世卫组织列为环境荷尔蒙,有类雌激素作用。
如果被孩子频繁接触,这些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或口腔进入体内,可能会扰乱他们的荷尔蒙系统,最直接的是让孩子性早熟。
其他像多环芳烃这样的成分,更是列入了致癌物名单。
所以,给孩子选择书皮时,尽量挑选无味、材料安全的产品,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先能做的防护。
这些年,修正液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错题可以轻松解决,纸面看起来一片洁白。
几乎每个同学都得在文具盒里放一支。
不过,你知道吗?
这些便利的小东西里藏着什么样的风险吗?
修正液里面含有甲苯和二甲苯成分,这些化学物质成分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开盖的一瞬间,那种刺鼻的气味就是它们的特征。
据央视报道称,某些修正液中的甲苯和二甲苯含量竟然超标34倍!
这些化学物质不仅刺激呼吸道和眼睛,长期接触还有可能致癌。
更有甚者,有些孩子喜欢扔掉修正液的盖子,挥发出的有害气体随空气荡漾,他们毫不自知地在吸进、呼出。
作为家长,如果可以,我们还是尽量引导孩子少用这样的产品吧。
毕竟,总在修改错字,而不从根本上改正错题,结局也未必好。
过白的纸张隐藏的风险很多家长在买作业本、习题册时,都会挑选那些纸张看上去最洁白无瑕的。
认为这样不仅干净,还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但你知道吗?
纸张的白度问题直接关系到安全和健康。
好学校的作业纸张大多是偏黄的,因为过于白的纸张往往加了大量的荧光增白剂。
这种的增白剂在纸业里用得不少,它能让纸张看上去更加光亮,一时间讨人喜欢。
不过,这对孩子的视力,尤其是长时间在这样的纸上书写、阅读,会造成极大的眼睛疲劳,甚至损伤视力。
更加不可轻忽的是,这些荧光增白剂还有可能被皮肤吸收,积累在人体内。
如此一来,增白的纸张反而成了健康的隐患。
根据《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学生用的课本、簿册的亮度(白度)应不大于85%,这样才能确保视觉舒适,尽可能的减少对视力的伤害。
注意文具的外观和气味很多家长和我一样,会发现市面上的文具越来越“花俏”,颜色亮丽,造型奇特,还有的甚至味道可口,像极了玩具。
我曾见过一个橡皮,看上去几乎和香蕉没区别,还散发着扑鼻的果香。
孩子们对此爱不释手,却不知道背后隐藏的风险。
这些香味浓郁的文具是用了大量的工业香精,而这种香料内含有甲醛和苯,都远远超出了安全标准。
这些有毒气体长期吸,会对孩子的大脑、呼吸道甚至全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家长也许听说过,甲醛和苯还被证明是致癌物。
同样,花哨的文具也存在极大的吞咽和窒息风险。
有些小配件在孩子反复触摸玩耍中,稍不注意就可能被误吞到肚子里。
因此,挑选文具,内在品质和安全性才是王道,不能光图好看、好闻。
结尾升华主题这几年,关于学生文具安全健康隐患的报道每年都有,令人触目惊心。
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盯住孩子,但我们可以从源头上尽量帮他们规避这些隐患。
挑选安全、无毒、符合标准的文具,让他们在学习上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总希望孩子们能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能够自由自在地学习、玩耍。
但是,许多时候,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正是决定他们未来健康的重要因素。
从现在起,关注孩子文具的安全,关心他们每一个学习的小伙伴,也是在用一种温暖的方式守护他们的未来。
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庭最大的期望,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