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融媒讯 今年以来,商河县民政局聚焦养老服务领域监管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全县改革创新年为契机,围绕“监管什么、谁来监管、怎么监管”的核心问题,聚焦部门联动不足、信息不畅,养老企业重复受检影响运营的问题,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制度,探索建立了“多跨协同+共享共商”综合监管机制,打造“全顶层设计,全流程再造、全环节监管、全领域互联互通”的综合监管模式,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凝聚部门合力,坚持高位推进。
商河县民政局坚持高位推进,着眼整体整治、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目标,联合县委编办、市场监管、卫健、人社、城管等10个部门成立了商河县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共同制定了《商河县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多次召开“综合监管一件事”专题推进会,研究分析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部门合力,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工作落实。

突出流程再造,打通堵点断层。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建立了不同法人主体的养老服务机构名录,归集养老服务机构公共信息,整合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监管信息库;结合法律法规、部门“三定”规定和权责清单及国务院、省、市制定的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规定,全面梳理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监管事项,确定了12项监管事项、9项监管场景,25项检查事项并逐一明确了监管主体和监管措施,梳理形成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监管事项清单,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实现共享共商,打造全周期监管。
商河县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将监管重点从事前监管转变到事中、事后综合监管。逐一明确了行政检查主体、行政处罚事项、处罚依据和实施部门,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协同监管流程图》,建立全环节闭合监管、全链条联合执法新机制,有效解决了同一层级多头指挥、多方衔接、难以形成合力及执法扰民扰企现象。同时围绕“执法资源整合、执法对象减负、执法办案增效”的目标,打通各监管部门养老服务领域事前许可、事中核查、事后监督各环节监管事项,明确监管的对象、内容、频次、方式、措施、程序、分工等要求,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实现各环节监管跨前服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加强信用建设,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商河县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企业开展抽查检查,对于养老服务机构守信、失信行为信息实行共享,并根据机构或企业失信惩戒、登记信息异常、经营异常、严重违法等分类录入“山东数字民政·养老服务”平台综合监管模块,将信用信息归集后向社会公开,对养老服务机构违法失信行为信息在线披露和信息共享。通过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部门间的信息实现互通共享,有效解决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保障了我县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全县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实现减负提质。
全县养老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养老机构迎接各级各类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0%左右。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负责人刘主任表示,我们养老机构的迎查次数明显减少,各部门检查过程更加规范,这样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促进我们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地,再就是我们也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业务、抓服务、抓发展。
